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作者:拍賣之家

吉,即祥;金,即堅,古以祭祀為吉禮,故将商周之後的鼎彜簋器等統稱之為吉金。仿古之器曆來追求精妙,蓋求完美。是次北京保利2021年秋拍遴選數十例宮廷吉金善銅陳設擺件,為乾隆帝鑒古之作,多傳承有序,可見宮殿廟堂,是謂之“禹貢”。亦涵蓋玉料琺琅等,皆上等佳作,尚可一窺全容,自得古韻。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禦制銅鑄“趕珠雲龍”圖巨型五供

爐:W:87cm、H:78cm;

瓶:H:75cm、H:76cm;

燭台:H:79cm,W:43cm,共重735KG

“大清乾隆年制”款

備注:

1.十九世紀晚期二十世紀初期,意大利大使得自中國,家族收藏至2008年;

2.香港蘇富比,2008年04月11日,編号2826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本品一套成組,造型穩重、鑄刻繁麗,尺寸巨大,總重高達735公斤。威武的遊龍紋樣彰顯至高無上的皇權,是罕見的完整套裝。本品級别的祭器陳設多為紫禁城内的宮殿和廟宇訂制,或作為呈現皇帝的貢物。本組五供工藝較之故宮藏品工藝更為豐富,所雕刻龍紋工藝更加精美,且在局部細節設計上參考了上古青銅器之紋飾,品級顯見更高。值得一說的是,銅鑄五供套件是用精銅鑄造,本品所用的銅,系專門為宮廷所煉制的合金銅,内含諸多貴重金屬,顔色深沉,内蘊精光,曆經風雨而不鏽蝕,堪稱一絕。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有一組鑄雲龍紋五供可資比對,另放山居舊藏一對鑄雲鳳紋的大供瓶。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五供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牡丹鳳紋鎏金雙夔鳳環耳大供瓶一對 放山居舊藏

倫敦佳士得 2004年11月09日 編号17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龍香”禦墨 (一套共十方)

尺寸不一

“乾隆乙未年重裝”(漆盒)、“大清乾隆年制”(禦墨)款

1.劉漢麟先生(1920-2006)“有容堂”舊藏;

2.北京保利拍賣,2015年06月06日,編号6302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雍正 壽山芙蓉螭鈕“寶親王寶”玺

3.2×3.2×5.2cm

“爾矩作”款

備注:日本藏家舊藏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後玺印譜》乾隆卷三,頁261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頂部作瓦鈕樣式雕雙螭鈕,螭身遒健,須發飄逸,為典型的清早期壽山石印紐雕刻風格。此玺刻有制鈕者的名款,這在清代皇帝玺印中是非常少見的。按照慣例,服務于宮廷的禦用工匠承做活計,很少有在作品上署名镌款的,而這方玺印卻有“爾矩作”隸書款。“爾矩”是莆田人黃毂的字和号。雖然乾隆皇帝一生用印多達1800餘方,但是其皇子時期的用印僅有70餘印,反而更顯珍貴。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康熙 禦制松花石鑲嵌魚龍硯

L:17.2cm

“體元主人”、“萬幾餘暇”款

日本八田兵次郎舊藏,亞洲重要藏家1990年代購于奈良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康熙 松花石雙鳳硯 附嵌玻璃、魚化石硯盒 台北故宮博物館藏

