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作者:苏州斗笠斜阳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苏州有座状元博物馆,名称就是“苏州状元博物馆”。苏州能建一座状元博物馆,是因为自本国开科举以来,苏州共产生了50名状元。有清一代,全国近四分之一状元来自苏州。清人钮琇(按:钮琇,字玉樵,江苏吴江人。康熙十一年拔贡生。历知河南项城县、陕西白水县兼摄沈邱蒲城,事后终广东高明县。)著有《觚剩》与《觚剩续编》,其中记载一事:“长洲(现苏州)汪钝翁在词馆日,玉署之友,各夸乡土所产,南粤象犀,西秦裘厨,齐鲁有丝海错,楚豫有精粲良材,侈举备陈,以为欢笑,唯钝翁嘿无一言。众共揶揄之,曰:“苏州自号名邦,公是苏人,宁不知苏产乎?”钝翁曰:“苏产绝少,唯有二物耳。”众问:“二者谓何?”钝翁曰:“一为梨园子弟。”众皆抚掌称是,钝翁遂止不语。众复坚问其一,钝翁徐曰:“状元也。”众因结舌而散。”苏州的状元博物馆坐落在钮家巷状元潘世恩故居内。据人统计,潘世恩家族在清朝,先后共有9名进士(内状元1人,探花2人),举人36名,贡生21名,秀才142名。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这既是一个书香世家,又是一个官宦世家。苏州的状元博物馆就选址于此,得其所也。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潘世恩,初名世辅,小字麟,字槐堂,号芝轩,别署恩补老人。谥号“文恭”。苏州吴县人,潘奕基仲子。江苏苏州府吴县人。生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乾隆五十七年壬子科(1792年)乡试举人。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一甲一名,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是年潘世恩24岁,被世人誉为清朝最年轻的状元。历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傅、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文渊阁领阁事、上书房总师傅、国史馆正总裁、管理户部事务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兵部事务、东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吏部户部工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吏部礼部尚书、吏部左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兵部左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署刑部左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日讲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少詹事、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修撰、历充八旗通志纂修、咸安宫总裁、宝録馆纂修、续纂四库全书馆总裁、文颖馆总裁、嘉庆乙未会试同考官、甲子科浙江乡试正考官、嘉庆戊辰道光乙亥顺天乡试正考官、道光戊子顺天武乡试正考官、壬辰丙申庚子会试正总裁、提督云南浙江江西学政、诰授光禄大夫。道光三十年,朝廷准他以大学士衔领全俸告老致仕。

潘世恩入仕途50余年,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是“四朝元老”。潘氏,是清代苏州最为显赫的一个家族,潘世恩是潘氏家族中在朝职位最高、为官时间最长的一位,他把潘氏家族推向了巅峰时刻。在任期间,他于嘉庆三年(1798)视学云南,曾革新生红案银。先后提督云南学政、浙江学政、江西学政。到江西杜绝替考恶弊,查办会党。道光二十四年他处理漕运积弊,与户部尚书等联名上疏开垦甘肃、新疆等。潘世恩在任期间,正遇上鸦片战争,近代史上第一次严重的外交危机,他身处中枢虚心听取下属的建议,提出实事求是的意见,得到清王朝的重视。道光皇帝曾二次赞评他“克勤克敬,不愧赞襄”,“精勤襄赞,一心一德”。咸丰皇帝即位后,下诏荐举人才,潘首荐林则徐、冯桂芬等已经睁眼看世界的人物。潘世恩参与中枢时期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被世界潮流推着融入文明世界的艰难痛苦时期,潘顺应了历史潮流。《清史稿·潘世恩传》论曰:“世恩历事四朝,迭掌文衡,备叨恩遇。筦部务,安静持大体。”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潘世恩遍读群书,学识渊博。他不但擅长行政,还是一位学者型官员,著述甚丰。嘉庆时,他曾参加《四库全书》编纂和缮办,曾继任《四库全书》总裁,任文颖馆总裁,负责《全唐文》的缮刊。著有《正学编》1卷、《读史镜古编》32卷、《熙朝宰辅录》2卷、《思补斋笔记》8卷、《思补斋诗集》6卷、《有真意斋文》1卷、《读史随笔》、《清晨随笔》。上海图书馆藏有《潘文恭公自订年谱》稿本1卷,《亦吾庐随笔》稿本不分卷;苏州博物馆藏有《潘世恩日记》稿本,《思补堂文钞》1卷、《诗稿》1卷、《附杂录》1卷、《有真意斋诗集》不分卷稿本。

潘世恩家族文脉兴盛。潘世恩的大伯父潘奕隽,是乾隆壬午科举人,己丑科进士,潘奕隽是潘家的第一个进士;二伯父潘奕藻是乾隆乙酉科举人,甲辰科进士。潘世恩排行第二,兄长潘世荣是乾隆甲寅恩科举人。潘世恩第三个儿子潘曾莹是道光十四年甲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二十四名举人,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进士,会试第五十八名,殿试二甲十五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协修。长子潘曾沂,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科举人,官内阁中书;二儿子潘曾献,早殇;四子潘曾绶道光庚子恩科举人,官内阁中书。五子潘曾玮,国学生。

潘世恩孙子、潘曾绶儿子潘祖荫是探花,十九岁因祖父潘世恩八十岁赐寿恩赏举人,道光三十年庚戌年二十一岁考取国子监学正学录。咸丰二年(1852)壬子科会试第九名。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累官侍读学士、大理寺少卿。同治时,历任光禄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南书房行走。光绪元年(1875)授大理寺卿,补礼部右侍郎,晋任刑部、工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赏太子太保衔。

