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德戰争巴格拉季昂行動,不論從哪個角度研究都堪稱經典。有網友提問,号稱德軍防禦大師的莫德爾接任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後,為什麼也沒守住明斯克呢?說起來,這事還真不能怪他,要不是前任布施元帥把防禦的兵力拼光了一半,莫德爾接手時也不會輸得那麼慘。我們一起來看看,莫德爾接替中央集團軍群指揮權時,戰場形勢是什麼樣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首先,巴格拉季昂行動,蘇軍的瞞天過海戰術做得天衣無縫。</h1>
要問巴格拉季昂行動最成功之處在哪裡,并不在蘇軍兵力幾倍于德軍,也不在于羅科索夫斯基提出的鉗形夾擊計劃多麼完美,而是蘇軍的瞞天過海戰術做得太好,不僅蒙蔽了德軍統帥部,甚至連莫德爾這樣的防禦天才都被欺騙得團團轉,一直把德軍的裝甲重兵部署在烏克蘭地區。
在巴格拉季昂行動展開前,蘇軍内部也是經過了幾個來回的商量,有人建議從列甯格勒方向突破,也有人建議先進攻波羅的海,而更多的人趨向于在烏克蘭方向發動進攻,因為這裡不僅是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重點防禦地區,也是德軍裝甲部隊部署最多的地方。但蘇軍統帥部經過權衡利弊,還是打算把進攻重點放在白俄羅斯地區,一來這裡是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禦區域,打掉這支部隊等于打掉了德軍在東線最大的支撐;二來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就是在這裡取得了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兩場大勝,先解決中央集團軍群有利于鼓舞士氣,也更有利于切斷德軍三個集團軍群之間的聯系。
但是,為了達到瞞天過海的效果,蘇軍需要在較短時間内調動240萬大軍,幾十萬噸的彈藥和幾十萬噸的糧草,還有數不清的大炮和裝甲部隊,要讓南線德軍發現不了,難度非常大。為此,蘇軍采取了4個方面的隐蔽措施,一是在南線頻繁調動坦克和裝甲部隊,讓科涅夫在利沃夫地區展開策應進攻,使德軍誤以為蘇軍在1944年夏季作戰的重點仍在南線;二是中線蘇軍不往維捷布斯克地區調派裝甲部隊,因為那裡有德軍萊因哈特的第3裝甲集團軍,好讓他安心守城;三是參戰的4個方面軍蘇軍全部通過沼澤和叢林向預定地域進軍,大型裝備運用火車運輸外,其它的機槍和迫擊炮等都通過小木筏、木船等通過沼澤。而且所有部隊都實行通信靜默,朝伏夜行;四是明目張膽的通過列車運輸物資,每天多達1000多輛的運輸列車從南開到北從東開到西,讓德軍偵察飛機誤以為南線才是作戰重點。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蘇軍的排雷和掃雷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在羅科索夫斯基的精心部署下,蘇軍不僅創新出了掃雷坦克車,還讓工兵在兩個晚上的時間就清除了蘇軍自己部署在出發前沿的34000顆地雷引信,等到戰役打響時,蘇軍的掃雷坦克團一馬當先,進攻部隊緊跟其後,迅速就來到了德軍的陣地面前。
從這個層面講,正是蘇軍的瞞天過海戰術做得絕妙隐蔽,才使德軍統帥部沒有把巴格拉季昂行動當回事,等到德軍回過神來準備從維捷布斯克撤退時,已經來不及了,僅僅半個月的時間,蘇軍就兵臨城下,準備收複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其次,丢掉明斯克是莫德爾的一大遺憾,但也情有可原。</h1>
1944年6月28日,正在烏克蘭南線作戰的莫德爾接到指令,讓他迅速北上接替布施擔任中央集團軍群指揮官,此時,距離他晉升元帥才不到4個月,當烏克蘭集團軍群司令剛好3個月。而當他來到作戰指揮室時,最難堪的兩件事就擺在了桌面上,一件是3前年他指揮第3裝甲師僅用一周時間就占領了明斯克,取得了德軍閃擊蘇聯的首場大捷;一件是他的第9集團軍眼下正被蘇軍包圍,讓他接替布施也有重新挽救老部隊的使命,畢竟在他赢得防禦大師稱号時,第9集團軍功高至偉。
實際上,在莫德爾來到中線以前,蘇軍4個方面軍已經展開對明斯克的圍攻,而作為德軍留在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第3裝甲集團軍早已經不是一支裝甲部隊,即使在巴格拉季昂行動沒展開之前,蘇軍準備了5000多輛坦克,而萊因哈特僅有不到600輛,還欠缺虎式等重型裝甲,到蘇軍進攻明斯克時,德軍已經沒有了坦克支撐。
讓莫德爾最難堪的不僅僅是明斯克守不住,也不是第9集團軍就要被吃掉,而是他從烏克蘭帶來的裝甲部隊從159輛打得隻剩下了18輛,而且這已經是德軍在南線最主要的坦克力量了,而留守在明斯克城中的守軍也隻有2000多人,此時别說守城,就是繼續打下去他自己都要成為俘虜,此時不跑更待何時。是以,在德軍撤退的路上,蘇軍是坐着裝甲坦克追趕,而德軍卻是趕着馬車牛車,有的還是牽着馬推着炮車撤退,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可想而知。
更糟糕的是,朱可夫來到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時,随手帶來了1400架伊爾2戰鬥機和900架轟炸機,而莫德爾手上僅有40架飛機可供調用,蘇軍把潰散的德軍放一邊不打,專挑德軍的縱深進攻,對德軍的重炮陣地和火炮倉庫展開空中打擊,莫德爾能把部隊帶出戰場就算大功一件,哪有抵抗的能力可言啊。
通過上面的分析看出,巴格拉季昂行動,别說一個莫德爾,就是再來一個也是白搭,因為雙方作戰實力差距太大,德軍事先又對蘇軍的進攻一點防備都沒有。而讓莫德爾接替中央集團軍群指揮權,也是臨時應急的舉措,仗打到這個份上了,哪有什麼技術含量,矬子裡面拔大個。僅僅一個多月,莫德爾在東線重建立立的防線立足未穩,他又被派到西線擔任了新的職務,防禦大師又變成了救火隊長。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二戰巴格拉季昂行動,為何成為蘇軍對閃擊戰的複仇之戰?以牙還牙
二戰蘇軍大反攻,為何說巴格拉季昂行動是巴巴羅薩計劃的報複還擊
二戰巴格拉季昂行動,為何在戰争爆發三周年時展開?3大因素巧合
二戰白俄羅斯戰役,蘇軍與諾曼底登陸遙相呼應,兩個戰場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