此硯為綠色松花石琢制,石質溫潤細潔,紋理自然清晰,石色青綠淡雅。硯額處以浮雕手法滿雕鲲鵬紋,其中的鲲是用貝殼精雕而成後嵌入硯體。鲲之上為鵬,鲲鵬被洶湧的浪花與翻卷的雲朵圍繞。硯背覆手内有楷書銘:“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起墨益毫,故其寶也。”其下刻方、圓印各一,圓印刻篆書“體元主人”,印文上下刻乾卦與坤卦,左右刻龍紋,龍首一上一下;方印刻篆書“萬幾餘暇”。“體元主人”圓印與方印 “萬幾餘暇”是康熙朝松花石硯上常見的用印。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松花江石是中國東北出産的硯材,主要産區在現吉林省松花江畔和遼甯本溪,前者為通體有橫紋的綠色石,後者有紫綠相間色、黃綠相間色與紫色石。松花江石又名松花玉,本名烏拉石,最初見載于康熙末年陳元龍所編《格緻鏡原》,其稱康熙帝得松花石“嘗識其佳,創自聖心,命工創制為硯”。滿人發迹于東北,是以東北屬龍興之地,東北的物産在清代具有崇高的地位。松花硯主要用于禦用珍賞,以及賞賜臣子。其制作興盛于康、雍、乾三朝。

此次秋拍高古禮器版塊中将為各位藏家呈現兩件青銅重器,陳介祺舊藏之西周青銅魚尊,及潘祖蔭舊藏之商晚期中婦鬺鼎。

首先,西周青銅魚尊器型莊重挺拔,為流行于西周早、中期的觯形尊樣式。此尊正反兩面頸部中央各浮雕一龍首,龍首邊飾兩組夔龍紋;頸部飾四片蕉葉紋,蕉葉内填回顧式鳳紋,腹部及高圈足外部各飾一組四幅回顧式大鳳紋。這類回顧式鳳紋為西周早期至中期特有的表現形式,鳳首的長冠分為兩枝,一枝垂于頸後,一枝卷曲于前,長尾分枝下垂;鳳紋不作浮雕,而是以寬線構成輪廓,并以細密的雷文為地,極為工細華麗。本件魚尊所刻銘文“魚作父庚寶尊彜”(寶尊二字倒,錯位于魚字下),屬記錄資訊完全的“祭辭”類銘文,為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祭辭銘文格式的典型樣式。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西周 魚尊

H:22.5cm

銘文:魚作父庚寶尊彜(寶尊二字倒,錯位于魚字下)

1.陳介祺舊藏(詳見《綴遺齋彜器考釋》第17卷第30号);

2.日本山中商會舊藏;

3.日本京都小川睦之輔舊藏(詳見《日本搜儲支那古銅精華》第二冊155号)

展覽:

曾于大阪美術館展覽,器底與盒外均留有大阪美術館之标簽

著錄:

1.《綴遺齋彜器考釋》第17卷,第30号;光緒二十年(1894年)方浚益編,1935年涵芬樓石印本;

2.《日本搜儲支那古銅精華》第二冊,155号,梅原末治編,1959年日本山中商會出版;

3.《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彚編》六-612、七-776,張光裕、巴納編,1978年;

4.《三代吉金文存補》第649号,周法高編,1980年;

5.《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殷周青銅器縱覽一》觯型尊12,林巳奈夫編,1984年日本吉川弘文館出版;

