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作者:蘇州鬥笠斜陽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蘇州有座狀元博物館,名稱就是“蘇州狀元博物館”。蘇州能建一座狀元博物館,是因為自本國開科舉以來,蘇州共産生了50名狀元。有清一代,全國近四分之一狀元來自蘇州。清人鈕琇(按:鈕琇,字玉樵,江蘇吳江人。康熙十一年拔貢生。曆知河南項城縣、陝西白水縣兼攝沈邱蒲城,事後終廣東高明縣。)著有《觚剩》與《觚剩續編》,其中記載一事:“長洲(現蘇州)汪鈍翁在詞館日,玉署之友,各誇鄉土所産,南粵象犀,西秦裘廚,齊魯有絲海錯,楚豫有精粲良材,侈舉備陳,以為歡笑,唯鈍翁嘿無一言。衆共揶揄之,曰:“蘇州自号名邦,公是蘇人,甯不知蘇産乎?”鈍翁曰:“蘇産絕少,唯有二物耳。”衆問:“二者謂何?”鈍翁曰:“一為梨園子弟。”衆皆撫掌稱是,鈍翁遂止不語。衆複堅問其一,鈍翁徐曰:“狀元也。”衆因結舌而散。”蘇州的狀元博物館坐落在鈕家巷狀元潘世恩故居内。據人統計,潘世恩家族在清朝,先後共有9名進士(内狀元1人,探花2人),舉人36名,貢生21名,秀才142名。在學而優則仕的時代,這既是一個書香世家,又是一個官宦世家。蘇州的狀元博物館就選址于此,得其所也。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潘世恩,初名世輔,小字麟,字槐堂,号芝軒,别署恩補老人。谥号“文恭”。蘇州吳縣人,潘奕基仲子。江蘇蘇州府吳縣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1792年)鄉試舉人。乾隆五十八年癸醜科(1793年)一甲一名,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是年潘世恩24歲,被世人譽為清朝最年輕的狀元。曆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傅、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文淵閣領閣事、上書房總師傅、國史館正總裁、管理戶部事務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管理戶部兵部事務、東閣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吏部戶部工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署吏部禮部尚書、吏部左右侍郎、戶部左侍郎、兵部左右侍郎、禮部右侍郎、署刑部左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日講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少詹事、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修撰、曆充八旗通志纂修、鹹安宮總裁、寶録館纂修、續纂四庫全書館總裁、文穎館總裁、嘉慶乙未會試同考官、甲子科浙江鄉試正考官、嘉慶戊辰道光乙亥順天鄉試正考官、道光戊子順天武鄉試正考官、壬辰丙申庚子會試正總裁、提督雲南浙江江西學政、诰授光祿大夫。道光三十年,朝廷準他以大學士銜領全俸告老緻仕。

潘世恩入仕途50餘年,曆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是“四朝元老”。潘氏,是清代蘇州最為顯赫的一個家族,潘世恩是潘氏家族中在朝職位最高、為官時間最長的一位,他把潘氏家族推向了巅峰時刻。在任期間,他于嘉慶三年(1798)視學雲南,曾革新生紅案銀。先後提督雲南學政、浙江學政、江西學政。到江西杜絕替考惡弊,查辦會黨。道光二十四年他處理漕運積弊,與戶部尚書等聯名上疏開墾甘肅、新疆等。潘世恩在任期間,正遇上鴉片戰争,近代史上第一次嚴重的外交危機,他身處中樞虛心聽取下屬的建議,提出實事求是的意見,得到清王朝的重視。道光皇帝曾二次贊評他“克勤克敬,不愧贊襄”,“精勤襄贊,一心一德”。鹹豐皇帝即位後,下诏薦舉人才,潘首薦林則徐、馮桂芬等已經睜眼看世界的人物。潘世恩參與中樞時期所處的時代,正是中華民族被世界潮流推着融入文明世界的艱難痛苦時期,潘順應了曆史潮流。《清史稿·潘世恩傳》論曰:“世恩曆事四朝,疊掌文衡,備叨恩遇。筦部務,安靜持大體。”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潘世恩遍讀群書,學識淵博。他不但擅長行政,還是一位學者型官員,著述甚豐。嘉慶時,他曾參加《四庫全書》編纂和繕辦,曾繼任《四庫全書》總裁,任文穎館總裁,負責《全唐文》的繕刊。著有《正學編》1卷、《讀史鏡古編》32卷、《熙朝宰輔錄》2卷、《思補齋筆記》8卷、《思補齋詩集》6卷、《有真意齋文》1卷、《讀史随筆》、《清晨随筆》。上海圖書館藏有《潘文恭公自訂年譜》稿本1卷,《亦吾廬随筆》稿本不分卷;蘇州博物館藏有《潘世恩日記》稿本,《思補堂文鈔》1卷、《詩稿》1卷、《附雜錄》1卷、《有真意齋詩集》不分卷稿本。

