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作者:拍卖之家

吉,即祥;金,即坚,古以祭祀为吉礼,故将商周之后的鼎彝簋器等统称之为吉金。仿古之器历来追求精妙,盖求完美。是次北京保利2021年秋拍遴选数十例宫廷吉金善铜陈设摆件,为乾隆帝鉴古之作,多传承有序,可见宫殿庙堂,是谓之“禹贡”。亦涵盖玉料珐琅等,皆上等佳作,尚可一窥全容,自得古韵。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御制铜铸“赶珠云龙”图巨型五供

炉:W:87cm、H:78cm;

瓶:H:75cm、H:76cm;

烛台:H:79cm,W:43cm,共重735KG

“大清乾隆年制”款

备注:

1.十九世纪晚期二十世纪初期,意大利大使得自中国,家族收藏至2008年;

2.香港苏富比,2008年04月11日,编号2826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本品一套成组,造型稳重、铸刻繁丽,尺寸巨大,总重高达735公斤。威武的游龙纹样彰显至高无上的皇权,是罕见的完整套装。本品级别的祭器陈设多为紫禁城内的宫殿和庙宇订制,或作为呈现皇帝的贡物。本组五供工艺较之故宫藏品工艺更为丰富,所雕刻龙纹工艺更加精美,且在局部细节设计上参考了上古青铜器之纹饰,品级显见更高。值得一说的是,铜铸五供套件是用精铜铸造,本品所用的铜,系专门为宫廷所炼制的合金铜,内含诸多贵重金属,颜色深沉,内蕴精光,历经风雨而不锈蚀,堪称一绝。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组铸云龙纹五供可资比对,另放山居旧藏一对铸云凤纹的大供瓶。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五供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牡丹凤纹鎏金双夔凤环耳大供瓶一对 放山居旧藏

伦敦佳士得 2004年11月09日 编号17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龙香”御墨 (一套共十方)

尺寸不一

“乾隆乙未年重装”(漆盒)、“大清乾隆年制”(御墨)款

1.刘汉麟先生(1920-2006)“有容堂”旧藏;

2.北京保利拍卖,2015年06月06日,编号6302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雍正 寿山芙蓉螭钮“宝亲王宝”玺

3.2×3.2×5.2cm

“尔矩作”款

备注:日本藏家旧藏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三,页261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顶部作瓦钮样式雕双螭钮,螭身遒健,须发飘逸,为典型的清早期寿山石印纽雕刻风格。此玺刻有制钮者的名款,这在清代皇帝玺印中是非常少见的。按照惯例,服务于宫廷的御用工匠承做活计,很少有在作品上署名镌款的,而这方玺印却有“尔矩作”隶书款。“尔矩”是莆田人黄毂的字和号。虽然乾隆皇帝一生用印多达1800余方,但是其皇子时期的用印仅有70余印,反而更显珍贵。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康熙 御制松花石镶嵌鱼龙砚

L:17.2cm

“体元主人”、“万几余暇”款

日本八田兵次郎旧藏,亚洲重要藏家1990年代购于奈良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康熙 松花石双凤砚 附嵌玻璃、鱼化石砚盒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此砚为绿色松花石琢制,石质温润细洁,纹理自然清晰,石色青绿淡雅。砚额处以浮雕手法满雕鲲鹏纹,其中的鲲是用贝壳精雕而成后嵌入砚体。鲲之上为鹏,鲲鹏被汹涌的浪花与翻卷的云朵围绕。砚背覆手内有楷书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其下刻方、圆印各一,圆印刻篆书“体元主人”,印文上下刻乾卦与坤卦,左右刻龙纹,龙首一上一下;方印刻篆书“万几余暇”。“体元主人”圆印与方印 “万几余暇”是康熙朝松花石砚上常见的用印。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松花江石是中国东北出产的砚材,主要产区在现吉林省松花江畔和辽宁本溪,前者为通体有横纹的绿色石,后者有紫绿相间色、黄绿相间色与紫色石。松花江石又名松花玉,本名乌拉石,最初见载于康熙末年陈元龙所编《格致镜原》,其称康熙帝得松花石“尝识其佳,创自圣心,命工创制为砚”。满人发迹于东北,因此东北属龙兴之地,东北的物产在清代具有崇高的地位。松花砚主要用于御用珍赏,以及赏赐臣子。其制作兴盛于康、雍、乾三朝。

