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之星
2016年起,為推動高素質檢察隊伍和深化檢察職業道德建設,發掘和宣傳身邊的先進人物及其事迹,發揮先進典型人物的示範引領作用,三分院組織開展“季度之星”先進人物評選活動,每季度評選一次,每次一般2名。迄今為止,“季度之星”已評選21次。

張妍
自
我
介
紹
七年前離開了工作十幾年的虹口法院來到三分院,從法官到檢察官,從民事審判到民事監督再到公益訴訟,從居中審判到事後監督再到公益訴訟起訴人,不同角色的轉變,不同崗位的曆練,使我對法律工作有了多元度的認識,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工作素能。
記得剛到民事檢察處時,就曾辦理過兩起海事執行監督案件,雖然從前在法院辦理了上千件民事案件,但面對海事執行監督案件還是第一次辦理。通過梳理執行類法律規定,了解海事扣押、拍賣船隻等的流程,發現法院在執行程式中存在違法行為,故向法院制發了檢察建議,這也是我院首次向海事法院制發檢察建議。
2017年開始辦理公益訴訟案件,更是對自己綜合能力的提升,從線索的評估到調查驗證,梳理證據,起訴法院,庭審應對,最後得到法院的支援,從線索到成案到獲判,整個過程對綜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工作中我發現,檢察工作更注重綜合素能的培養,參加檢察業務競賽、條線授課、撰寫調研論文,對我而言都是一次次新的挑戰,也是一次次自我能力的提升。
雖然,我所處的位置和履行的工作職責不斷變換,但是肩負的責任和代表的立場卻始終沒變,今後工作中更要提高自身要求,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更好地守護法律的公平與正義。
評
優
事
迹
創新舉措,提升業務能力
上半年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件,向法院起訴3件,制發檢察建議1件。其中,辦理的詹某輝生産、銷售假奶粉案,通過自行在網絡平台開店釋出商品等方法,發現電商平台存在監管漏洞,故向該電商平台制發檢察建議,平台承認其程式确實存在漏洞并及時進行了修複,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除辦理公益訴訟案件外,還擔任兼職案件評查員,參加全市及我院案件評查工作,評查各類案件20餘件。
刻苦鑽研法律,培樹法匠精神
工作中,對每一個案件所涉及的每一個法條均逐字逐句地分析、了解并考慮如何準确運用。辦理的黃某友等人走私凍品案被評為上海市2020年度十大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獲得了第一屆公益訴訟檢察競賽業務标兵稱号,被列為本市公益訴訟專業化辦案團隊核心成員。今年還獲市院直屬機關優秀共産黨員稱号,經市院推薦作為“法匠”人物事迹在上海法治報刊登。
【來源:上海檢察三分院】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