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美國的關系,一直是我國的外交戰略中的重要議題。
尤其是近些時日兩國關系變得愈發微妙,而美國似乎忘記了當初與中國建交時,發表的聯合公報和共同聲明,也忘記了當初許下的尊重一個中國原則之承諾。
不妨再将目光回溯到中美關系破壁的那段時日,幫美國回憶起那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一)、改變世界的一周</h1>
新中國剛剛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美國都不遺餘力地與我們為敵,彼此間有過唇槍舌劍的争吵,也曾在北韓與越南兵戎相見。
直到60年代末,美國才有回心轉意的想法。
時任總統的尼克松為了竭盡全力地對付蘇聯、在冷戰中拔得頭籌,開展“軍事外交”,通過第三方國家向中國傳話。
曆經多重波折,在1972年尼克松終于和他的夫人來到了中國。
2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空軍一号”在首都機場緩緩降落,周總理和一衆随行人員早已等候多時。
不等艙門完全打開,尼克松便匆匆地走下了舷梯。
尼克松笑逐顔開地向周恩來伸出了手,兩人緊緊相握,長達一分鐘之久。
周恩來總理笑着說道:“總統先生,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沒有交往了啊!”
尼克松很是激動:“我感到很榮幸,終于來到了你們偉大的國家!”
可見,來中國通路,是他由來已久的夢。
尼克松乘坐汽車,看着沿途的人文風情,感慨不已。
另一面,毛主席聽聞尼克松的專機已經抵達,立刻整理衣物,梳理頭發,而醫療組的成員,也全體待命。
此時毛主席的身體已經大不如前,就在不久前的12日,他才剛剛從休克中被搶救過來。最近這些時日,一直卧病在床。
這次會面,對毛主席而言遲到了28年。
28年前,在延安的美國觀察人員,曾向白宮彙報稱:“中國的未來,在共産黨手裡”。
此後,毛主席又親自緻信羅斯福總統,表示自己可以和周總理去往華盛頓,與羅斯福面談。
然而,當時美國國内支援蔣介石一派占據上風,與美國上司人會面的計劃,也隻得流産。
直到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終于飛越大半個地球,來到了中國。
見到尼克松後,毛主席在秘書的攙扶下,站了起來,熱情洋溢的與尼克松握手,長達一分多鐘。
尼克松見狀直接九十度鞠躬還禮,毛主席沒有避諱,他說道:“我說話不太利索了,見諒。”
兩人的會談,從“老朋友”蔣介石說起。
接着,尼克松又誇贊毛主席道:“您的著作,改變了世界”。
毛主席自謙道:“我沒有改變世界,隻是改變了北京周圍的幾個地方。哈哈,我們的老朋友‘蔣委員長’可不喜歡這個。”
兩人的交談,在一片歡快的氛圍之中。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二)、“初次見面”,豪禮相送</h1>
此次訪華,尼克松還帶來了很多美國特産,比如阿拉斯加麝牛,還有“瓷塑天鵝”和水晶玻璃花瓶等等。
這些禮品,通通都登記在了一份名單上面,而名單上還有一個經緯度坐标和一份名錄。
其實,這才是尼克松給中國最“珍貴”的禮物。
原來,這是日軍船隻阿波丸号的沉沒地點。
傳聞1945年3月,日本敗局已定,散落在東南亞的日本人紛紛乘船,準備傳回國内。
這艘阿波丸号是萬噸級艦艇,号稱“不沉之艦”,登船之人都是些非富即貴的日本功勳。
上面有日本軍部駐菲律賓或者新加坡的高官,也有名噪一時、生意遍布日本占領區的富商,甚至日本在緬甸的負責人也在這艘船上。
其上共計搭載了2009名乘客,自新加坡出發,懸挂國際紅十字旗,浩浩蕩蕩地向日本本土進發。
航行到福建省平潭縣牛山島以東海域時,恰好被美國的皇後魚号潛艇發現。
皇後魚号潛艇,在福建和台灣海域遊弋多時,準備截擊日本的補給部隊。
望着這艘滿載的艦艇非常可疑,開始向其發出警告,要求它停船檢查。
這艘船上大都是些“戰犯”,如果被美軍發現,恐怕有來無回。
阿波丸号不敢停留,開始全速朝着北面進發,可它的速度又怎能趕得上魚雷?
