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看似風平浪靜的水面之下,實則卻布滿了暗流險灘。
對世界而言,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但對變數不斷的國際局勢而言,混亂與動蕩,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10月27日,這個世界仍然不太平,至少有2件荒唐事值得注意。
先來說說第一件事,俄軍在叙利亞遇襲,結果卻無一人傷亡。27日,俄羅斯軍方表示,在叙利亞巡邏時,俄羅斯軍車遭到了“神秘勢力”伏擊——在俄軍的必經之路上,對方提前埋了一些簡易爆炸裝置。
等到俄軍途徑當地時,爆炸裝置瞬間爆炸,俄軍車當場“受傷”。
不幸中的萬幸是,根據俄軍方表态,并沒有俄軍士兵是以傷亡。

這不由得讓人疑惑不已:此事到底是誰幹的?如果真想給俄軍一個下馬威,為什麼不下狠手?
至少有3個細節值得注意。
首先,這不是俄軍第一次在叙利亞遇襲,2020年,俄軍少将曾在叙利亞被離奇“斬首”,多架俄軍戰機在叙意外墜毀。2021年,叙利亞也曾發生“俄羅斯軍官被炸身亡”的鬧劇。
令人費解的是,戰機墜毀也好,俄軍官被“斬首”也罷,從始至終,普京都沒有就此發聲,俄羅斯軍方也沒有指出“幕後黑手”。
當然,或許是為了警告對手,悲劇發生後,俄軍都對盤踞在叙利亞的親美、親土耳其武裝,發起了狂轟濫炸,而且是“出手怎麼狠怎麼來”,完全沒給美土面子。
俄軍接連在叙利亞遇襲,但俄軍方的回應都是沉默,這的确很出人意料。
其次,俄軍遇襲的時間很不同尋常。俄軍車被炸之前,以色列在淩晨空襲了叙利亞,炸毀了至少3個軍事目标,更早些時候,美軍在叙利亞發起了“斬首”行動,一名“基地”組織頭目被炸身亡。
此外,在美軍基地被炸後,五角大樓一口咬定稱,布局者就是伊朗,美國絕不會就此罷休。
10月15日,土耳其軍隊也曾在叙利亞遇襲,且付出了2死5傷的代價。
一連串的鬧劇接連發生,俄軍遇襲也就不值得意外了。
最後,美國的反應很耐人尋味。一般來說,每當俄軍在叙利亞折戟沉沙後,白宮的反應都是裝聾作啞,以避免引火燒身。
但是這一次,美軍在叙利亞相當高調。除了掠奪叙利亞石油和小麥外,美國還不忘警告伊朗,必須撤走在叙利亞境内的軍事力量,且必須重返談判桌,否則美國将轉向其他立場。
拜登此舉等同于告訴叙利亞和伊朗,叙利亞也好,伊朗也罷,叫闆美國的下場就是自找麻煩,主動低頭還是對抗到底,哈梅内伊且三思而後行。
就目前看,不管這件事是誰幹的,大機率都和美國有關,如若不然,以俄羅斯從不甘心吃啞巴虧的脾氣,必将發起猛烈報複。
再說了,除了美國以外,還有誰有底氣和實力在中東暗算俄軍?
再來說說第二件事,美國外交官“臨陣脫逃”。
沒事的時候到處橫行霸道,有事的時候就拿盟友當擋箭牌,這種勾當五角大樓沒少幹,抛棄盟友單獨撤兵阿富汗就是例子之一。
英法德或許沒想到,美國外交官“狼狽跑路”的本事,居然不比美國大兵差。
10月25日,蘇丹軍方二話不說,直接逮捕了蘇丹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一塊被逮捕的還有多名部長。
随後,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布爾漢宣布,蘇丹進入緊急狀态。解散蘇丹過渡政府的同時,布爾漢下令,封鎖了前往蘇丹首都喀土穆的所有通道。
26日,在美英法等多國的施壓下,布爾漢讓哈姆杜克回到了家中,但卻被限制了自由。
換句話說,蘇丹軍方軟禁了哈姆杜克。
當大批抗議者齊聚司令部附近之後,抗議者與軍方發生了沖突,接近150人是以傷亡。
這件事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時之間,包括法國、英國、美國和聯合國在内的各大勢力,都在痛斥蘇丹軍方,并強調布爾漢必須釋放哈姆杜克。
27日,聯合國安理會表示,就蘇丹局勢,安理會将召開閉門會議。
就在此時,美國幹了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一方面,美國不斷譴責蘇丹軍方,且要求蘇丹軍方立刻釋放被捕人員,裡裡外外都是“如果蘇丹軍方拒絕妥協,美國就讓軍方好看”的意思。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在27日透露的信号,悄無聲息之間,美國駐非洲之角特使費爾特曼,居然偷偷離開了蘇丹首都,且誰也不知道費爾特曼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别忽略這個細節,如果費爾特曼是在“哈姆杜克被軍方扣押”之前離開的,便表明美國可能早就知道了蘇丹軍方要這麼做。
由此看來,俄羅斯的那句“蘇丹命運必須由蘇丹人自己做主”,不是無緣無故冒出來的,說到底,美國沒少幹賊喊捉賊、污蔑别國的勾當。
從美國針對蘇丹軍方的舉動來看,白宮顯然早有布局,不然也不可能如此行雲流水。
不出意外的話,美國很快就會強勢介入蘇丹局勢,畢竟蘇丹旁邊就是紅海,而紅海連接配接着地中海與阿拉伯海,這種趁亂攫取利益的契機,美國軍方怎可能輕易錯過?
當然了,不管美國是否别有用意,美國外交官的“臨陣脫逃”,都是不争事實,這與美國“大義凜然”替蘇丹群眾發聲的行為,可謂是大相徑庭。
不知是以然的,還以為美國參與了蘇丹政變事件。
是狐狸終究會露出尾巴,且看美國接下來怎麼布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