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在舊金山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内用餐時,不幸窒息而死,享年77歲。提起宋子文,或許很多人并不熟悉,可是他的家族在民國時期,可謂呼風喚雨。
宋子文的姐妹是有名的“宋家三姐妹”(宋霭齡、宋慶齡、宋美齡),他們的家族又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四大家族”,這個家族在中國近代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尼克松
是以,對于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而言,宋子文不僅僅是簡單的去世,更是一個深具影響力的政治事件。正在度假的尼克松在收到宋子文的死訊後,立刻結束了假期,回到了白宮。
尼克松召開新聞釋出會,聲稱要親自給宋子文辦葬禮,還要邀請他的三個姐妹一同參加。消息一出就引發了美國媒體的關注,他們都很奇怪,為什麼尼克松要親自給宋子文辦葬禮。
其實尼克松是想趁機拉攏在中國大陸的宋慶齡,宋慶齡當時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而且中美兩國已認證“乒乓外交”獲得了交流,尼克松想通過葬禮,對中國發起回應,促進兩國邦交正常化。
宋子文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宋子文的葬禮上,參加的人僅有宋子文在美國的一些親戚、朋友,他的三個姐妹根本無人參加。宋家三姐妹失去了最後一次團圓的機會!這讓尼克松直呼:“我真是搞不懂你們中國人!”
那麼為什麼宋家三姐妹沒能參加宋子文的葬禮呢?難道是三姐妹關系鬧得很僵硬?這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呢?
宋慶齡與宋子文:理想信念之分歧
我們首先要說的是宋子文的二姐,宋慶齡。之是以從宋慶齡說起,是因為宋慶齡與宋子文的關系算是最好的,他們兩個人的一生,僅有的沖突也是理想信念上的沖突。
宋慶齡
宋慶齡是一個心懷人民、以國為先的人,她所秉承的一貫理念是“宋家為中國而存在”。也正因這樣的信念,宋慶齡才如願嫁給了同樣以國家人民為重的孫中山先生,兩個人為了中華民族的複興而不懈奮鬥。
然而宋子文與姐姐的理念卻截然不同,他一直認為“中國為宋家而存在”。這種思想分歧在日後變得愈發明顯,他和姐姐宋慶齡最終走上了不同的路。
姐弟倆剛開始親密無間,宋慶齡向丈夫孫中山大力推薦了自己的弟弟宋子文。宋子文也正因如此才得到了當孫中山秘書的機會。
在孫中山身邊工作的宋子文,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宋子文拿到過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學位,是以他對金融、經濟方面的工作十分擅長。
孫中山、宋慶齡
當時的廣州國民政府急需穩住經濟局面,推進北伐戰争的順利進行,最終孫中山標明宋子文,擔任廣東省财政廳廳長一職。
宋子文對姐姐和姐夫對自己的知遇之恩不勝感激,是以在孫中山去世後,宋子文傷心不已,同時他還陪在姐姐身邊,照顧宋慶齡。姐弟情深,可見一斑!但兩個人之間的沖突也在不久之後浮現出來。
1927年,蔣介石在南京組建了南京國民政府,和武漢國民政府形成了對峙,宋慶齡、宋子文姐弟一直在武漢國民政府工作,是以他們和蔣介石産生了分歧。
蔣介石曾多次拉攏宋慶齡,但宋慶齡對此嗤之以鼻,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立場;宋子文剛開始也和姐姐一樣,站在了宋慶齡身旁。
宋家三姐妹與蔣介石
蔣介石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他派出大量的特務,監視二人的一舉一動,并在他們身邊不停地搞破壞。時間一長,不勝其擾的宋子文選擇了妥協,投向了蔣介石的陣營,從此隻留下了宋慶齡孤軍奮戰。
姐弟二人的分離一直到1938年,第二次國共合作後才重歸于好。這期間,宋子文也和宋慶齡有過多次的書信往來,但在政治理念與路線上已相去甚遠。
1938年,由于日本人不斷地侵略,使國家到了危難的時刻!在這種背景下,宋慶齡成立了保衛中國同盟組織,這是一個救濟機構,對全國各地的抗戰組織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
宋慶齡思來想去後,決定讓自己的弟弟來擔任同盟的會長。宋子文沒有辜負姐姐的信任,提供給共産黨許多物資幫助。
宋子文、宋慶齡、宋美齡
宋子文期間還想把共産黨吸納到國民政府裡,他曾對美國記者表示:“等到抗戰結束後,你們說不定會發現共産黨成為了我們國民政府的一派呢!”