美軍警告無效後馬上發射魚雷,将其擊沉。
霎時間,船上破了多個坑洞,整個船艙被海水溢滿。
不到兩分鐘,船隻便沉到海底,全船2009人,唯有1人生還。
關于阿波丸号的事情,我國早已有所耳聞,也知道上邊攜帶着大量的物資,隻是一直不知道其具體坐标。
而尼克松帶來的這個線索,顯然是助了我們一臂之力。
當然,我國政府并未急忙去該海域附近打撈,畢竟不清楚其究竟有多大的價值,也擔心得不償失。
過了一年,日本政府港灣代表團來到中國外交部進行通路。
在此期間,他們主動提及“阿波丸”号事件,還表示上邊有40噸黃金和20噸白金,甚至可能有“北京人頭蓋骨”。
聽聞此事後,我國對此高度重視。
其實,一直有國家想對其進行打撈。
不過阿波丸沉船海域,按照國際海洋法的規定,屬于中國領土,沒有中國政府的允許,即使他們再想涉足,也無以為繼。
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1976年交通部與海軍在青島召開了聯席會議。
時任海軍副司令的劉道生在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後,向中央進行了彙報。
李先念聽聞後,當即做出批示道:“堅決幹,海軍積極,交通部也要積極。”
在經過多方準許後,1977年,“7713”阿波丸号打撈工程正式開始進行。
阿波丸号沉沒的那片海域,水流湍急,其下沉深度又高,空氣還非常稀薄,打撈工作非常困難。
緊接着,海軍與交通部共抽調600餘人,乘坐海軍J101号、J301号、J503号與上海救撈局滬救3号打撈船,拔錨啟航,趕赴平潭海域進行下潛打撈工作。
此後的三年時間裡,潛水員們夜以繼日地下沉了3640次,他們不辭辛苦地在暗無天日的海底切割了2379.1平方米,又進行了爆破650次,終于打撈出了錫錠、橡膠、水銀、铌钽、雲母、光化玻璃和各種制品,共計5418噸。
這次平潭打撈工作,可謂是規模最大、打撈時間最長的一次打撈工程作業,即使是在世界打撈史上也是罕見的。
然而,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就是不見黃金與白金的蹤迹。
不久後,美國銘申公司主動向我國提出合作請求,希望能由他們來進行打撈任務。
這個公司規模十分龐大,打撈裝置和爆破裝置也是一應俱全。
然而,經過了六天六夜的搜尋,仍舊是一無所獲。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三)、主動托出,意欲為何?</h1>
那麼,尼克松訪華時,為何要将這阿波丸号的沉沒位置,告知中國呢?他帶來40噸黃金、2008具屍體的背後,到底有何深意?
首先,表明自己與中國交好的誠意。
衆所周知,在尼克松訪華之前,中美關系一直很是緊張。
美國支援台灣省的蔣介石政權,一直不希望大陸得到國際社會承認,還屢次與我們為敵,還曾以核武器相逼。
到了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正值冷戰激烈之際,那時的蘇聯才是美國最大的對手。
而中國與蘇聯早已分道揚镳,中國又與蘇聯臨近,如果與中國交好,便可以對蘇聯形成更大的威脅。
是以,美國需要中國的支援。
當時的中國遭受了20多年的封鎖,與世隔絕,百廢待興,很缺少黃金這種硬通貨,來提振經濟。
而尼克松把沉船的位置告訴我們,就等同于是給了中國40噸黃金,就等于中國欠了美國一個人情。
如此一來,接下來中美間的關系肯定會有所回溫,而美國再提出什麼請求時,中國也不好直接拒絕。
其次,見識中國的發展水準。
二十多年和中國沒有交往,美國也不清楚中國的科技,究竟發展到了哪裡。
而水下打撈工作,可以管中窺豹地見證中國海軍的能力。
最後,證明美國的清白。
在阿波丸号南下之時,美國就已經給出了承諾,保證不會對阿波丸号進行攻擊。
前提是上面裝載的必須是老幼婦孺,而不能是日本軍人。
此外,根據日本給出的圖紙,這艘船上不能攜帶任何武器和财物。唯有如此,盟軍才會提供保護。
然而,阿波丸剛進入東南亞,就被日軍嚴格保護起來。
它整日都在憲兵的嚴密監視下,裝載各種規定以外的貨物,也有形形色色的人登上船隻。
這艘荷載200多人的船隻,卻足足裝了兩千多人。是以,皇後魚号才對它進行了攻擊。
事後,日本方面曾多次站在人道主義的角度,指責美國背信棄義。
而如果船隻的物品被打撈上來,則可以為美國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