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角色演了30年,從盛年到暮年,“李白”之于濮存昕,是互相成就。如今,北京人藝的文人戲經典《李白》從226場再出發,放棄了李白飛揚恣意的一面,選擇了他晚年一腔報國情卻深陷權謀後的無奈,以及“出世”與“入世”的兩難抉擇,《李白》成為了舞台上難以逾越的高峰。劇中的詩意和詩情,猶如一幅中國畫,最終定格在“月照詩魂”的千年意境中。這幾年總說“演不動了”,“要與這個角色告别了”,但劇中父親蘇民的定場詩以及追随聖賢的腳步又讓濮存昕欲罷不能。
10月28日18:30,北京青年封包化視訊直播欄目《背景》,将走進人藝,一起來聽聽濮存昕對“李白”的深情告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佳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暢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