但是宋子文也有許多憂患:他很佩服共産黨和八路軍能夠以劣勢的裝備打赢平型關戰役,可這種不怕死的精神,是國民黨不具備的。這讓宋子文擔心起國民黨的前途。
另外,宋子文認為姐姐宋慶齡給了八路軍太多的物資援助,這些在日後都會成為隐患。他的這種擔心日甚一日,甚至成為了一種“心病”。
終于在蔣介石發動“皖南事變”以後,宋子文找到了借口,退出了這個組織,他還給蔣介石洗白道:“新四軍遭遇這種事不是因為他們是共産黨,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服從國家安排!”
宋家三姐妹
宋慶齡對弟弟的選擇大為失望,但她也沒有對弟弟多做責備,隻是公開表達了自己的遺憾。
此後二人靠書信來往,宋子文知道姐姐身體不好,物資又匮乏,他特意從美國買了許多東西寄給姐姐。
這樣的往來,一直保持到1945年。在抗戰結束後,随着内戰的爆發,姐弟二人都對國民黨感到了失望!宋子文不想爆發内戰,他是想學習英美,建立一個多黨制的國家。
道路信念的不同讓宋子文決定遠走美國,宋慶齡繼續留在了大陸,二人徹底斷了聯系,一直到1971年宋子文去世。
宋子文去世後,尼克松考慮到這層親密的姐弟關系,而且宋慶齡遠隔千裡,是以他第一時間給宋慶齡傳去了這個噩耗,并希望宋慶齡能來美國參加葬禮。
由于中美關系還未破冰,這封信幾經輾轉,才到了宋慶齡的手中。宋慶齡聞訊後,答應了尼克松的請求,開始想辦法前往美國。
當時去美國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兩國人民無法直接往來。是以要想去美國,就必須途徑其他國家,然後再轉機。
另一個難點在于交通工具,七十年代的大陸機場都沒多少個,就更不用說飛機了。當時的國家上司人想要去國外通路,都要提前預約好飛機,才能順利成行。
宋子文與妻子
因為宋子文突然去世,再加上送信耽誤了一些時日,是以宋慶齡知道消息後,距離葬禮已沒有幾天了,國内短時間騰不出來空閑的飛機去往美國。
萬般無奈之下,宋慶齡隻好放棄。原本尼克松非常高興,宋慶齡如果訪美将會是中美曆史上的大事。可是宋慶齡由于工具原因沒能成行,讓尼克松倍感遺憾!
同樣感到遺憾的還有宋慶齡,自從建國後,宋慶齡就再也沒見過家裡的親人,她對自己寵愛的弟弟也是多年未見。原本想趁此機會聚一聚,可無奈條件落後,這個計劃隻得落空!
既然與宋子文關系最好的宋慶齡無緣參加葬禮,那麼大姐宋霭齡和妹妹宋美齡又是出于哪些原因,沒有參加葬禮的呢?
宋霭齡與宋子文之間的隔閡
宋霭齡是宋子文的大姐,更是宋家的長女。由于宋霭齡能力出衆,是以她對這個家操碎了心。正因為如此,才讓宋霭齡慢慢地将家裡的大權獨攬,進而與長子宋子文起了沖突。
宋霭齡
宋霭齡做事獨斷,往往不會考慮弟弟妹妹的感受。在宋子文年輕時,她這樣做是沒有什麼毛病。然而當宋子文成年以後,他就逐漸看不慣姐姐的蠻橫了!
兩個人之間的沖突,也随着家族利益與權力的配置設定,而漸漸有了裂痕。宋子文認為自己是長子,應該繼承家業。而在二人的中間,還有一位至關重要的第三人,也正是他導緻姐弟二人關系的進一步惡化。這個人正是宋霭齡的丈夫:孔祥熙!