潘世恩家族文脈興盛。潘世恩的大伯父潘奕隽,是乾隆壬午科舉人,己醜科進士,潘奕隽是潘家的第一個進士;二伯父潘奕藻是乾隆乙酉科舉人,甲辰科進士。潘世恩排行第二,兄長潘世榮是乾隆甲寅恩科舉人。潘世恩第三個兒子潘曾瑩是道光十四年甲午科順天府鄉試第二十四名舉人,道光二十一年辛醜科(1841年)進士,會試第五十八名,殿試二甲十五名,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國史館協修。長子潘曾沂,嘉慶二十一年丙子科舉人,官内閣中書;二兒子潘曾獻,早殇;四子潘曾绶道光庚子恩科舉人,官内閣中書。五子潘曾玮,國學生。

潘世恩孫子、潘曾绶兒子潘祖蔭是探花,十九歲因祖父潘世恩八十歲賜壽恩賞舉人,道光三十年庚戌年二十一歲考取國子監學正學錄。鹹豐二年(1852)壬子科會試第九名。殿試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累官侍讀學士、大理寺少卿。同治時,曆任光祿寺卿、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工部右侍郎、南書房行走。光緒元年(1875)授大理寺卿,補禮部右侍郎,晉任刑部、工部尚書,官至軍機大臣。賞太子太保銜。

潘世恩除了五個兒子外,還生有五個女兒,都嫁給了汪姓家族。長女嫁給吳縣庠生、辛巳科孝廉方正、鳳陽府臨淮訓導汪學源;二女嫁給國學生汪嘉森;三女嫁給太常寺博士汪楏;四女嫁給長洲庠廪生汪嘉梓;五女嫁給欽賜副榜刑部候補郎中汪德英。

