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日本人是素食主義者,他們從來不吃肉。不但窮人不吃肉,連富人都不吃肉。這是為什麼?
原因在于日本人信佛教,佛教反對殺生,而且認為吃肉影響修行。吃素不但是百姓家不成文的規定,而且還有官方诰令。公元675年,天武天皇下诏,不準百姓吃肉。原文如下:
“诏諸國曰,自今以後,制諸漁獵者,莫造檻穽,及施機槍等之類,亦四月朔以後,九月卅日以前,莫置比彌沙伎理梁,且莫食牛馬犬猿鶏之肉,以外不在禁例,若有犯者罪之。”
奈良時代的聖武天皇曾經于公元737年、公元743年、公元745年、公元752年多次釋出诏書,要求禁止殺生和食肉。公元743年,要求百姓從正月14日開始,77天内禁止殺生、食肉。公元745年要求三年内不得殺生、食肉,公元752年要求一年之内不得殺生、食肉。

後來就算官方不再禁止百姓吃肉,百姓也不想吃肉了。古代日本人已經認為,肉是動物的屍體,十分污穢,吃了對健康不利。
開始的時候,日本人隻是不吃動物肉,後來他們連魚肉都很少吃了。是以豆腐成了日本人的家常菜,幾乎餐餐必有。
日本人改變素食習慣是從明治天皇開始的,明治天皇出生于1852年,是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代天皇,孝明天皇統仁次子。明治天皇在位45年,對近代日本進行了改革,使日本實作了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發展,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明治天皇學習西方文明和科技,也學習西方生活方式。他發現西方國家的人都是吃肉的,而日本人會吃素,這不行啊,必須學習西方人吃肉啊,才可以和西方接軌,向西方人靠近,讓日本人的體質改善。于是他還下令百姓也要吃肉,并給百姓送去牛肉。
日本百姓已經習慣吃素,不但不想吃肉,而且一吃肉就惡心想吐,百姓把天皇送來的牛肉都偷偷扔到海裡。但是明治天皇堅持推行吃肉,并向群眾解釋吃肉的好處,自己帶頭吃肉,上行下效,最後日本百姓就逐漸開始吃肉,并且喜歡上吃肉了。
古代日本人個頭才一米四左右,豐臣秀吉才不過一米四,織田信長隻不過個頭一米七就被稱為“巨人”。而現在日本人卻不瘦小了,有人說這是因為吃肉的功勞,有人說這是喝牛奶的功勞,也有人說這是日本人和白種人通婚的功勞。
不管是哪種方法起了作用,反正日本人不再是低個子了。日本人是由明治天皇時代才開始吃肉的,古代日本人是吃素的,根本不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