孔祥熙是孔子的後人,生于一個亦儒亦商的家庭。當時宋霭齡嫁給孔祥熙後,宋子文就有些瞧不起這個姐夫。
孔祥熙
這主要是由于孔祥熙的做事風格,孔祥熙在國民黨内,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中間派,他秉持着“中庸”的理念,在黨内是誰都不得罪,隻要不觸犯孔家和蔣家的利益就行。不少人給他起了個外号,叫“哈哈孔”。
對于這種行為,宋子文感到厭惡。剛開始,兩個人在一起共事還能保持表面上的和平;但是自從1933年以後,兩人的關系就變得劍拔弩張了。
1933年,一直恃才傲物的宋子文,因為不滿蔣介石的經濟政策,決定辭去财政部部長的職務;蔣介石害怕宋子文厭惡自己,于是他把這個部長的位置轉手給了孔祥熙。
宋子文、孔祥熙
宋子文原本的意思是想逼着蔣介石放低身段,聽從自己的意見,沒想到蔣介石直接轉移沖突,把職位轉給了姐夫;而孔祥熙得到此職位後,立刻将宋子文的親信全部驅逐,換上了自己的人。
宋子文勃然大怒,沒想到自己弄巧成拙,把自己架空了!财政部一直是個肥差,掌握着國民政府的經濟命脈!宋子文原指望自己留着親信,通過控制經濟來脅迫蔣介石,現在這個計劃徹底落空了!
孔祥熙、宋霭齡
而宋霭齡此時已經是孔家的媳婦,是以她處處幫助孔祥熙,讓弟弟不要那麼過分。原本就有沖突的姐弟二人徹底鬧僵。
不久後,孔祥熙因經濟治理不善,被蔣介石免職,宋子文重新上位。但當時已經是解放戰争時期了,國民黨已日薄西山!
1947年,孔祥熙見勢頭不妙,和宋子文一樣逃到了美國。面對老友來訪,孔祥熙不停挖苦宋子文,說道:“都說我敗家敗國,但我抗戰時期當了多年的财政部長,給宋子文留下了9億美元和六千萬兩黃金,現在全交宋子文給敗光了!”
一向愛面子的宋霭齡如今被美方要求參加葬禮,不由得想起了當年的這樁事,一想到自己丈夫去世,弟弟都不來看一眼,不禁感到生氣!
但宋霭齡還有些糾結,畢竟兄弟如手足,姐弟二人已多年未見,如今再不去參加個葬禮,确實不太好。
就在宋霭齡糾結之際,宋霭齡的女兒孔令偉回家了。孔令偉此前一直在台灣,她是跟随宋美齡來的美國。但現在宋美齡又重新回台灣了,而且她讓孔令偉給宋霭齡帶話:“堅決不去宋子文葬禮。”
宋美齡
那麼宋美齡又是為何不去宋子文葬禮的呢?她又為何不讓宋霭齡去參加呢?
宋美齡與宋子文:對蔣介石的不滿
宋美齡出生于1897年,比宋子文小了三歲。宋子文其實很喜歡這個妹妹,隻是當宋美齡長大後,宋子文去了國外留學,是以少了許多相處的時間。
宋美齡與宋子文沖突的根源,來自與蔣介石,二人的關系也因為蔣介石而變的時好時壞。
宋子文與蔣介石從國民大革命時期就開始了交鋒。1926年,當時的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北伐軍勢如破竹地向前推進,大有一舉統一全國之勢。
這種形式下,宋子文受邀北上,前往武漢主持經濟事務,當他行駛到南昌以後,他就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南昌城内雖然已經趕走軍閥,街上卻沒有一個百姓做生意。
宋子文覺得奇怪,于是問了問南昌當地官員,這一問吓了宋子文一跳!原來蔣介石為了擴充軍費,在南昌印刷了4000萬貨币,造成當地嚴重的通貨膨脹,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宋子文聞言大怒,痛罵蔣介石不懂經濟,在随後的一次會議上,宋子文就此事公開表示:“當務之急不再是北上,而是整頓經濟!”
