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激蕩四百年:蕭衍沉迷佛教無法自拔,蕭統郁郁而終蕭綱繼立

作者:沉映香
激蕩四百年:蕭衍沉迷佛教無法自拔,蕭統郁郁而終蕭綱繼立

本文是長篇系列文章《激蕩四百年》的第546篇

北魏國内亂成一團,成四分五裂之勢,本是南梁收複失地的最佳時機,但身為最高統治者的蕭衍卻一頭紮進了佛教,無法自拔。

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蕭衍親臨同泰寺,舉行四部無遮大會。他脫下禦服,換上法衣,行清淨大舍,以同泰寺中的便省為居所,室内設素床瓦器,乘小車,以私人為執役。

随後,蕭衍又升講堂法座,為四部大衆開講《涅槃經》,俨然有出家的架勢,南梁群臣不得不想辦法将他請回來。

九月二十五,南梁群臣湊了一億錢捐給同泰寺,以贖回蕭衍。

九月二十七,百官來到同泰寺東門,上表請求蕭衍回宮,一連請了三次他才同意,回信時還使用“頓首”一詞,以出家人自居。

十月初一,蕭衍再次舉行四部無遮大會,參加的僧、俗有五萬餘人。大會之後,蕭衍乘金辂車回宮,臨太極殿,大赦天下,改元中大通。

蕭衍佛系治國,但南梁國内并非都和他一樣無欲無求,他的歲月靜好也離不開陳慶之為他排憂解難。

十二月初四,兖州刺史張景邕、荊州刺史李靈起、雄信将軍蕭進明等反叛南梁,向北魏投降。

趁着邊境守衛空虛,一個名叫僧強的妖賊自稱天子,對抗朝廷,土豪蔡伯龍起兵響應,士卒達三萬人,攻陷徐州。蕭衍以陳慶之為兖州刺史,讓他率兵前往征讨,很快将其平定。

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四月初六,南梁太子蕭統去世,年僅三十歲。

蕭統是蕭衍的長子,出生僅僅一年就被立為太子,從小舉止大方,愛好文學和佛法,蕭衍對他寄予厚望。自從行冠禮後,蕭衍便開始讓他處理朝政,各部門的官員前來奏事,都彙集到東宮,蕭衍當起了甩手掌櫃。

蕭統善于辨析真僞謬誤,對不實之處,洞察入微,但隻命有關部門改正,并不追究罪責。他斷案公正,對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寬宥,待人溫和,能夠容人,喜怒不形于色。

政務之餘,蕭統喜歡讀書作文章,引進接待才俊之士。出居東宮二十餘年,蕭統從不蓄養樂工歌伎。每當天降大雨或積雪不化之時,蕭統總要派手下人巡視一番大街小巷,發現有窮苦之人則加以赈濟。

而且,他為人孝順,居處東宮,即便是無事之時,一起一坐都要面朝西邊,如事先接到诏令,召他明日入宮,則正襟危坐直到天明。

總而言之,蕭統堪稱是一個完美的太子,生性善良,心思細膩,處事謹慎,而恰恰是他的性格讓他不幸英年早逝。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十一月十五,蕭統的生母丁貴嫔去世,他派人四處求購風水最好的墓地,并以高價購得一塊地。

巨大的利益之下,有人動起了歪心思,向宦官俞三副行賄,求他幫助将自己的地賣與蕭統,并承諾将賣地所得三分之一給俞三副。

俞三副貪圖錢财,暗中對蕭衍道:“太子所購之地不如現在這塊地對陛下更吉利。”蕭衍年老多忌諱,便命人将那塊地買了下來。迫于蕭衍的權威,蕭統隻好将丁貴嫔葬于蕭衍親自買的墓地。

丁貴嫔下葬後,一個道士對蕭統道:“這塊地不利于長子,如果鎮一鎮,或許可以寬延一下。”蕭統信以為真,便将蠟鵝及其他物品埋在丁貴嫔墓側的長子之位。

此前,宮監鮑邈之、魏雅都深受蕭統的寵幸。後來,二人不和,鮑邈之對魏雅懷恨在心,他借此事向蕭衍啟奏道:“魏雅替太子詛咒陛下。”

蕭衍派人去墓地檢查挖掘,果然挖到了蠟鵝等物。驚怒之下,蕭衍想徹底追究這件事,在徐勉的竭力勸谏下才作罷,隻誅殺了那名道士。

因為此事,蕭統郁郁成疾,以緻英年早逝。得知他去世,朝野上下都非常驚愕、惋惜,建康男女老少紛紛奔向宮門哀悼,沿路哭聲不斷。

蕭統去世後,蕭衍本有意立蕭統的長子、南徐州刺史、華容公蕭歡為繼承人,但心中仍記恨蠟鵝之事,猶豫了很長時間,最終還是放棄。

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五月二十七,蕭統的同母弟、晉安王蕭綱被立為皇太子。

和蕭統一樣,蕭綱也是一個文人氣息極為濃厚的人,雖曆任要職,但在文學上的成就遠遠超過政治上。

圍繞在蕭綱的周圍,形成了一個以幕僚為主、風格鮮明的文學集團,随着他被立為太子,這個集團的文學影響力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公開倡導文學史上著名的宮體文學,流風所及,直至隋唐。

被立為太子後,蕭綱以侍讀徐摛為家令,兼任管記,不久又任為領直,成為他的心腹和宮體文學的領袖。

徐摛,出身東海徐氏,少年好學,博通經史,文章詞賦以豔麗輕靡著稱,東宮文人都模仿他的風格,和庾肩吾并稱為大徐庾。

蕭衍聽說後,大為惱怒,便将徐摛召來,打算好好譏诮責怪他一番。等見到徐摛後,發現他應答機敏,言辭富有文采,不快之意煙消雲散。

接着,蕭衍又向徐摛問了些經史和佛教方面的問題,徐摛縱橫比較,應對如流,蕭衍對他大加稱贊,對他寵遇日隆。

對于徐摛的突然受寵,領軍朱異很不爽,對親信道:“徐摛近來出入兩宮,深受寵幸,對我越來越構成威脅了,我必須早點作出安排。”

于是,他乘機向蕭衍進言道:“徐摛年紀已長,又喜愛山水,他希望能到郡中任職自養。”蕭衍以為徐摛真的這麼想,便将他召來,對他道:“新安郡山水景色非常優美。”将徐摛調出建康出任新安郡太守。

六月十五,迫于輿論的壓力,蕭衍立蕭歡為豫章王,他的弟弟、枝江公蕭譽為河東王,曲阿公蕭詧為嶽陽王。

之後,鮑邈之因誘騙搶人觸犯刑法,罪行并不至死,但蕭綱想到蕭統的冤屈,還是揮淚将他處決了。

有了新的太子代替自己處理國事,蕭衍重新将注意力轉入佛門。​

十月十三,蕭衍臨幸同泰寺,登法座,向衆人宣講《涅槃經》,持續七天才結束。

十一月二十九,蕭衍再次臨幸同泰寺,向僧衆宣講《般若經》,又持續了七天才結束。

這就是蕭衍晚年的常态,對于國事漠不關心,整天神遊物外,還時不時的以高僧自居,宣揚佛法,普渡衆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