6.《殷周金文內建》修訂增補本,第05833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2007年印行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此器首現1894年初版的《綴遺齋彜器考釋》,并述明其出自清代著名金石學家、大收藏家陳介祺之收藏。陳介祺曾以藏有海内名器毛公鼎、天亡簋而被認為是晚清時期中國最傑出的金石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陳介祺去世後,其後裔将所藏金石出售,今已罕見。後流入日本,為20世紀初日本最為傑出的中國藝術品收藏家京都小川睦之輔舊藏,小川氏所藏皆重,其中不乏大名譽品,如:唐智永《真草千字文》;唐 王維《江山雪霁圖》卷;五代董源《溪山行旅圖》卷等。此件西周青銅魚尊為名家遞藏,出身顯赫,皆因其極富代表性的造型與紋樣特征,其鑄造工藝精湛,紋飾細節華麗,銘文書法優美,内容完整清晰,是三代青銅禮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另一件重器,商晚期中婦鬺鼎則同樣出身顯赫,其最早見于1872年初版《攀古樓彜器款識》,可知其出自與陳介祺并譽為“南潘北陳”的晚清重臣及金石收藏巨擘潘祖蔭之攀古樓。後流入西方,被陳夢家認為是歐美所藏中國青銅器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被後世重要金石學輯錄所收入,再次現身于“戴潤齋”專場,由此亦可知其流出中國後,亦為歐美重要藏家所秘藏,流傳有緒。其造型與同時期常見之圓鼎、方鼎皆不同,而是極為特殊的鬲式鼎樣式。立耳,鼓弧腹,器底呈三袋狀,下承三柱狀實足。此種形制承商周分裆鼎形式而來,相對于園鼎和方鼎數量極少,且隻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極富時代特征的青銅禮器器型。同時,整器紋飾結構嚴謹,刻畫精美,腹部以大饕餮紋為核心,獸面以鼻梁為中心與三足相對,上飾一條夔龍紋帶。整器身圖案範印清晰,可知其鑄造技藝精湛,獸面猙獰,雙眼突出,為商晚期饕餮紋樣之典範獸。内刻四字銘文“中婦鬺鼎”,筆劃爽利,筆法舒朗,為商晚期金文書難得一見的妙品。整器色澤統一,包漿凝厚,儲存完好,應為曆任藏家所寶。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商晚期 中婦鬺鼎

H:23cm,D:17cm

銘文:中婦鬺鼎

1.潘祖蔭(1830-1890)舊藏;

2.盧芹齋C.T.Loo(1880-1957)遞藏;

3.戴潤齋J.T.Tai(1910-1992)遞藏

1.《攀古樓彜器款識》卷下第14号,是書收錄潘祖蔭藏器,王懿榮撰寫文字,1872年潘氏滂喜齋自刻本;

2.《恒軒所見所藏吉金錄》第6号,吳大澂著,1885年愙齋自刻本;

3.《攀古樓藏器目》,鼎第8号,吳大澂手稿本,此善本原藏國立羅斯福圖書館,現藏重慶市圖書館;

4.《綴遺齋彜器款識考釋》卷三,第8号,方濬益1894年著,1935年涵芬樓石印本;

5.《愙齋集古錄》,卷六,第16頁第6号,吳大澂1896年著,1919年涵芬樓石印本;

6.《欎華閣金文》,第58頁第3号,清 盛昱著,羅振玉1928年整理;

7.《吳縣潘氏攀古樓吳氏愙齋兩家藏器目》,第74頁,第4号,顧廷龍輯,1933年刊登于《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七卷,第二号;

8.《續殷文存》,上卷第17頁11号,王辰著,1935年印行;

9.《小校經閣金文拓本 》卷二,22頁第5号,劉體智著,1935年石印本;

10.《三代吉金文存》卷二,31頁第7号,羅振玉著, 1937年上虞羅氏百爵齋印本;

11.《中日歐美澳紐所見所拓所摹金文彙編》,第881号,巴納、張光裕著,1978年出版;

12.《三代吉金文存補》第262号,周法高編,1980年;

13.《金文總集》第0452号,嚴一萍著,台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印行;

14.《殷周時代青銅器之研究-殷周青銅器縱覽一》鬲鼎第85号,林巳奈夫著,1984年日本京都弘文館出版;

15.《殷周金文內建》01714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2007年印行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康熙54年(1715) 禦制銅鎏金蒲牢鈕八卦紋“南呂”、“姑射”編鐘

H:30.5cm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鎏金嵌寶太平有象

H:67.3cm

1.美國西海岸重要藏家收藏;