此次秋拍高古礼器版块中将为各位藏家呈现两件青铜重器,陈介祺旧藏之西周青铜鱼尊,及潘祖荫旧藏之商晚期中婦鬺鼎。

首先,西周青铜鱼尊器型庄重挺拔,为流行于西周早、中期的觯形尊样式。此尊正反两面颈部中央各浮雕一龙首,龙首边饰两组夔龙纹;颈部饰四片蕉叶纹,蕉叶内填回顾式凤纹,腹部及高圈足外部各饰一组四幅回顾式大凤纹。这类回顾式凤纹为西周早期至中期特有的表现形式,凤首的长冠分为两枝,一枝垂于颈后,一枝卷曲于前,长尾分枝下垂;凤纹不作浮雕,而是以宽线构成轮廓,并以细密的雷文为地,极为工细华丽。本件鱼尊所刻铭文“鱼作父庚宝尊彝”(宝尊二字倒,错位于鱼字下),属记录信息完全的“祭辞”类铭文,为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祭辞铭文格式的典型样式。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西周 鱼尊

H:22.5cm

铭文:鱼作父庚宝尊彝(宝尊二字倒,错位于鱼字下)

1.陈介祺旧藏(详见《缀遗斋彝器考释》第17卷第30号);

2.日本山中商会旧藏;

3.日本京都小川睦之辅旧藏(详见《日本搜储支那古铜精华》第二册155号)

展览:

曾于大阪美术馆展览,器底与盒外均留有大阪美术馆之标签

著录:

1.《缀遗斋彝器考释》第17卷,第30号;光绪二十年(1894年)方浚益编,1935年涵芬楼石印本;

2.《日本搜储支那古铜精华》第二册,155号,梅原末治编,1959年日本山中商会出版;

3.《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彚编》六-612、七-776,张光裕、巴纳编,1978年;

4.《三代吉金文存补》第649号,周法高编,1980年;

5.《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殷周青铜器纵览一》觯型尊12,林巳奈夫编,1984年日本吉川弘文馆出版;

6.《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第05833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2007年印行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此器首现1894年初版的《缀遗斋彝器考释》,并述明其出自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大收藏家陈介祺之收藏。陈介祺曾以藏有海内名器毛公鼎、天亡簋而被认为是晚清时期中国最杰出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陈介祺去世后,其后裔将所藏金石出售,今已罕见。后流入日本,为20世纪初日本最为杰出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京都小川睦之辅旧藏,小川氏所藏皆重,其中不乏大名誉品,如:唐智永《真草千字文》;唐 王维《江山雪霁图》卷;五代董源《溪山行旅图》卷等。此件西周青铜鱼尊为名家递藏,出身显赫,皆因其极富代表性的造型与纹样特征,其铸造工艺精湛,纹饰细节华丽,铭文书法优美,内容完整清晰,是三代青铜礼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另一件重器,商晚期中婦鬺鼎则同样出身显赫,其最早见于1872年初版《攀古楼彝器款识》,可知其出自与陈介祺并誉为“南潘北陈”的晚清重臣及金石收藏巨擘潘祖荫之攀古楼。后流入西方,被陈梦家认为是欧美所藏中国青铜器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被后世重要金石学辑录所收入,再次现身于“戴润斋”专场,由此亦可知其流出中国后,亦为欧美重要藏家所秘藏,流传有绪。其造型与同时期常见之圆鼎、方鼎皆不同,而是极为特殊的鬲式鼎样式。立耳,鼓弧腹,器底呈三袋状,下承三柱状实足。此种形制承商周分裆鼎形式而来,相对于园鼎和方鼎数量极少,且只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是极富时代特征的青铜礼器器型。同时,整器纹饰结构严谨,刻画精美,腹部以大饕餮纹为核心,兽面以鼻梁为中心与三足相对,上饰一条夔龙纹带。整器身图案范印清晰,可知其铸造技艺精湛,兽面狰狞,双眼突出,为商晚期饕餮纹样之典范兽。内刻四字铭文“中婦鬺鼎”,笔划爽利,笔法舒朗,为商晚期金文书难得一见的妙品。整器色泽统一,包浆凝厚,保存完好,应为历任藏家所宝。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商晚期 中婦鬺鼎

H:23cm,D:17cm

铭文:中婦鬺鼎

1.潘祖荫(1830-1890)旧藏;

2.卢芹斋C.T.Loo(1880-1957)递藏;

3.戴润斋J.T.Tai(1910-1992)递藏

1.《攀古楼彝器款识》卷下第14号,是书收录潘祖荫藏器,王懿荣撰写文字,1872年潘氏滂喜斋自刻本;

2.《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第6号,吴大澂著,1885年愙斋自刻本;

