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然養育|小稻米有大學問,居家也能探索自然奧秘

孩子回歸自然,便能獲得一份全面發展的可能。然而如何引導啟發孩子,成為家長的頭号難題。為此,本刊開設“自然養育課”欄目,特邀自然客創始人洋芋老師撰寫專欄,提供一份“家庭養育自然教育指南”,引導家長以自然為師擷取新知,養育擁有自然力的孩子。

自然養育|小稻米有大學問,居家也能探索自然奧秘

人物檔案

自然客創始人,自然樹屋老師,華德福老師,中國營地指導員。得稻師資教育訓練導師,樹屋大師師資教育訓練導師,貴陽觀山湖區研學營地指導顧問,重慶仙女山懶壩營地共建人,自然客營地發起人。

大米能做種子嗎?

它又有怎樣的成長故事?

這一期,我們一起跟着洋芋老師,

制作水稻育苗觀察瓶,

探尋小稻米的大秘密,

培養孩子觀察動手能力。

帶着孩子去思考

孩子提問:大米粒可以做種子嗎?

米粒回答:我可不能當種子哦。沒有稻殼的我沒有了保護,種在土裡很容易感染細菌,不但不會發芽,還很快會爛掉。水稻的種子是稻谷。稻谷雖小,但是結構并不簡單,它是由谷殼、果皮、種皮、胚乳和胚組成。尤其是尖端的“胚”,承擔着發芽的重任。

帶着孩子去制作

材料準備

一個 5L 礦泉水瓶

一袋土壤(可網上購買或到戶外的地裡采集)

一把稻谷(50粒左右,可網上購買或到農村購買)

一個口罩或者一塊紗布

一把小剪刀

水稻育苗觀察瓶制作方法

1. 将谷子在水裡浸泡 24 小時。

2. 用剪刀将礦泉水瓶剪成兩部分。(如果孩子較小,這個環節最好由父母操作)

3. 把上半部分倒過來扣在下半部分上面。

4. 将口罩(或紗布)放在礦泉水瓶子裡。

5. 将泥土倒進瓶子裡面。

6. 把浸泡好的谷子撒在泥土上面。

7. 用保鮮膜覆寫進行保溫。

8. 每天澆少量的水,觀察谷子的發芽過程。

9. 填寫觀察日記。

帶着孩子去觀察

觀察日記

自然養育|小稻米有大學問,居家也能探索自然奧秘

帶着孩子去總結

自然筆記:繪制水稻苗的組成

1. 水稻苗根系的結構與職能。

2. 根的組成部分。

3. 葉的形狀、顔色、紋路。

4. 成熟後花朵與果實。(可通過稻穗照片、視訊引導孩子繪制)

自然養育|小稻米有大學問,居家也能探索自然奧秘

帶着孩子去學習

用思維導圖法 了解水稻的一生

水稻從種子萌芽開始,有着發根、長葉、分蘖 拔 節、長穗、開花、結實等一系列生長發育過程。家長借助思維導圖的氣泡圖、樹形圖、流程圖,引導孩子了解、掌握,并動手繪制水稻的一生。

自然養育|小稻米有大學問,居家也能探索自然奧秘

本文選自《新家長報》967-968期

聲明:根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轉載或引用新家長報原創稿件請标明完整來源:新家長報。本公衆号轉載之文圖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與新家長報聯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