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州是新羅的古都,是當代南韓的曆史文化源頭,文物密集。慶州市域及周邊坐擁三處世界文化遺産:佛國寺和石窟庵、良洞民俗村以及慶州曆史遺址區。2006年,南韓與高棉合作在吳哥舉辦了“吳哥—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南韓顯然是想把慶州打造成吳哥那樣的世界級文化古都。

古城慶州,山前是大量的古墳和新羅時期建築瞻星台
“慶州曆史遺址區”于2010年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這是一個地域範圍廣、遺址點衆多的世界文化遺産,可以說,慶州市的半個城區都是世界遺産,城區外,還包括南山和明活山城。筆者在慶州的三天,第一天去了大陵苑和月城一帶;第二天從良洞回來去了南山三陵一帶;第三天從佛國寺回來去了南山統一殿一帶和慶州博物館、雁鴨池。在慶州曆史遺址區的遺址點中,仍有明活山城等區域沒有去。
慶州城區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量古墳。在城市中古墳群呈散狀分布,幾乎随處可見。收門票的大陵苑是古墳最集中的地方,其中的一座古墳天馬冢進行了考古發掘,可以進入内部參觀,出土的新羅王金冠金腰帶收藏于慶州博物館,天馬冢内有複制品。大陵苑對面及東部各有一個比較大的古墳群,此外月城、芬皇寺一帶也有小型的古墳群,統一新羅時期幾位重要曆史人物的大墳如金庾信将軍墓則在城西。
慶州城的古墳群
天馬冢
所有古墳樣式都差不多,就是很常見的一個個饅頭狀的土包包,差異僅在大小而已,最大的大概三層樓那麼高,小的和我們這邊的平民豪華土墳類似。不清楚當年營建的時候有沒有地面建築,以古墳的密集程度來看似乎不可能一座墳修一組建築。地下墓地結構比較簡單,墓室不大,約三米長,一米左右寬,一個淺淺的墓穴,墓穴周邊用多層石質結構圍護支撐,還有一些細砂等中間層次。金冠金腰帶還是很精美的,除黃金制品外慶州的古墳還出土了不少珠寶裝飾品。看到一個資料說慶州的古墳大約有200多座,早年這些古墳都和居民住宅混雜,南韓政府花了很大力氣搬遷清理,如今所有的古墳上都種了草,周邊整治成為公園綠地。
古墳出土的金冠(複制品)
和我國集安的高句麗世界文化遺産地的古墳相比,慶州的古墳感覺文明程度要低一個層次,差異巨大。高句麗王墳内部有精美壁畫,題材大多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從壁畫和墓室結構看和我國中原的古墓沒有很大差别。記載高句麗曆史的唯一文字記錄“好太王碑”也完全是中文,難怪中國史學界堅持高句麗是我國東北的地方政權。高句麗遺址和張家界大概是中國最能吸引南韓遊客的兩大景區了,能看到一車一車的南韓遊客到高句麗遺址參觀。不過南韓人要尋根,還是到慶州更恰當。
将軍墳,儲存最完整的一座高句麗王陵
慶州整座城市是曆史城區,市域内一個顯著特征是限高,多采用韓屋建築。在大陵苑往南,即使普通的居民住宅都大多采用韓屋樣式,和散落的文物古迹融為一體。城南有一個韓屋體驗區,是建立的仿古建築群,用于餐飲、紀念品、藝術人文等商業開發。這組仿古建築造型優美,拍韓劇很合身。體驗區旁則是李朝時代的鄉校,也就是我們的孔廟,規模比在濟州島看到的要大得多。慶州市區似乎僅有火車站一帶是比較現代化的商業街區,但層高最多也就三層樓。
慶州鄉校大成殿
崔氏古宅,慶州的一棟文物韓屋
城區裡的其他文物古迹主要是遺址。新羅時期留下的文物很少,最重要的是7世紀建造的瞻星台,下方上圓,一個筒狀的石砌建築,介紹說所使用石塊的數字暗合天文;此外在芬皇寺還有一座殘留的石塔,原本有九層,現在僅剩三層。地表上大面積的就是地基遺址,如月城,這塊慶州南部狹長的高地完全是一個考古現場,曆史資訊全部在藍色的塑膠布覆寫之下,隻能看看地勢及周圍的風水,有一座古建築石冰窟,但那也是李朝時期的,紀年用了“崇祯紀元後”,展現了李朝對宗主國的情感歸屬;雁鴨池基本上已經完成考古工作了,地表辨別了新羅時期殿宇柱礎的位置,由于複原了三棟建築,這個新羅東宮的園林現在看上去非常入鏡,晚上這裡有文化表演。
瞻星台,慶州城内除了古墳外最重要的文物建築
石冰窟
用了“崇祯紀元後”來記錄年份
雁鴨池,新羅王室園林遺址,複建了三棟建築
南山是相對獨立的一塊區域,慶州曆史遺址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整座山的面積直覺要比山下的慶州城區大,山上散落着一系列文物古迹,最高峰495米。由于南山還是慶州國立公園的一部分(公園也包括佛國寺和石窟庵所在的吐含山等區域),這裡有着非正常範的地圖和路标,徒步登山并不困難,自然風光也不錯。我從南山西部的三陵谷上、茸長谷下,途中的文物是一些殘缺的佛像、摩崖線刻以及茸長寺的兩座石塔。南山東部的統一殿是由上世紀70年代時任南韓總統樸正熙下令修建的紀念性建築,殿内供奉的是新羅統一北韓半島時的三位主要上司人:武烈王、文武王和金庾信将軍。統一殿附近也有數座文物古塔和相傳新羅時就存在的一個水池。
三墳也是新羅時期古墳,和慶州城内的差不多
南山文物地圖
線刻佛像
佛塔
統一殿内新羅王的畫像,武烈王還是文武王記不清了
想看文物隻能去國立慶州博物館,導遊手冊說這是南韓最好的幾座博物館之一。主館詳細介紹了從石器時代開始的慶州古代曆史,古墳裡出土的金器珠寶大多陳列在這裡;美術館主要展示佛像雕塑,可以看到石窟庵的浮雕複制品(石窟庵遊客不能入内,佛像隻能看這裡的複制品);月池館展示月池即雁鴨池考古成果;臨館當時正在進行日本古墳文化交流展,倒是很對口;露天區域有一些佛像展出,還有佛國寺的兩座石塔複制品。此外在博物館院落一角還能看到新羅時期鑄造的聖德大鐘,高4.2米,青銅材質,是南韓現存最大的古鐘,傳說大鐘将要鑄成時投入了一名女童作為祭品,結果這口鐘發出的鐘聲像韓語中的“媽媽”。
露天區域展示的佛像
聖德大鐘
聖德大鐘局部細節
Tips:門票大陵苑1000韓元、雁鴨池2000韓元、統一殿300還是500忘記了,慶州博物館免費領票入内。慶州坐5字開頭的公共汽車一般都經過三陵,要到統一殿和慶州博物館可以坐往佛國寺方向的公共汽車。市區遺址大多在步行區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