蔣介石野心勃勃,想要“畢其功于一役”,統一全國,是以他和宋子文在會上吵了一架,鬧得針鋒相對,最後不了了之。
雖然會場上争吵的激烈,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蔣介石追求宋美齡!蔣介石給宋家人送去了厚禮,發誓要娶宋美齡。
宋家對此召開專門會議,兄弟姐妹坐在一起,商量宋美齡的婚事。宋子文和宋慶齡堅決反對蔣介石,認為這個人心狠手辣,為人狡猾;宋老夫人倪桂珍也堅決反對蔣介石;隻有宋霭齡和宋美齡支援蔣介石。
宋霭齡在家裡做事一向獨斷,在她的堅持下,宋美齡在1927年12月1日,與蔣介石完婚。
宋美齡、蔣介石
宋美齡婚後完全變成了蔣介石和宋子文之間的調解者。宋子文嘲笑蔣介石一介武夫,蔣介石諷刺宋子文酸臭書生。但終因有宋美齡的存在,兩人才沒有鬧掰。
兩人的關系沒有絲毫的好轉,甚至有一次,蔣介石拿茶杯朝着宋子文砸過去,要不是宋美齡及時阻攔,兩人非要扭打在一塊。
時間一長,宋美齡也懶得管自己的這個哥哥,而宋子文也對蔣介石的政治手段感到失望,出走美國。
1952年,敗退台灣的蔣介石為展現自己卧薪嘗膽的決心,竟然拿宋子文開刀,開除了他的黨籍;不久後,蔣介石又将宋子文身邊的紅人吳國桢、孫立人以A錢罪查處、軟禁。
蔣介石的一系列操作讓宋子文惶恐不已,從此以後他和蔣介石,可謂老死不相往來。雖然蔣介石曾邀請過宋子文去台灣,但宋子文全部拒絕了。一直到1971年宋子文去世,兩家人才算又有了聯系。
當時,蔣介石已經到了晚年,此時的他憔悴不已。尼克松上台後,一直對自己愛答不理。當時蔣介石派蔣經國親自訪美,美方沒有熱情招待,反而蔣經國遭遇了不明人士的暗殺!
蔣介石從那以後變得惶惶不安;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的“乒乓外交”已經讓中美之間出現了緩和的迹象,蔣介石想得到美國的重新信任已經不再容易。
但是,就在當年四月底,蔣介石突然收到了美方的通知,美方邀請宋美齡前往參加宋子文葬禮,尼克松親自主持。
蔣介石聞訊後興奮得手舞足蹈,他以為美國這是又要拉攏自己,重新重視起台灣的地位!于是他立刻派了宋美齡,乘坐私人飛機前往美國。
宋美齡知道這是弟弟葬禮,更是一次外交任務,于是她做了精心的準備,帶了上宋霭齡女兒孔令偉,一起去美國和姐姐相見。結果就在半路,出現了變故!
宋美齡的飛機暫時停留在了夏威夷群島,宋美齡還沒來得及欣賞當地風光,就被一通電話叫回了台灣。
打完電話後,機敏的宋美齡意識到了不對,于是她讓孔令偉買來了當天夏威夷當地的所有報紙,要親自看看新聞。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來自己的二姐、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宋慶齡也要參加弟弟的葬禮,自從國民黨敗退後,這還是自己第一次要和二姐相見!
宋美齡内心很激動,但蔣介石在此刻再次打來了電話,蔣介石在電話裡說道:“宋慶齡也要參加,你快回來吧!這是共産黨的統戰計劃!這背後都是陰謀!”
宋美齡迫于蔣介石的壓力,隻好收拾行裝回國,蔣介石還在電話最後說道:“你讓孔令偉去告訴宋霭齡,也不許她去參加葬禮!”就這樣,宋美齡讓孔令偉去找母親,自己坐專機連夜回了台灣。
尼克松的情報人員察覺到了這個不對勁,趕緊将此情況彙報給了尼克松,尼克松覺得如果葬禮一個人都不來,會搞得很尴尬!
宋子文、宋美齡
尼克松想到:會不會宋霭齡、宋美齡不想見宋慶齡呢?于是尼克松又專門給宋美齡傳去消息稱:宋慶齡因為交通不便無法參加葬禮。
宋美齡聞訊後,又想回美國參加葬禮,結果蔣介石再次打來電話:“不許去!不許去參加葬禮!”
宋美齡隻好帶着無限的遺憾傳回了台灣,隻留下了一聲歎息!1971年5月1日,宋子文的葬禮在紐約的教堂舉行,到場的大多數是新聞媒體,隻有幾名好友和親戚參加,顯得格外冷清。
事後,尼克松對此事說道:“本想趁此機會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系,沒想到沒能如願!我真是搞不懂你們中國人!”
不過好在不久後,基辛格秘密訪華;第二年,尼克松又親自通路了北京,中美關系終于走上了正确的軌道。而宋子文葬禮,則成為了這期間的一段小插曲,成為了後人的談資。
宋子文的去世,或許對宋家三姐妹而言,是一件悲傷的事!然而由于種種原因而未能成行,她們錯過了最後一次團聚的機會,成為了三姐妹永遠的遺憾!不得不說,這件事是因為政治,而被迫犧牲的一段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