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安徽省启动2021年中晚稻托市收购预案,10月28日江西省也启动了中晚稻托市收购,这将提振持续疲软的稻谷行情,同时也预示着市场阶段底部基本形成。那么接下来稻谷行情走势将会如何发展,种植户、烘干厂以及米企又当如何抉择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稻米供应端情况</h1>
1、2020年稻谷市场供应同比大幅增加
2020年下半年,由于稻米市场持续上涨,企业采购积极高涨,政策性稻谷成交达1723万吨,同比增长460多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在2020年稻谷总产量同比增加220多万吨,而托市收购量仅为610万吨,同比大减1670多万吨。政策性稻谷成交增加、稻谷产量增加和托市收购同比减少,三项合计带来的稻米巿场供应量同比增加2300多万吨。
2、2021年进口大米有望创近年新高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9月中国稻米进口38万吨,同比增加138.5%;1-9月累计进口356万吨,同比增加113.6%。2020年全年进口总量为291万吨。
3、新粮丰收在望
2016-2020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呈现波动下降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08万公顷,同比增加1.3%。2020年中国稻谷产量为2.12亿吨,同比增加225万吨,增幅为1.1%。
从今年市场调研形势来看,今年稻谷有望再获丰产,产量预期在2.1亿吨以上。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7">托市收购体量大小影响后期行情</h1>
安徽江西陆续已启动托市收购政策,这个消息无疑给持续疲软的稻谷市场提振了信心,同时也能给稻谷市场现阶段形成底部支撑,稻米市场也将短期呈企稳迹象,但目前尚未出现明显回升反弹的条件。
我们都知道,国家托市收购政策规定,籼稻产区托市收购截止时间是次年1月31日,东北粳稻产区托市收购截止时间是次年2月28日。我国2022年传统节日春节是2月1日,按照传统习俗,农村居民都要提前半个月置办年货,且春节直到正月十五期间都是走亲访友为主,这样一来,我们基本可以推算出托市收购的有效时间,还要排除因阴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正常收购入库工作的时间。
而今年的种植成本同比有所上升,相比上年同期的销售价格差距太大,种植户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已经晾晒好并入了仓的粮食,在销量价格没有明显上涨的情况下,种植户销售意愿较低。
另外,国家因储安全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因素,今年老、旧、危仓等库点和租赁民营企业仓库收购的存储方式,均排除在托市收购点之外,因此,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多大的收购体量还很难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9">综合分析及建议</h1>
综合上年稻米加工企业的原粮库存、新粮市场供应和进口大米等各方面因素,如果没有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或适当延长收购时间,托市收购没有达到一定体量的情况下,稻米巿场企稳只是暂时的,春节后还将有一个探底过程。因此建议:
1、持粮种植大户宜积极出售避免风险
根据目前稻米购销情况看,启动托市收购,首先对广大种植户来说是重大利好,起码不用担心粮食销售困难或销售价格过低带来亏损,建议大型种植户尽量抓住时机及时出售为宜,以免托市收购停止后市场再次出现疲软状态。
2、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有库存的烘干厂家及前期收购点,如能顺价销售宜及时销售,如前期有部分成本高于托收购价的粮食未及时销售的,宜将低成本部分粮食进行分拆及时销售,不能顺价销售的高成本部分择机销售,分散风险。
3、前车之鉴,切勿重蹈覆辙
根据目前大米市场仍旧疲软、各采购主体持续持观望态度的情况,建议稻米加工企业还是以轻库存为宜,保证日常定单加工所需用粮即可,随行就市以销定购,在稻米市场形势未明朗稳定之前,不宜大规模建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