3.《攀古楼藏器目》,鼎第8号,吴大澂手稿本,此善本原藏国立罗斯福图书馆,现藏重庆市图书馆;

4.《缀遗斋彝器款识考释》卷三,第8号,方濬益1894年著,1935年涵芬楼石印本;

5.《愙斋集古录》,卷六,第16页第6号,吴大澂1896年著,1919年涵芬楼石印本;

6.《欎华阁金文》,第58页第3号,清 盛昱著,罗振玉1928年整理;

7.《吴县潘氏攀古楼吴氏愙斋两家藏器目》,第74页,第4号,顾廷龙辑,1933年刊登于《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七卷,第二号;

8.《续殷文存》,上卷第17页11号,王辰著,1935年印行;

9.《小校经阁金文拓本 》卷二,22页第5号,刘体智著,1935年石印本;

10.《三代吉金文存》卷二,31页第7号,罗振玉著, 1937年上虞罗氏百爵斋印本;

11.《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彙编》,第881号,巴纳、张光裕著,1978年出版;

12.《三代吉金文存补》第262号,周法高编,1980年;

13.《金文总集》第0452号,严一萍著,台北艺文印书馆1983年印行;

14.《殷周时代青铜器之研究-殷周青铜器纵览一》鬲鼎第85号,林巳奈夫著,1984年日本京都弘文馆出版;

15.《殷周金文集成》01714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2007年印行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康熙54年(1715) 御制铜鎏金蒲牢钮八卦纹“南吕”、“姑射”编钟

H:30.5cm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鎏金嵌宝太平有象

H:67.3cm

1.美国西海岸重要藏家收藏;

2.邦瀚斯,2011年06月21日,成交价1,834,000美元

“太平有象”这一为东方人所喜爱的纹饰,不仅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亦将“国有象则天下太平,家有象则吉祥平安”美好愿景孕育在装饰纹样之中,成为明清时期各类珍玩所常采用的主题,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万国来朝图》即描绘各藩属及外国使臣到紫禁城朝贺的盛大场面,以大象为首,整个朝贡场面宏伟壮观。本品所雕大象,身姿沉稳,气势雄伟,造型恢弘大气,四足直立,长鼻卷曲,神态憨厚,以铜为胎,通体鎏金富丽华美,其上嵌饰红蓝绿各色料石,打磨光滑,宝光内蕴。宝象下承珐琅须弥座,鎏金璀璨,釉彩明亮。整体造型仍以华贵见长,工艺繁缛,制作精细,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一器之成必将费时日久,人力物力不可计数,堪称案供神品,宫廷气息浓郁。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鎏金嵌宝石鼎式炉

H:61cm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康熙 铜押经炉连座

W:33cm,炉重:8800g,座重:4175g

“宣德年制”篆书款

1.台湾杨炳祯珍藏;

2.吉金——重要私人藏明清宣铜器;

1.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

2.(台湾历史博物馆)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日本熊本市立博物馆,1997年;

3.宝器扬馨——读书楼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2009年;

4.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博物馆,2015年

出版:

1.《金玉青烟——杨炳祯先生珍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1996年,页125,图24;

2.《馆藏牙雕暨明清铜炉特展》,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页43,图68;

3.《宝器扬馨——读书楼藏明清铜炉》,台湾历史博物馆,2009年,页38、39,图10及封面;

4.《吉金——明清铜炉特展》,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页253,图226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明嘉靖/万历 铜局部鎏金螭龙耳瑞兽纹熏炉

L:40.6cm,W:25cm,H:24.5cm,重:7845g

“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

北京匡时拍卖,2016年06月07日,编号3750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

直径:20.3cm

1.法国显赫贵族于十九世纪中期取得并收藏

2.与奉三堂于2007年10月9日释出于香港.苏富比Lot1323珐琅春寿宝盒一对及北京保利2013年12月5日所拍Lot7168珐琅春寿宝盒均为此法国同一家族旧藏

3.奉三堂艺术基金会(David Huang & Son Art Foundation)

美国加州华侨中华文化交流协会,2016年6月17-7月17日,编号1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胡人献宝狮钮大熏炉

L:111cm

1.托马斯•弗穆尔-赫斯基思男爵(Sir Thomas Fermor-Hesketh,1881-1944)旧藏;

