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尼克松就任美國總統。在短短的12天之後,尼克松便開始試探性地與政府官員們探讨關于“與中國官方接觸”的可能性。兩年後的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公開向美國人民發起了電視講話,在這次講話的過程中尼克松還特意表示了自己希望通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願。然而其實尼克松最開始并不是想這樣發言的,他最開始更希望公告裡能夠寫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邀請尼克松總統通路”的字樣。因為尼克松認為當時的美國畢竟是世界第一大國嘛,而且還在北韓戰争時期與中國軍隊打過仗,如果自己主動提出訪華的話,着實是有點“難看”!可中國官方在知道美國的這一要求之後,便直接給予了拒絕。并回複美方說:“如果美方決意要改變說辭,那這次通路可以先擱置一下!”。

尼克松與周恩來
最終尼克松還是無奈地接受了這一現實,随着電視新聞的滾動播出,尼克松的這次中美破冰之旅就要開始了。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總統所搭乘的專機降落在北京東郊機場。當時周恩來總理與接待組的成員們已經早早地在機場做好了歡迎準備。當時我國使用了最高規格的儀仗隊,儀仗隊總人數達到了360人,在此之前我國為迎接其他國家元首所安排的儀仗隊人數一般都是在120人到155人之間,如此大的差距,可見我國對這次尼克松訪華的重視程度。
周總理與尼克松
來到中國當天,尼克松一行人剛剛抵達下榻的酒店。還在浴室洗澡的他突然就收到通知說“毛主席要見他!”本來尼克松以為當天是見不到毛主席的最快也得到明天了,可沒成想剛剛落地到中國就得到了毛主席的召見。就這樣美國代表基辛格領着尼克松總統以最快的速度來到了毛主席當時所居住的紫雲軒,據說當時為了歡迎尼克松,紫雲軒還專門進行了一次修繕,可是毛主席覺得這樣太過于鋪張浪費,在他的再三堅持之下,他的書籍和辦公桌都被搬到了一間簡陋的小屋中。關于毛主席為什麼會這麼着急的見尼克松,也許和他當時的身體狀況有着很大的關系。因為毛主席當時的身體已經說得上是“百病纏身”了,每天有相當長的一部分時間都是在昏迷中度過的,已經很難維持他日常的工作了。因為清醒的時間較短,是以就連當時我國的高層上司人要見毛主席一面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毛主席與尼克松握手
那天尼克松剛下飛機也就兩個小時的時間,躺在床上休息的毛主席就突然起身說要會見尼克松。然而毛主席的這一舉動卻把一旁的醫生吓了一跳,因為以毛主席當時的身體狀态是很難進行會客的。不過既然毛主席有這樣的要求,醫生們也沒有過多的推辭,他們立馬開始對毛主席的身體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查,除了一些老毛病之外基本沒有什麼一樣。雖然暫時情況還算穩定,但是大家也不敢保證毛主席在這次會見中能夠支撐多長時間。
毛主席與尼克松
據尼克松自己回憶:當來到毛主席的房間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滿屋的書籍,當二人見面之後,毛主席在握手時率先說:“我說話不太利索!”,可在尼克松的眼裡毛主席依然是一個充滿精氣神的老人。稍後尼克松便以毛主席身邊的一些書籍為切入點打開了話匣,可聊着聊着尼克松卻将話題轉到了台灣和越南問題上,可讓尼克松沒想到的是,當他提出這個話題時,毛主席卻隻是笑着指了指一旁的周總理說:“這些具體問題我不感興趣,那是他跟你談的事情!”眼看毛主席不願與自己讨論此事,尼克松便想起了自己從機場去飯店時看到的兩句“打倒美帝國主義”智語這件事情,他将此事告知毛主席之後,毛主席則跟他說:“那是放空炮的笑話!”。
尼克松與周總理
毛主席的一句“放空炮”讓尼克松一時半會不了解是啥意思,看出尼克松疑惑的周總理于是便解釋道:“我們一直都喊打倒美帝的口号,可你們不也喊過消滅共産黨的口号嘛!再看看現在,誰還打誰啊?放空炮就是這個意思!”明白意思的尼克松瞬間笑了起來,有些自我調侃地說:“就打倒像我這樣的人!”聽了尼克松的話,毛主席也笑了,他說:“就個人來說,你和基辛格可能都不在内,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很快,兩人的會見就接近尾聲,整場會談一共持續了有65分鐘,一直守在隔壁的醫療人員都已經緊張到了極緻,他們随時準備着應對各種突發狀況。據醫療人員會議,他們當時已經将強心針等急救裝置準備好了,就怕毛主席的身體出現狀況,按理說根據毛主席當時的情況進行這麼長時間的會談是非常困難的,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堅持了一個多小時。
尼克松在臨走之前還握着毛主席的手跟毛主席說:“我們在一起可以改變世界!”可毛主席并沒有正面回答他的這句豪言壯語,毛主席隻是輕聲地說了一句:“我就不送你了!”一段時間之後尼克松和訪華代表團便坐上了回國的飛機。在那之後不久中美雙友善正式建交,兩國的建交也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的經濟發展與和平穩定。後來尼克松還曾評價毛主席說:“毛主席說話非常幽默,一時間讓人難以跟上他的思維,來之前他們告訴我這次會見隻有15分鐘的時間,可我感覺我們交談了一個小時!”事實上他們也的确交談了一個多小時。也正是這一個多小時正式開啟了中美兩國的破冰程序。
在早已實作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的新中國發展成了世界大國,無論是在經濟、政治還是軍事方面我們都已不是幾十年前的模樣。這一系列的巨變與先輩們的努力和奉獻是分不開的,而我們的毛主席在病重時也未曾忘記過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謹以此文獻給偉大領袖毛主席,這盛世,如您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