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影視劇作品或者文學作品裡,經常會有一個皇帝或者是皇室的子孫在臨死之前感歎,說希望來世生在平民百姓家,不要再生于帝王家了這樣的畫面。常人都說帝位多尊貴,富貴尊榮,仿佛皇宮就是人間仙境,但是多少皇帝死的凄慘?

皇帝是一個高危職業,死亡原因真是多種多樣,被活活餓死的,被兄弟手足甚至兒子侄子殺害的,被大臣圍殺的,被親生母親下毒的,被砍下腦袋的,被活活捂死的,被淹死的,被氣死的……各種花樣百出,真正能壽終正寝的反而是不多了。
而南北朝時期,就有祖孫二人,一前一後的當了皇帝,又一前一後的慘死,一個是喝醉了酒後被活活捂死的,另一個是被關在密室好多年,好不容易逃出來,又被扔進水裡淹死的。
這兩人就是梁簡文皇帝蕭綱和梁豫章王蕭棟。蕭綱是皇子,南朝梁的開國皇帝蕭衍的兒子,公元503年含着金湯匙出生在皇宮的高牆大院裡。
三歲就被封為晉安王,六歲就被封将軍職位,七歲監管五個州的軍事工作,改任持節使,十歲入朝任職,十二歲……履曆事迹十分豐富。
如果蕭綱他大哥昭明太子活得再久一點,或者他父親蕭衍晚年沒有因為信奉佛教疏于朝政,導緻奸臣當道,也許蕭綱的人生就是順順利利的長大,做個王爺,在朝為官或者閑雲野鶴的悠閑生活,最有可能的是成為一個名流千古的文學大家。
可惜,如果是不成立的。蕭衍活的時間比較久,在位就有四十八年,長子早早地被立為太子,稱昭明太子。公元530年,蕭綱二十七歲的時候,被父親下诏從外地喊回京城朝中任職。
蕭綱人還在回京的路上,還沒有到達京城,昭明太子就曾對身邊的侍從說,我做了個夢,夢到我和晉安王在一起下棋,沒有下好,亂了章法,于是我把我的佩劍送給他了。這個把太子佩劍送人有别樣的意義,當時昭明太子就說,恐怕這是真的會發生的事情。
結果不久後,昭明太子突然去世,于是一個月後,皇帝蕭衍重新立了蕭綱為皇太子,昭明太子的夢竟然真的一語成谶了。至于為什麼在昭明太子去世後重新立太子,卻選了既不是長、又不是嫡的蕭綱,隻能說蕭衍任性,全憑喜好,他喜歡蕭綱,就讓蕭綱當太子。
礙于蕭衍在位時間太長,蕭綱這個太子也當了很長的時間,在東宮裡他又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反正他遺傳了父親,從小就很有文學天賦,身邊又有一群文人風骨的老師、朋友,于是幹脆大家就整日裡聚在一起做文章寫詩。
曾經在做晉安王的時候,蕭綱身邊就有一個文學集團,後來做了太子,他的晉安王文學集團就改為了東宮文學集團,而且規模還在持續的擴大。如果這個能一直這樣清閑地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發展文學也不錯,可惜又一個如果是不可能成立的。
侯景叛亂,颠覆朝廷,梁武帝蕭衍英明一世,可惜晚年疏于朝政,奸臣生,叛亂起,侯景叛亂的原因據說是侯景曾經是别的國家投奔梁朝而來的,蕭衍安置了他,後來這兩國議和,對方國家提出的條件是讓侯景回去,侯景聽說了,就帶兵反了蕭衍。
可憐蕭衍好歹半生英明,勤儉節約,勤政愛民,曾經為了帶頭節儉而一天隻吃一頓飯,最後臨終卻是被餓死,不知道這因果是如何報應的。作為太子的蕭綱這時候自然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隻知詩詞經文,不知國家大事了。
蕭綱面見侯景,似乎是受他父親常年禮佛的感染,竟然十分從容淡定,哪怕侯景已經掌握了大權,如果侯景想要自己稱帝,自己這個太子就是他最大的阻礙,蕭綱也能從容平靜的應對侯景。
于是在侯景的安排下,蕭綱順利繼位,雖然不得實權,但好歹是皇帝身份,膝下數子該封王的封王,該封太子的封太子。蕭綱摸不到朝政,無論他有多想自己掌權,挽救梁朝,侯景對他實在嚴防死守,誅殺他的子嗣,他都毫無辦法。
那時天災人禍并起,各地大旱,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朝廷散亂,君不成君,臣不成臣,哪有人去管百姓如何。那時災情甚至蔓延到了京城,饑荒太過嚴重,以至于出現了人吃人的景象,據說當時被吃的人十有四五,可見當時之慘烈。
據說那時還有小國派使臣前來朝貢,結果到了京城看到房屋寺廟荒蕪,一片荒涼,吓得使臣在城門大哭。自古京城都是一國繁華之最,京都都成了這副慘淡模樣,可想天下如何。
再不久,侯景誅殺蕭綱兄弟子孫無數,幾乎殺害殆盡,然後逼迫蕭綱寫退位诏書,說當初蕭綱不是嫡子 ,繼承皇位是庶占了嫡位,應當把位置還給嫡系一脈。蕭綱從來都沒有反抗能力,隻能一邊流淚一邊寫,感染的周圍侯景部下都跟着他流淚。
诏書一寫,命就幾乎到頭了。蕭綱隻能順從地等待死亡,在侯景下了指令時,他自己喝了個大醉,就像他父親逼死的前朝皇帝齊和帝一樣,甯可在醉夢中被殺,也不願意自盡。
