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旅人閩南行(五)

作者:旅人103

每一次出門,都會有一個行程專門留給ZD選擇他喜愛的地方,于是到白水洋玩水就定了下來。

旅人閩南行(五)

養孩子就像是一場單方面的愛戀,你會為他付出一切且甘之如饴。而愛戀從來沒有對等,是以你切勿心存妄念等待相同的回饋。須抱着"肉包子打狗"的心态,方得安樂。

旅人閩南行(五)

行至福州市,逛三坊七巷,我想起了那個年僅13歲在科考場上揚揚灑灑寫下“少年不望萬戶侯”七個大字後,潇灑離場無意功名的少年;想起了那個為推翻清朝政府,終結中國延續幾千年的君主專制而投身于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的民族脊梁;想起了那個如陸遊般憂國憂民有着炙熱的家國情懷,心底光明如雪的熱血青年;想起了那篇堪稱 “百年情書” 撼人心魄的《與妻書》;想起了那個永遠值得我們仰視的人——林覺民。福建閩侯人,1887年出生于福州三坊七巷。家境殷實,少年之時天性聰慧,讀書過目不忘,小有大志,性诙諧,涉口成趣。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

旅人閩南行(五)

1911年春,他得知黃興等在香港籌劃廣州起義,遂義無反顧回國赴義,4月24日夜自知革命的爆發必定引發傷亡遂寫下感人至深的絕筆《與妻書》,“為國犧牲百死而不辭”,情真意切地表達了對親人的愛及為國捐軀的決心,4月27日,激烈巷戰後受傷被清兵所俘。

下面是旅人摘自電影《碧血黃花》中的負責刑審的官員和林覺民的一小段對話:

官員問他:林覺民,你一表人才的,家境也不錯,可為何偏要和亂黨裹在一起呢?你為什麼躲在暗處,你怕什麼?

林覺民:我怕什麼?你怕我年輕,我選擇了死,可是我依然年輕。你雖然苟活,可你已經老了。你讀過《天演論》嗎?物競天擇,你有沒有想過,當今世界列強,有哪個國家不是因為革命才得以強盛的?中國豈能不思革命?

官員:年輕人,朝廷也不容易啊…

林覺民:朝廷?朝廷把香港割給了英國,把台灣割給了日本,這是朝廷該幹的事?!這樣的朝廷留有何用?

官員:我審你,倒變成你審我了…

林覺民:因為你對我無從審起。

官員:林覺民,本官有意對你法外施恩…

林覺民:不必了,我們一同舉事,一同赴死,我不能例外。

官員:可你這麼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林覺民: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

當時水師提督李準勸總督大人為國留才,總督歎道:“惜哉,林覺民!面貌如玉,肝腸如鐵,心地光明如雪”最後還是下令處死,因為怕留這樣的人給革命黨如虎添翼。這是1980年台灣拍的一部紀念林覺民的電影,我看到了一個為民為國抛頭顱灑熱血的铮铮鐵骨硬漢,令人痛心也令人肅然起敬!

而,這樣一個鐵骨硬漢,難道他就沒有牽絆嗎?當然不是,他除了是一名革命者,更是父母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兒子的父親。如果你剛好在讀高中,高一的國文教材裡應該有《與妻書》一文,請你一定用心品讀。林徽因因才情出衆而聲名遐迩,但他的叔叔林覺民的愛情,更加的俠骨柔腸,你一定能在文中感悟到這位熱血男兒對妻子那份深情笃意,讀懂其中的缱绻與決絕,沖突與苦痛......

旅人閩南行(五)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别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雲,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語雲: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是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 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隻此二段,讀罷即令人熱淚盈眶!更何況其妻陳意映(陳意映接到丈夫的死訊導緻七月早産,一年多後難釋失夫之痛最後郁郁而終。)......他說,他是因為她,因為愛她的深摯意念,才有勇氣舍小家救大家,幫助天下人去愛他們所愛的人……我們可以從他的字裡行間讀懂他對妻子的感情,這種真正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為“天下人謀永福”的絕筆信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情書”!

“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相愛的人心脈是相通的,聽到你的哭聲,我也會哭的。“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他說他平生不信鬼神,現在卻情願相信其存在,能夠與妻子心心感應…“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旁汝也”—希望能在冥冥中陪伴着夫妻。如絲如縷的情思,平平凡凡,真真切切。讓人讀後刻骨銘心。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能重圓?則較死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是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吾今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他說他确實希望能跟妻子白頭到老,但拿今天的形勢看來,天災能夠造成死亡,盜賊能夠造成死亡,國家被列強瓜分那天起能夠造成死亡,貪官污吏虐待平民百姓能夠造成死亡,我們這代人身處今天的中國,國内每個地方,每時每刻,都可能造成死亡,到那個時候使他眼睜睜看妻子死,或者讓妻子眼睜睜看他死,他能這樣做麼?即使能夠不死,夫妻離散不能相會,白白地使兩人望眼欲穿,化骨為石,試問,自古以來有幾對夫妻離散而又重新團聚?生離是比死别更為痛苦的,該怎麼辦呢?今天夫妻有幸健在。全國人民中不當死而死、不願分離而被迫分離的,多得不能用數字來計算。像他們這樣感情濃摯的人,能忍看這種慘狀嗎?這就是他斷然幹脆地為革命而死、舍妻不顧的原因。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萬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時時于夢中得我乎!一恸!”—我們都很幸運相遇相知,但生在今日中國,又是我們的不幸,此信寫不完我對你的深情和愛,你要是想我,就在夢中相見吧。

旅人閩南行(五)

書信自始至終,剖肝瀝膽,情感摯烈,筆調委婉。旅人掩卷三思,倍覺情韻濃厚,内涵富澤,越讀越愛,越讀越是涕然淚下!久久難從其中抽離......到處都是濃情化不開,纏綿悱恻而又充滿天地正氣,為國捐軀置生死于度外的激情和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互相輝映,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雖已時隔一百多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對愛妻的那份真情、那種“以天下人為念”、舍生取義、大義凜然、無所畏懼的革命者的氣度風範和精神,确實令人動容,這樣的人才是真正配得上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如果你在哪天經過廣州黃花崗,請為七十二烈士三鞠躬,為林覺民烈士以及烈士家屬三鞠躬,因為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