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作者:北京西單傳統文化聯盟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說起北京小吃,可能大多數人想起來的都是豆汁兒,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奶油炸糕:金黃的外皮上沾着綿白糖,還散發着濃郁的奶油的香氣。一口咬下去,蓬松的外皮陷了下去,甜蜜濃厚的滋味瞬間溢滿唇齒,讓人回味無窮。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北京的奶油炸糕,是典型的蒙古族小吃,是從元大都時代就傳下來的美味。這道小吃以精白面和黃油為主要原料,經過油炸出鍋,再蘸上白糖食用。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如今,能做奶油炸糕的店鋪在北京仍有不少。像地安門外路東的地安門小吃店、磁器口路南的錦芳小吃,都将奶油炸糕當做了自己的特色菜,每逢飯點兒,這道菜的上桌率都極高。

不過要說起北京哪家店的奶油炸糕最好吃,許多上了歲數的老北京人,往往最認可以前東安市場北門的小吃店。

作家崔岱遠在《京味兒食足》一書中提到:記得小時候,逛完了東安市場,都要去北門口的那家小吃店排大隊,為的是能趁着熱乎勁兒吃上一盤剛出鍋的新鮮奶油炸糕。好這口兒的人實在太多,往往是找不到座位,人們隻能一手托着盤子,一手舉着雙筷子,站在那兒趕緊吃……在短缺經濟時代,這可是莫大的享受呀!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可惜的是,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随着“東安市場”的改建,這家小吃店已經搬走不知去向了。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奶油炸糕的甜蜜,總帶給人最溫馨的回憶。在80後孟女士的記憶裡,奶油炸糕是父母一輩人愛情的滋味。“以前父母那輩人談戀愛的時候,什麼地方也不去,跑到地安門小吃店,倆人分吃一份奶油炸糕,就覺得十分甜蜜了。”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90後吃貨小奧,在國小時也會在放學後偷偷買一份,給自己加個餐。“那時候奶油炸糕價格不貴,三四塊錢一份,一份四五個。不過這奶油炸糕是油炸的,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就會覺得膩了。”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真正好吃的奶油炸糕,面皮要軟,裡面是空的,外皮微微金黃。制作的時候,炸起來不能着急,起碼要一份一份地炸,才能保證成品的品質。

蘸白糖也有講究,道地的吃法是蘸綿白糖,有黏性,能黏在奶油炸糕上面。砂糖就不行了。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老北京小吃的做法是講究傳承的,需要老師傅一次又一次地教,徒弟才能學好。現在廟會和小吃店裡,事先炸了一大鍋,再一盤一盤地去賣,這種做法已經不是傳統的做法了。”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您要是想在家裡自己動手,可以用上好的面粉為原料,燒适量水,水開後,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鍋内,迅速攪拌直到面團由自變成灰白色,不粘手時,取出稍晾成燙面。白糖用水化開,香草粉用水化開,适量雞蛋液在碗内攪勻,分幾次加入燙面中,最後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勻。

鍋内倒花生油或生菜油,也可用牛油。但不宜用豆油或芝麻油,因為後兩種油容易抵消奶油味,旺火燒至冒煙後,改用小火,此時将揉勻攪拌好的面團,500克分成40個均勻小球,人油鍋前用手摁成圓餅,逐個下人油中,待餅膨起如球狀,并呈金黃色時撈出,滾上白糖即成。奶油炸糕呈圓形,外焦裡嫩,香味濃郁,富有營養,易于消化。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油炸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撒糖

烹饪竅門是用蛋液來調整面糊的幹稀程度,如果面糊比較稠,手上可抹少許油,抓起一小塊面坯,揉成雞蛋黃大小的球,再按扁,放油内炸,這樣炸出來的不如稀一些的面坯炸出來的鼓漲,但稀的面坯不易下手,隻好用勺,做出來的形狀不太漂亮,但鼓漲很大。

關于奶油炸糕,您又有哪些回憶?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

· end ·

緻謝和聲明

本文圖檔部分源自網絡,侵删。

本文内容綜合整理自

李博《奶油炸糕,一口甜蜜中都是回憶》、

《老北京小吃系列——奶油炸糕》、

五色土《北京的“吃”(12)---奶油炸糕》。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五百年前,新文化街還叫石驸馬大街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實驗二小 奮鬥國小 鮑家街國小 新文化街的這些學校您還記得嗎?

誰能抗拒甜甜的奶油炸糕呢?

實驗二小 北京四中 中央音樂學院,新文化街原來這麼有名校緣 ​

(更多内容,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北京傳統文化聯盟”了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