潘世恩祖籍安徽歙縣大阜。明末清初,潘世恩六世祖潘仲蘭僑寓蘇州南濠街,經營鹽業為生。康熙初,潘景文定居蘇州黃鹂坊橋,成為歙縣大阜潘氏遷吳始祖。潘景文有9個兒子,潘世恩五世祖潘兆鼎是其長子。後來成為“貴潘”的就是這支。潘世恩父潘奕基,是吳縣附貢生,屢舉鄉試不中。先居大儒巷,後遷鈕家巷。(按,蘇州還有一支潘氏,靠經商發達,故稱“富潘”,以對應學優則仕的“貴潘”。據說兩支都來自大阜)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據志載:潘世恩故居在臨頓路鈕家巷3号。嘉慶十四年(1809)潘世恩奉其父潘奕基由大儒巷端善堂移居鈕家巷西。潘世恩的長子潘曾沂曾繪《臨頓新居圖》,狀元公石韫玉《獨學廬五稿·臨頓新居圖記》載:“蘇城東北隅有臨頓裡,裡中有銮駕巷,今人呼為鈕家巷,即古之鳳池鄉也。有鳳池園在焉。園初為顧氏别業,康熙間故宗人府丞顧汧葺而新之。後其園歸唐氏,而後歸于今尚書潘芝軒先生。令子功甫繪《臨頓新居圖》。燕居之室,環擁圖書。枕水作屋,中貯法書名畫,曰煙波畫船。”潘世恩鈕家巷故居原是禮部右侍郎、河南巡撫顧汧舊宅“鳳池園”。坐北朝南,臨水而築,河巷并行,是一處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解放後後河道被填成現狀。宅内原有池園極大,屋子有3路6進,現存3路4進,占地0.21公頃(2135平方米)。中路原有精雕磚刻門樓3座,依次為門廳、轎廳、客廳,都是康熙年款,可惜均毀于1966年。西路第三進為紗帽廳,廳門口2扇木門上陽刻黑漆篆文對聯“八座起文昌,一經傳舊德”。紗帽廳面闊3間10米,進深11.3米,明間前加抱廈,左右次間後帶披廂,廳内外裝修精緻,儲存完好。整座紗帽廳形似古代官帽,裝飾精細,前有抱廈,後有兩披廂,猶如飄帶及帽翅,故名。據《寅生日錄》載,這宅子也曾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居留處。潘世恩購得的是鳳池園之西部,修治為第宅,仍名鳳池園,廳額留餘堂。1963年3月被列為市文物保護機關,63年冬動工整修,翌年夏竣工。散為民居,部分為居委會所用,常作評彈書場。2006年6月更新為江蘇省文物保護機關。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潘世恩一生位極人臣,恩榮備極。在潘世恩八十壽辰時,鹹豐皇帝特親書“壽”字和額聯賞賜給他。潘世恩一生受到的賞賜非常多,如恩賞戴花翎、玉管花翎,賜紫禁城騎馬與乘轎,賞穿黃馬褂,賞用紫缰,賜第圓明園等。他家中原保留有兩塊“銜牌”,一是“祖孫父子叔侄兄弟進士”;二是“南書房行走紫禁城騎馬”。整個清代,生前晉太傅銜的隻有5人,能兩次參加瓊林宴的有9人,狀元出身而官至宰輔的也僅為8人,可潘世恩一人兼而有之。蘇州城裡狀元進士官宦之家比比皆是,官至高位的也不在少數,而能得此榮耀的,僅此潘氏一家。陳康祺的《郎潛紀聞》裡稱潘世恩為三百年中第一福氣之人。時人稱潘世恩是大富貴亦壽考!

潘世恩鹹豐“四年,卒,遣親王奠醊,入祀賢良祠,谥文恭。(引自《清史稿》)”時年潘世恩八十六歲。潘世恩靈柩傳回蘇州,葬在元和縣(按:蘇州)二十三都四圖貴字圩(今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譚泾橋。到了1966年,可能大學士墓太醒目,沒幸免,墓被挖了。有瑪瑙十二顆,六顆由文物商店收交,六顆流落在民間。查《婁葑鎮志》第一編第二章“行政區劃·清代及民國初婁葑境域都、圖對照表”,“二十三都”是習義鄉孝廉裡的闆泾、洋泾一帶,“譚泾”在四圖,譚泾橋在六圖。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潘氏家族墓地比較亂。潘世恩自己葬城東,兒孫輩葬城西。潘世恩三子潘曾瑩墓,據李根源《吳郡西山訪古記》載:“戶部右侍郎潘曾瑩墓,在木渎萬安橋寮裡。子祖同、祖喜、祖保、祖桢附。”潘世恩孫子潘祖蔭卒于任上,墓據李根源《吳郡西山訪古記》載:“潘文勤公祖蔭墓 在茭白蕩(按:吳縣界)。墓志銘李慈銘撰。”今人在石湖東岸發現潘祖蔭的禦祭碑。

赫赫有名的國寶大盂鼎、大克鼎,就是潘世恩的孫子潘祖蔭收藏,又有潘祖蔭孫輩捐贈給國家的。大盂鼎現為中國曆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克鼎為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

「吳郡進士」狀元潘世恩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蘇州城裡的豪門“貴潘”後裔已星散至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國。散落在蘇州城裡的潘氏宅院,鼎革後,已經成為尋常人家。可“貴潘”家族的故事至今仍被百姓在街頭巷尾、茶肆酒樓、研學講堂津津有味地提起……踏進大阜村,婦孺皆知潘世恩。

參考資料:《清代科舉人物家傳資料彙編》;蘇州《平江區志》;李根源《吳郡西山訪古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