2.邦瀚斯,2011年06月21日,成交價1,834,000美元

“太平有象”這一為東方人所喜愛的紋飾,不僅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豐登,亦将“國有象則天下太平,家有象則吉祥平安”美好願景孕育在裝飾紋樣之中,成為明清時期各類珍玩所常采用的主題,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萬國來朝圖》即描繪各藩屬及外國使臣到紫禁城朝賀的盛大場面,以大象為首,整個朝貢場面宏偉壯觀。本品所雕大象,身姿沉穩,氣勢雄偉,造型恢弘大氣,四足直立,長鼻卷曲,神态憨厚,以銅為胎,通體鎏金富麗華美,其上嵌飾紅藍綠各色料石,打磨光滑,寶光内蘊。寶象下承琺琅須彌座,鎏金璀璨,釉彩明亮。整體造型仍以華貴見長,工藝繁缛,制作精細,栩栩如生,令人歎為觀止,一器之成必将費時日久,人力物力不可計數,堪稱案供神品,宮廷氣息濃郁。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鎏金嵌寶石鼎式爐

H:61cm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康熙 銅押經爐連座

W:33cm,爐重:8800g,座重:4175g

“宣德年制”篆書款

1.台灣楊炳祯珍藏;

2.吉金——重要私人藏明清宣銅器;

1.金玉青煙——楊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台灣曆史博物館,1996年;

2.(台灣曆史博物館)館藏牙雕暨明清銅爐特展,日本熊本市立博物館,1997年;

3.寶器揚馨——讀書樓藏明清銅爐,台灣曆史博物館,2009年;

4.吉金——明清銅爐特展,天津博物館,2015年

出版:

1.《金玉青煙——楊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台灣曆史博物館,1996年,頁125,圖24;

2.《館藏牙雕暨明清銅爐特展》,台灣曆史博物館,1997年,頁43,圖68;

3.《寶器揚馨——讀書樓藏明清銅爐》,台灣曆史博物館,2009年,頁38、39,圖10及封面;

4.《吉金——明清銅爐特展》,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頁253,圖226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明嘉靖/萬曆 銅局部鎏金螭龍耳瑞獸紋熏爐

L:40.6cm,W:25cm,H:24.5cm,重:7845g

“大明宣德年制”楷書款

北京匡時拍賣,2016年06月07日,編号3750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禦制銅胎掐絲琺琅春壽寶盒

直徑:20.3cm

1.法國顯赫貴族于十九世紀中期取得并收藏

2.與奉三堂于2007年10月9日釋出于香港.蘇富比Lot1323琺琅春壽寶盒一對及北京保利2013年12月5日所拍Lot7168琺琅春壽寶盒均為此法國同一家族舊藏

3.奉三堂藝術基金會(David Huang & Son Art Foundation)

美國加州華僑中華文化交流協會,2016年6月17-7月17日,編号1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琅胡人獻寶獅鈕大熏爐

L:111cm

1.托馬斯•弗穆爾-赫斯基思男爵(Sir Thomas Fermor-Hesketh,1881-1944)舊藏;

2.邦瀚斯拍賣,2012年05月27日,編号0012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長方形大箱體,闆沿狀口沿,口沿外壁錾刻鎏金回紋一圈,長方形蓋高隆,一銅鎏金幼獅作鈕,幼獅四爪伏于蓋頂,回首仰望,其雙目圓瞪,豎尾處毛發向下墜散,蓋壁及蓋頂獅鈕下方及左右對稱的兩個區域均以藍色琺琅釉為地,并飾銅胎掐絲纏枝花卉紋,而其爐蓋餘部分則飾以镂空纏枝雲龍紋。爐身亦以藍色琺琅釉為地色,并以掐絲填彩飾纏枝蓮紋,兩側各一人呈半蹲狀背對香爐并以雙手托拖着爐底,兩托爐人面部、手掌及雙足飾鎏金,均頭戴螺旋狀尖帽,其身着中式官服以銅胎掐絲飾纏枝蓮紋,一人領口系一單節,另一人則以饕餮紋作領,兩人表情各異,雖都雙瞪圓目,但一人雙唇緊閉,表情嚴肅,另一人則留卷腮胡,張口吐舌,氣宇軒昂。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18世紀 珊瑚紅地掐絲琺琅伏羲神農榴開百子大尊

H:146cm

北京保利拍賣,2016年12月05日,編号5180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剔紅春壽桃形大捧盒成對