侯景派來的人見蕭綱已經醉了,就拿布蓋在他的臉上,生生把人捂死了。沒有裝殓屍體的棺材,就把旁邊的門窗卸下來随便拼一下,之後,蕭綱的屍體就被放置着,知道半年後侯景被滅,才有人給他換了一副好的棺材,将他安葬。
一代皇帝,一生無奈也罷了,幾乎沒有見過死後連一副棺材都沒有的,更不曾見過屍首無人問津,放置半年才入土下葬的,到這個地步,蕭綱這個皇帝做的隻能說是凄慘。
但是蕭綱因為“嫡庶”的原因被迫讓位,讓給了誰?當初說蕭綱成為太子是因為昭明太子的去世,那麼昭明太子是嫡,要把皇位還給嫡系一脈,自然要給昭明太子的後人。接替皇位的就昭明太子的孫子,蕭棟。
因為蕭綱和昭明太子是兄弟,蕭綱就也算蕭棟的祖父,祖孫二人先後當皇帝的情況不是沒有,但也不多。梁朝的勢力早已經傾頹不堪難以挽回了,蕭衍晚年把自己打造的半個盛世生生的敗沒了,蕭綱隻是侯景手下的棋子,連命都由不得自己,更不可能對江山有何作為。
以至于成為了皇帝接手江山的蕭棟根本就是另一個蕭綱而已,大權還是侯景說了算,蕭棟還是不能挽救梁朝的基業。當初因為侯景大肆弑殺,蕭氏後人本來生活就不易,更何況是早逝的昭明太子的後人。
蕭棟和妻子都已經親自下地種田了,有人來找他讓他回皇宮當皇帝的時候,他和妻子還正在地裡除草,一臉懵的蕭棟被人帶回皇宮,稀裡糊塗就成為了皇帝,據說他舉行登基儀式的時候,不巧刮了一陣大風,吹翻了他頭頂皇帝專用的華蓋,給吹出了好遠。
這種情況在當時人們的迷信心理中就是“天意”,就是老天都在表明蕭棟不會做多久的皇帝,果然不過多久,侯景就讓蕭棟寫了诏書,把皇位禅讓給侯景。禅讓出皇位的皇帝一般也不能活命,蕭棟覺得自己還幸運一點,暫時沒丢命。
侯景得到了皇位之後并沒有第一時間殺害蕭棟,而是讓人把蕭棟和他的兩個弟弟關了起來,關在了密室裡。密室,可以想象,關在密室之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如果能夠活下去,那被關在密室百般折磨也算值得。
可惜第二年,侯景是兵敗逃亡了,蕭家的人又奪回了江山,梁元帝帶兵大敗侯景,自己登基,蕭棟兄弟三人從密室裡出來時都隻能互相攙扶着行走了,本以為受了一番苦總算是保住了性命,卻沒想到還是活不成。
當初梁元帝起兵之前,就沒有打算讓之前的帝王活命。他的手下王僧辯曾經問他,平定侯景亂賊之後打算如何對待繼位的皇帝?梁元帝回答的意思是說要在宮裡大開殺戒了。王僧辯于是說,讨伐侯景的事情交給我,之後的事情您就找别人吧。
梁元帝把這件事交給了朱買臣,後來侯景逃跑之後,因為蕭綱已經死去多時,朱買臣的目标就在蕭棟一個人身上了。蕭棟等人剛從密室出來,遇到了杜山則,杜山則給他們解開了鐐铐,什麼也沒說。蕭棟的弟弟說,終于活過來了,蕭棟卻說,我總有不好的感覺。
之後他們遇到了朱買臣,朱買臣表現得非常熱情,說幾位受苦已久,如今好不容易侯景敗了,咱們應該好好地慶祝,然後把他們請到了船上,設宴邀請他們飲酒吃飯。
宴席隻進行到一半,朱買臣就讓人把兄弟三個都給沉到水裡,蕭棟這皇帝沒做幾天,倒是被關在密室裡很久,剛出來就被人活活淹死,雖然死後被追谥了皇帝,但命是沒有了。
如果當初,侯景沒有逼迫殺害蕭綱,沒有想要找所謂的“嫡系血脈”繼承皇位的話,也許蕭棟就是一生和妻子生活清貧,種田除草,勞作辛苦,但是對于一不小心就沒了命的皇宮而言,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又有什麼不好呢。
史書中并沒有記載侯景究竟為何要多此一舉地一廢一立,按理說,蕭綱在位時,侯景想自己當皇帝的話,也完全沒有問題,甚至蕭綱不是梁武帝嫡系子孫不是更給了他一個借口嗎?侯景究竟為何要廢蕭綱,再立蕭棟,再由蕭棟手中接過皇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隻是這在我們眼中并無意義的一次廢立,搭上了蕭綱一條命,搭上了蕭棟一條命。蕭綱當初是太子,由他繼位,由他禅讓皇位,他總是躲不過這一死,不過是早晚的問題,但蕭棟這半途被拉出來走了個皇帝的過場,可真是無辜被搭進去了一條命。
如果那天蕭棟和妻子在除草時,沒有那一列車架出現,他們勞作結束,回家吃粗茶淡飯,就這樣生活下去也十分不錯。可惜那是天子車架,那車架出現是接他回皇宮的,蕭棟也許在那一刻就明白了自己的結局,他是哭着上的車。
蕭綱和蕭棟這一祖一孫,名義上是當了至高無上的皇帝,實際上從頭到尾都沒有觸摸到權利,皇帝該有的待遇一絲一毫沒有受到,皇帝不該有的折磨反而承受了不少。一個在醉夢中被人活活捂死,死後連棺材也沒有,用拆下來的門窗湊合着裝殓屍體;一個被長期關在密室中,好不容易出了密室,一頓飯都沒有吃飽吃完,就被活活淹死在水中,實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