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角色演了30年,从盛年到暮年,“李白”之于濮存昕,是互相成就。如今,北京人艺的文人戏经典《李白》从226场再出发,放弃了李白飞扬恣意的一面,选择了他晚年一腔报国情却深陷权谋后的无奈,以及“出世”与“入世”的两难抉择,《李白》成为了舞台上难以逾越的高峰。剧中的诗意和诗情,犹如一幅中国画,最终定格在“月照诗魂”的千年意境中。这几年总说“演不动了”,“要与这个角色告别了”,但剧中父亲苏民的定场诗以及追随圣贤的脚步又让濮存昕欲罢不能。
10月28日18:30,北京青年报文化视频直播栏目《后台》,将走进人艺,一起来听听濮存昕对“李白”的深情告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