46×46×17.7cm

歐洲藏家舊藏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雍正-乾隆 白料胎畫琺琅蟠螭紋水丞

W:5.5cm

1.香港佳士得,2012年05月30日,編号4017;

2.北京保利,2015年06月07日,編号7768

本水丞扁圓形,溜肩鼓腹平底,涅白料胎上繪琺琅彩。玻璃胎光滑亮潔,溫潤如玉,繪畫筆法細膩傳神。丞身除口底外,遍施赭黃地,中間畫琺琅彩蟠螭龍紋,龍紋上有嬌黃色卷雲紋花邊,下出如意雲頭文,首尾呼應,圓潤可愛。

此螭龍造型獨特,不同于一般蟠螭紋的細瘦勁長,而是肥潤飽滿,色彩誇張豔麗,紅、藍、黃各色螭龍首尾交接纏繞,後一龍抱前一龍之尾,互相交融,圓轉綿延。螭龍皆頭部碩大,眼若銅鈴,鼻如山巒,闊口大張,威風凜凜。有引頸俯瞰者,有昂首仰望者,姿态各異,氣韻交疊,層次豐富,顔色耀目奪人,為典型的雍幹時期琺琅料色彩,給審視者以氣勢磅礡,英氣逼人之感。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康、雍二帝都喜歡玻璃,康熙帝命日耳曼傳教士紀瑞安神父指導建立蠶池口玻璃廠,該玻璃廠如其他禦用作坊一樣,由内務府造辦處管轄,負責制作、維修、保管皇家器物。内務府為清代最大的政府機構,轄下造辦處的主要作坊最初設于養心殿,1691年大部份遷到慈甯宮後,仍沿用舊稱“養心殿造辦處”。雍正帝将蠶池口玻璃廠遷至圓明園六所,然而蠶池口的玻璃廠并沒有停産,直至乾隆朝的1758年以後。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十六開之二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十六開之十六

清乾隆 禦筆平定苗疆戰圖十六詠

51×87cm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中期 明黃色綢盤金龍紋彩繡雲蝠萬壽十二章吉服袍

155×215cm

1.香港佳士得,2004年04月26日,編号1014;

2.北美十面靈璧山居收藏,EK216;

《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1986-2006》,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精選,第332頁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古玉禦題詩圭

L:39.7cm

北京保利拍賣,2011年06月05日,編号7176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黃玉仿古龍紋佩

W:12.5cm

1.英國詹姆斯·甘特上尉(Captain James Gunter)舊藏;

2.北京保利拍賣,2011年12月06日,編号5018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碧玉刻禦題填金七佛缽

D:12.8cm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痕都斯坦式禦題詩玉杯

L:12.6cm

日本藏家舊藏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白玉雕崔子忠桐蔭博古圖玉壺

H:27cm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白玉龍鈕雙獅耳球形爐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紫檀百寶嵌框缂絲龍舟競渡葫蘆挂屏一對

H:100cm

1.美國藏家舊藏;

2.北京保利拍賣,2011年06月05日,編号7304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背面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鎏金嵌料石算盤

15×9.7×1.6cm

英國A&J Speelman舊藏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銅胎畫琺琅西洋人物煙壺

H:7cm

“乾隆年制”款

1.Ko Family Collection;

2.倫敦拍賣,1971年06月14日,編号190;

3.Derham;The J & J Collection;

4.倫敦拍賣,1987年10月12日,編号346;

5.紐約蘇富比,2010年09月14日,編号174;

6.北京保利拍賣,2011年06月05日,編号7355

1.JICSBS, September 1976, p5, no.2;

2.JICSBS, Autum 1989, p22, fig.8;

3.Patrick K. M. Kwok, Arts of Asia, November-December 1993, p92, no.3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清乾隆 金鑲百寶齋戒葫蘆佩

L:7.5cm

北京保利拍賣,2011年06月06日,編号8757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吉金善銅,以觀造化——禹貢專場乾隆鑒古與陳設器選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