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作者:谷甯農夫

漢惠帝和漢文帝,都是好皇帝。但是他們一個是千年遺憾,一個是千古美談,為何他倆的命運為何如此懸殊?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一、惠帝

惠帝劉盈是高祖劉邦的第二子,但是嫡長子。他出生時,家境普通,生活不富裕,父親是當地小差使,掙不來多少錢,倒是愛跟朋友聚餐吹牛,花銷大。

母親呂雉早年稱得上是賢惠的女人,操持家務,孝順公婆,養育兒女,還帶着孩子們種地紡織,過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劉邦參與秦末農民起義後,前期衆多戰鬥,勝少敗多,呂雉帶着一家人生活更艱難。

好不容易局勢好轉,劉邦帶領漢軍趁項羽不備襲擊彭城。項羽舍棄齊地回擊漢軍,大破漢軍于彭城。

劉邦倉惶逃跑,途中遇到兒女,帶着兒女一起逃。這時楚軍追擊得十分兇猛,劉邦為了加快車速,多次把兒女踢下車,幸虧夏侯嬰為馬夫,抱着兒女上車。

劉邦大怒,一路上多次想斬殺夏侯嬰,幸好順利逃回沛縣。呂雉和劉邦父親則被俘,直到第二年,楚漢議和才被放回。

大漢穩定後,劉邦又因寵幸戚夫人,偏愛其子劉如意,認為太子劉盈過于仁弱“不類我”,想要廢立太子。

呂後用九死一生換來了劉盈太子位的穩固,換來了劉盈的順利稱帝。

可惜,惠帝劉盈在位僅7年就去世了。接下來母親呂後專政。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二、文帝

文帝劉恒是高祖劉邦的第四子,由于生在太平治世,童年安穩幸福多了。當然,不能和三哥劉如意相比。

劉邦去世後,呂後專政,她将劉邦的兒子幾乎趕盡殺絕,隻有小兒子劉恒幸免于難。

但這不是因為呂後善良才刀下留人,而是劉恒母子長年不受重視,以低調得被大家忘記了的姿态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劉恒母親薄氏經曆過兩朝變故,她的第一任丈夫是魏王,魏國滅亡後,因姿色不錯被劉邦帶入漢宮,但一直被忽視,隻是染坊工。

一年後,劉邦出于同情才寵幸她,薄氏這才有了兒子劉恒。

她太了解宮廷生活的複雜殘酷,于是苦讀《道德經》,逐漸領悟了道家思想的精髓,為人處世低調無為,深深懂得刻意隐退被忽視的智慧。

在母親悉心教育下,劉恒在誰都不願來的偏遠代國做代王,幾乎被朝野遺忘,是以躲過了呂後的迫害。

代王劉恒在封地的十五年裡,與民生息,發展生産,還以身示範,恭儉仁孝,代國地區漸漸收獲了安甯富裕。

另一方面,由于母親勤儉敦厚,嚴于律己,用心養育,劉恒養成了對上孝順,對己嚴格,對下仁厚,做事謹慎的優良品格,在代國廣受稱譽。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幾年後,呂後去世,忠于大漢的老臣,以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為代表,還有皇孫朱虛侯劉章兄弟,聯手誅滅了呂氏勢力,接下來商議皇帝人選。

由于當時呂後立的小皇帝劉弘不是漢惠帝的後代,是以不考慮。而其他諸位王爺要麼自己品行不端,要麼母親強勢,為避免呂後事件重制,也不考慮。

隻有母慈子孝的代王劉恒母子令大家滿意。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恒到長安繼承皇位。

劉恒得到消息,不敢相信有這樣的好事,心中起了疑心,和諸位大臣讨論,意見也不統一。

懷疑派認為有詐,不能去,危險。中尉宋昌力排衆議,認為呂氏家族不得人心,才會被大家聯手除掉,天下人還是認為劉氏後人才是正主,去繼位可以。

劉恒同意他的分析,但還是先派舅舅薄昭去長安探聽虛實,順便掃除沿途的危險。他們安全出發後,到了長安城外,劉恒也不輕舉妄動,而是先派宋昌進長安城内看看有沒有異常,然後謹慎進城。

進城後,劉恒立刻換掉了京師禁衛軍的主将,讓自己信賴的宋昌擔任保衛京師的最高将領。

劉恒就這樣在衆人的擁戴下登基,是為漢文帝,從此展開他勵精圖治的明君史,和兒子景帝一起,開創了名揚千古的“文景之治”。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三、總結

惠帝劉盈和文帝劉恒本人都很優秀,在位期間,都以仁厚忠孝、勤政愛民、恢複國力而被稱贊。

但是,惠帝劉盈始終被認為懦弱無能,處處不得志,執政7年,23歲就郁郁而終。

文帝劉恒則外柔内剛,一步一步鞏固皇權,在位23年,逐漸鞏固了地位,實作了國泰民安,令後世人交口稱贊。

為什麼一心後退的文帝劉恒母子得了善終,而步步進逼的惠帝劉盈母子都不得善終?這與母親的見識密切相關。

第一,劉盈出生在亂世,飽受戰亂之苦,卻沒有一個智慧母親教育他,如何在戰亂中生存,鍛煉生存能力,反而是被母親保護着。

這必然導緻他除了善良老實,就是弱。

而劉恒雖然生在治世,但他母親懂得後宮鬥争的複雜殘酷,是以潛心教育兒子,如何避開危險,如何小心謹慎,排除危險,保全自己。

第二,呂後認為自己過去的經曆艱難,付出太多,是以容易不平衡,容易羨慕嫉妒恨。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她不滿丈夫好色,又無力改變封建社會一夫多妻制度,也改變不了丈夫,隻有憤怒,患得患失,報複。

最後心理扭曲到得意洋洋地請皇帝兒子去看自己的作品:戚夫人的人彘慘狀,是以重重刺激驚吓到了兒子:他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麼狠毒的女人。

母親強勢狠毒,父親也抛棄自己。當年少年劉盈和姐姐、父親一起逃難時,幾次被父親踢下馬車,幸虧有車夫死死保護。父親的自私無情,也深深傷害了劉盈純真稚嫩的少年心。

等到國家安定後,劉盈又被父親嫌棄仁弱無能,不配做太子,分分鐘想換了他。

世上哪個孩子不視父母為生命港灣?隻要有港灣在,外面的風雨再大也不怕。否則,失去港灣,世界再美,孩子的心裡也孤苦凄涼。

呂後和高祖劉邦這樣的行為,先後讓惠帝劉盈體悟到了人間不值得,心如死灰,從此無心朝政,郁郁而終。

其實就算不被父親關注,有個智慧母親也足夠劉盈幸福一輩子了,可惜呂後作為母親,她見識短淺,不懂得性格太剛太硬太狠,會害人害己。

她的狠毒是毀掉兒子的最後一根緻命稻草。

她的愚蠢一般人達不到,她目睹了那麼多戰争,竟然還不明白,有哪一場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大漢初期那麼龐大的智庫團隊,她竟然一點也沒有用到教育後代的正事上。

反觀文帝母親薄氏,為自己,更為了孩子,一邊後退一邊教孩子生存智慧。

漢惠帝劉盈和漢文帝劉恒是兄弟,都是好皇帝,為什麼結局懸殊?

是以,劉恒雖然也不被父親重視,但有母親的用心陪伴;盡管沒有太子太傅那麼專業的名師指點,但有一個克勤克儉,仁慈智慧的好母親,不僅教導他,還曆練他。

母親帶着兒子一起潛心修行,自然能修成正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