10月23日,安徽省啟動2021年中晚稻托市收購預案,10月28日江西省也啟動了中晚稻托市收購,這将提振持續疲軟的稻谷行情,同時也預示着市場階段底部基本形成。那麼接下來稻谷行情走勢将會如何發展,種植戶、烘幹廠以及米企又當如何抉擇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稻米供應端情況</h1>
1、2020年稻谷市場供應同比大幅增加
2020年下半年,由于稻米市場持續上漲,企業采購積極高漲,政策性稻谷成交達1723萬噸,同比增長460多萬噸,再創曆史新高。在2020年稻谷總産量同比增加220多萬噸,而托市收購量僅為610萬噸,同比大減1670多萬噸。政策性稻谷成交增加、稻谷産量增加和托市收購同比減少,三項合計帶來的稻米巿場供應量同比增加2300多萬噸。
2、2021年進口大米有望創近年新高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9月中國稻米進口38萬噸,同比增加138.5%;1-9月累計進口356萬噸,同比增加113.6%。2020年全年進口總量為291萬噸。
3、新糧豐收在望
2016-2020年,我國稻谷種植面積呈現波動下降的态勢。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20年中國稻谷播種面積為3008萬公頃,同比增加1.3%。2020年中國稻谷産量為2.12億噸,同比增加225萬噸,增幅為1.1%。
從今年市場調研形勢來看,今年稻谷有望再獲豐産,産量預期在2.1億噸以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托市收購體量大小影響後期行情</h1>
安徽江西陸續已啟動托市收購政策,這個消息無疑給持續疲軟的稻谷市場提振了信心,同時也能給稻谷市場現階段形成底部支撐,稻米市場也将短期呈企穩迹象,但目前尚未出現明顯回升反彈的條件。
我們都知道,國家托市收購政策規定,籼稻産區托市收購截止時間是次年1月31日,東北粳稻産區托市收購截止時間是次年2月28日。我國2022年傳統節日春節是2月1日,按照傳統習俗,農村居民都要提前半個月置辦年貨,且春節直到正月十五期間都是走親訪友為主,這樣一來,我們基本可以推算出托市收購的有效時間,還要排除因陰雨天氣等因素影響正常收購入庫工作的時間。
而今年的種植成本同比有所上升,相比上年同期的銷售價格差距太大,種植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已經晾曬好并入了倉的糧食,在銷量價格沒有明顯上漲的情況下,種植戶銷售意願較低。
另外,國家因儲安全和規範管理等方面因素,今年老、舊、危倉等庫點和租賃民營企業倉庫收購的存儲方式,均排除在托市收購點之外,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内,能夠達到多大的收購體量還很難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綜合分析及建議</h1>
綜合上年稻米加工企業的原糧庫存、新糧市場供應和進口大米等各方面因素,如果沒有大範圍啟動托市收購,或适當延長收購時間,托市收購沒有達到一定體量的情況下,稻米巿場企穩隻是暫時的,春節後還将有一個探底過程。是以建議:
1、持糧種植大戶宜積極出售避免風險
根據目前稻米購銷情況看,啟動托市收購,首先對廣大種植戶來說是重大利好,起碼不用擔心糧食銷售困難或銷售價格過低帶來虧損,建議大型種植戶盡量抓住時機及時出售為宜,以免托市收購停止後市場再次出現疲軟狀态。
2、見好就收落袋為安
有庫存的烘幹廠家及前期收購點,如能順價銷售宜及時銷售,如前期有部分成本高于托收購價的糧食未及時銷售的,宜将低成本部分糧食進行分拆及時銷售,不能順價銷售的高成本部分擇機銷售,分散風險。
3、前車之鑒,切勿重蹈覆轍
根據目前大米市場仍舊疲軟、各采購主體持續持觀望态度的情況,建議稻米加工企業還是以輕庫存為宜,保證日常定單加工所需用糧即可,随行就市以銷定購,在稻米市場形勢未明朗穩定之前,不宜大規模建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