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激荡四百年:萧衍沉迷佛教无法自拔,萧统郁郁而终萧纲继立

作者:沉映香
激荡四百年:萧衍沉迷佛教无法自拔,萧统郁郁而终萧纲继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546篇

北魏国内乱成一团,成四分五裂之势,本是南梁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但身为最高统治者的萧衍却一头扎进了佛教,无法自拔。

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九月十五,萧衍亲临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他脱下御服,换上法衣,行清净大舍,以同泰寺中的便省为居所,室内设素床瓦器,乘小车,以私人为执役。

随后,萧衍又升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开讲《涅槃经》,俨然有出家的架势,南梁群臣不得不想办法将他请回来。

九月二十五,南梁群臣凑了一亿钱捐给同泰寺,以赎回萧衍。

九月二十七,百官来到同泰寺东门,上表请求萧衍回宫,一连请了三次他才同意,回信时还使用“顿首”一词,以出家人自居。

十月初一,萧衍再次举行四部无遮大会,参加的僧、俗有五万余人。大会之后,萧衍乘金辂车回宫,临太极殿,大赦天下,改元中大通。

萧衍佛系治国,但南梁国内并非都和他一样无欲无求,他的岁月静好也离不开陈庆之为他排忧解难。

十二月初四,兖州刺史张景邕、荆州刺史李灵起、雄信将军萧进明等反叛南梁,向北魏投降。

趁着边境守卫空虚,一个名叫僧强的妖贼自称天子,对抗朝廷,土豪蔡伯龙起兵响应,士卒达三万人,攻陷徐州。萧衍以陈庆之为兖州刺史,让他率兵前往征讨,很快将其平定。

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四月初六,南梁太子萧统去世,年仅三十岁。

萧统是萧衍的长子,出生仅仅一年就被立为太子,从小举止大方,爱好文学和佛法,萧衍对他寄予厚望。自从行冠礼后,萧衍便开始让他处理朝政,各部门的官员前来奏事,都汇集到东宫,萧衍当起了甩手掌柜。

萧统善于辨析真伪谬误,对不实之处,洞察入微,但只命有关部门改正,并不追究罪责。他断案公正,对犯人往往多加保全宽宥,待人温和,能够容人,喜怒不形于色。

政务之余,萧统喜欢读书作文章,引进接待才俊之士。出居东宫二十余年,萧统从不蓄养乐工歌伎。每当天降大雨或积雪不化之时,萧统总要派手下人巡视一番大街小巷,发现有穷苦之人则加以赈济。

而且,他为人孝顺,居处东宫,即便是无事之时,一起一坐都要面朝西边,如事先接到诏令,召他明日入宫,则正襟危坐直到天明。

总而言之,萧统堪称是一个完美的太子,生性善良,心思细腻,处事谨慎,而恰恰是他的性格让他不幸英年早逝。

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十一月十五,萧统的生母丁贵嫔去世,他派人四处求购风水最好的墓地,并以高价购得一块地。

巨大的利益之下,有人动起了歪心思,向宦官俞三副行贿,求他帮助将自己的地卖与萧统,并承诺将卖地所得三分之一给俞三副。

俞三副贪图钱财,暗中对萧衍道:“太子所购之地不如现在这块地对陛下更吉利。”萧衍年老多忌讳,便命人将那块地买了下来。迫于萧衍的权威,萧统只好将丁贵嫔葬于萧衍亲自买的墓地。

丁贵嫔下葬后,一个道士对萧统道:“这块地不利于长子,如果镇一镇,或许可以宽延一下。”萧统信以为真,便将蜡鹅及其他物品埋在丁贵嫔墓侧的长子之位。

此前,宫监鲍邈之、魏雅都深受萧统的宠幸。后来,二人不和,鲍邈之对魏雅怀恨在心,他借此事向萧衍启奏道:“魏雅替太子诅咒陛下。”

萧衍派人去墓地检查挖掘,果然挖到了蜡鹅等物。惊怒之下,萧衍想彻底追究这件事,在徐勉的竭力劝谏下才作罢,只诛杀了那名道士。

因为此事,萧统郁郁成疾,以致英年早逝。得知他去世,朝野上下都非常惊愕、惋惜,建康男女老少纷纷奔向宫门哀悼,沿路哭声不断。

萧统去世后,萧衍本有意立萧统的长子、南徐州刺史、华容公萧欢为继承人,但心中仍记恨蜡鹅之事,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放弃。

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五月二十七,萧统的同母弟、晋安王萧纲被立为皇太子。

和萧统一样,萧纲也是一个文人气息极为浓厚的人,虽历任要职,但在文学上的成就远远超过政治上。

围绕在萧纲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以幕僚为主、风格鲜明的文学集团,随着他被立为太子,这个集团的文学影响力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开倡导文学史上著名的宫体文学,流风所及,直至隋唐。

被立为太子后,萧纲以侍读徐摛为家令,兼任管记,不久又任为领直,成为他的心腹和宫体文学的领袖。

徐摛,出身东海徐氏,少年好学,博通经史,文章词赋以艳丽轻靡著称,东宫文人都模仿他的风格,和庾肩吾并称为大徐庾。

萧衍听说后,大为恼怒,便将徐摛召来,打算好好讥诮责怪他一番。等见到徐摛后,发现他应答机敏,言辞富有文采,不快之意烟消云散。

接着,萧衍又向徐摛问了些经史和佛教方面的问题,徐摛纵横比较,应对如流,萧衍对他大加称赞,对他宠遇日隆。

对于徐摛的突然受宠,领军朱异很不爽,对亲信道:“徐摛近来出入两宫,深受宠幸,对我越来越构成威胁了,我必须早点作出安排。”

于是,他乘机向萧衍进言道:“徐摛年纪已长,又喜爱山水,他希望能到郡中任职自养。”萧衍以为徐摛真的这么想,便将他召来,对他道:“新安郡山水景色非常优美。”将徐摛调出建康出任新安郡太守。

六月十五,迫于舆论的压力,萧衍立萧欢为豫章王,他的弟弟、枝江公萧誉为河东王,曲阿公萧詧为岳阳王。

之后,鲍邈之因诱骗抢人触犯刑法,罪行并不至死,但萧纲想到萧统的冤屈,还是挥泪将他处决了。

有了新的太子代替自己处理国事,萧衍重新将注意力转入佛门。​

十月十三,萧衍临幸同泰寺,登法座,向众人宣讲《涅槃经》,持续七天才结束。

十一月二十九,萧衍再次临幸同泰寺,向僧众宣讲《般若经》,又持续了七天才结束。

这就是萧衍晚年的常态,对于国事漠不关心,整天神游物外,还时不时的以高僧自居,宣扬佛法,普渡众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