2.邦瀚斯拍卖,2012年05月27日,编号0012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长方形大箱体,板沿状口沿,口沿外壁錾刻鎏金回纹一圈,长方形盖高隆,一铜鎏金幼狮作钮,幼狮四爪伏于盖顶,回首仰望,其双目圆瞪,竖尾处毛发向下坠散,盖壁及盖顶狮钮下方及左右对称的两个区域均以蓝色珐琅釉为地,并饰铜胎掐丝缠枝花卉纹,而其炉盖余部分则饰以镂空缠枝云龙纹。炉身亦以蓝色珐琅釉为地色,并以掐丝填彩饰缠枝莲纹,两侧各一人呈半蹲状背对香炉并以双手托拖着炉底,两托炉人面部、手掌及双足饰鎏金,均头戴螺旋状尖帽,其身着中式官服以铜胎掐丝饰缠枝莲纹,一人领口系一单节,另一人则以饕餮纹作领,两人表情各异,虽都双瞪圆目,但一人双唇紧闭,表情严肃,另一人则留卷腮胡,张口吐舌,气宇轩昂。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18世纪 珊瑚红地掐丝珐琅伏羲神农榴开百子大尊

H:146cm

北京保利拍卖,2016年12月05日,编号5180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剔红春寿桃形大捧盒成对

46×46×17.7cm

欧洲藏家旧藏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雍正-乾隆 白料胎画珐琅蟠螭纹水丞

W:5.5cm

1.香港佳士得,2012年05月30日,编号4017;

2.北京保利,2015年06月07日,编号7768

本水丞扁圆形,溜肩鼓腹平底,涅白料胎上绘珐琅彩。玻璃胎光滑亮洁,温润如玉,绘画笔法细腻传神。丞身除口底外,遍施赭黄地,中间画珐琅彩蟠螭龙纹,龙纹上有娇黄色卷云纹花边,下出如意云头文,首尾呼应,圆润可爱。

此螭龙造型独特,不同于一般蟠螭纹的细瘦劲长,而是肥润饱满,色彩夸张艳丽,红、蓝、黄各色螭龙首尾交接缠绕,后一龙抱前一龙之尾,互相交融,圆转绵延。螭龙皆头部硕大,眼若铜铃,鼻如山峦,阔口大张,威风凛凛。有引颈俯瞰者,有昂首仰望者,姿态各异,气韵交叠,层次丰富,颜色耀目夺人,为典型的雍干时期珐琅料色彩,给审视者以气势磅礡,英气逼人之感。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康、雍二帝都喜欢玻璃,康熙帝命日耳曼传教士纪瑞安神父指导创建蚕池口玻璃厂,该玻璃厂如其他御用作坊一样,由内务府造办处管辖,负责制作、维修、保管皇家器物。内务府为清代最大的政府机构,辖下造办处的主要作坊最初设于养心殿,1691年大部份迁到慈宁宫后,仍沿用旧称“养心殿造办处”。雍正帝将蚕池口玻璃厂迁至圆明园六所,然而蚕池口的玻璃厂并没有停产,直至乾隆朝的1758年以后。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十六开之二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十六开之十六

清乾隆 御笔平定苗疆战图十六詠

51×87cm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中期 明黄色绸盘金龙纹彩绣云蝠万寿十二章吉服袍

155×215cm

1.香港佳士得,2004年04月26日,编号1014;

2.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EK216;

《香港佳士得二十周年1986-2006》,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精选,第332页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古玉御题诗圭

L:39.7cm

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06月05日,编号7176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黄玉仿古龙纹佩

W:12.5cm

1.英国詹姆斯·甘特上尉(Captain James Gunter)旧藏;

2.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12月06日,编号5018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碧玉刻御题填金七佛钵

D:12.8cm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痕都斯坦式御题诗玉杯

L:12.6cm

日本藏家旧藏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白玉雕崔子忠桐荫博古图玉壶

H:27cm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白玉龙钮双狮耳球形炉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紫檀百宝嵌框缂丝龙舟竞渡葫芦挂屏一对

H:100cm

1.美国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06月05日,编号7304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背面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鎏金嵌料石算盘

15×9.7×1.6cm

英国A&J Speelman旧藏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烟壶

H:7cm

“乾隆年制”款

1.Ko Family Collection;

2.伦敦拍卖,1971年06月14日,编号190;

3.Derham;The J & J Collection;

4.伦敦拍卖,1987年10月12日,编号346;

5.纽约苏富比,2010年09月14日,编号174;

6.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06月05日,编号7355

1.JICSBS, September 1976, p5, no.2;

2.JICSBS, Autum 1989, p22, fig.8;

3.Patrick K. M. Kwok, Arts of Asia, November-December 1993, p92, no.3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清乾隆 金镶百宝斋戒葫芦佩

L:7.5cm

北京保利拍卖,2011年06月06日,编号8757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吉金善铜,以观造化——禹贡专场乾隆鉴古与陈设器选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