潘世恩除了五个儿子外,还生有五个女儿,都嫁给了汪姓家族。长女嫁给吴县庠生、辛巳科孝廉方正、凤阳府临淮训导汪学源;二女嫁给国学生汪嘉森;三女嫁给太常寺博士汪楏;四女嫁给长洲庠廪生汪嘉梓;五女嫁给钦赐副榜刑部候补郎中汪德英。

潘世恩祖籍安徽歙县大阜。明末清初,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侨寓苏州南濠街,经营盐业为生。康熙初,潘景文定居苏州黄鹂坊桥,成为歙县大阜潘氏迁吴始祖。潘景文有9个儿子,潘世恩五世祖潘兆鼎是其长子。后来成为“贵潘”的就是这支。潘世恩父潘奕基,是吴县附贡生,屡举乡试不中。先居大儒巷,后迁钮家巷。(按,苏州还有一支潘氏,靠经商发达,故称“富潘”,以对应学优则仕的“贵潘”。据说两支都来自大阜)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据志载:潘世恩故居在临顿路钮家巷3号。嘉庆十四年(1809)潘世恩奉其父潘奕基由大儒巷端善堂移居钮家巷西。潘世恩的长子潘曾沂曾绘《临顿新居图》,状元公石韫玉《独学庐五稿·临顿新居图记》载:“苏城东北隅有临顿里,里中有銮驾巷,今人呼为钮家巷,即古之凤池乡也。有凤池园在焉。园初为顾氏别业,康熙间故宗人府丞顾汧葺而新之。后其园归唐氏,而后归于今尚书潘芝轩先生。令子功甫绘《临顿新居图》。燕居之室,环拥图书。枕水作屋,中贮法书名画,曰烟波画船。”潘世恩钮家巷故居原是礼部右侍郎、河南巡抚顾汧旧宅“凤池园”。坐北朝南,临水而筑,河巷并行,是一处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解放后后河道被填成现状。宅内原有池园极大,屋子有3路6进,现存3路4进,占地0.21公顷(2135平方米)。中路原有精雕砖刻门楼3座,依次为门厅、轿厅、客厅,都是康熙年款,可惜均毁于1966年。西路第三进为纱帽厅,厅门口2扇木门上阳刻黑漆篆文对联“八座起文昌,一经传旧德”。纱帽厅面阔3间10米,进深11.3米,明间前加抱厦,左右次间后带披厢,厅内外装修精致,保存完好。整座纱帽厅形似古代官帽,装饰精细,前有抱厦,后有两披厢,犹如飘带及帽翅,故名。据《寅生日录》载,这宅子也曾是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居留处。潘世恩购得的是凤池园之西部,修治为第宅,仍名凤池园,厅额留余堂。1963年3月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63年冬动工整修,翌年夏竣工。散为民居,部分为居委会所用,常作评弹书场。2006年6月升级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潘世恩一生位极人臣,恩荣备极。在潘世恩八十寿辰时,咸丰皇帝特亲书“寿”字和额联赏赐给他。潘世恩一生受到的赏赐非常多,如恩赏戴花翎、玉管花翎,赐紫禁城骑马与乘轿,赏穿黄马褂,赏用紫缰,赐第圆明园等。他家中原保留有两块“衔牌”,一是“祖孙父子叔侄兄弟进士”;二是“南书房行走紫禁城骑马”。整个清代,生前晋太傅衔的只有5人,能两次参加琼林宴的有9人,状元出身而官至宰辅的也仅为8人,可潘世恩一人兼而有之。苏州城里状元进士官宦之家比比皆是,官至高位的也不在少数,而能得此荣耀的,仅此潘氏一家。陈康祺的《郎潜纪闻》里称潘世恩为三百年中第一福气之人。时人称潘世恩是大富贵亦寿考!

潘世恩咸丰“四年,卒,遣亲王奠醊,入祀贤良祠,谥文恭。(引自《清史稿》)”时年潘世恩八十六岁。潘世恩灵柩返回苏州,葬在元和县(按:苏州)二十三都四图贵字圩(今苏州工业园区娄葑镇)谭泾桥。到了1966年,可能大学士墓太醒目,没幸免,墓被挖了。有玛瑙十二颗,六颗由文物商店收交,六颗流落在民间。查《娄葑镇志》第一编第二章“行政区划·清代及民国初娄葑境域都、图对照表”,“二十三都”是习义乡孝廉里的板泾、洋泾一带,“谭泾”在四图,谭泾桥在六图。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潘氏家族墓地比较乱。潘世恩自己葬城东,儿孙辈葬城西。潘世恩三子潘曾莹墓,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载:“户部右侍郎潘曾莹墓,在木渎万安桥寮里。子祖同、祖喜、祖保、祖桢附。”潘世恩孙子潘祖荫卒于任上,墓据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载:“潘文勤公祖荫墓 在茭白荡(按:吴县界)。墓志铭李慈铭撰。”今人在石湖东岸发现潘祖荫的御祭碑。

赫赫有名的国宝大盂鼎、大克鼎,就是潘世恩的孙子潘祖荫收藏,又有潘祖荫孙辈捐赠给国家的。大盂鼎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为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吴郡进士」状元潘世恩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苏州城里的豪门“贵潘”后裔已星散至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散落在苏州城里的潘氏宅院,鼎革后,已经成为寻常人家。可“贵潘”家族的故事至今仍被百姓在街头巷尾、茶肆酒楼、研学讲堂津津有味地提起……踏进大阜村,妇孺皆知潘世恩。

参考资料:《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苏州《平江区志》;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