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者/胡豔 記錄地/陝西省蒲城縣
一場疫情如一場海嘯來襲,如一場飓風肆虐,如一場魔怪猖狂。而在這場無形的戰争中,在時間的比拼中,在生命的争奪戰中,無數人舍生忘我,用平凡的奉獻、用小我的力量,用細微的情懷,譜寫着感動無數人、溫暖一國人的故事。每一天、每一個地方、每一顆跳動的心都是那麼義無反顧,勇敢無所畏懼,無數贊美的詞都抵不過從心泉流過眼眸的熱淚,那是一種縱使直面危難,依然逆行而上精神的勇毅和帶來的旋風中的安然恬靜。
1月24日:向來對新聞資訊很鈍木,晚9:30去火車東站,接上完2019年最後一個班回家的女兒,疫情在這個時候已開始像絕提的洪水,伺機尋找自己的領地,窺視着意識模糊、未來得及設防的人們。從車站出來的旅客多帶着口罩,我的思想裡還沒有新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毒概念,隻想着人們無論從哪兒出發都是奔着團圓的方向。而我們家很難遵循傳統期望值,總有人為了大團圓值守,早已習慣了,但飯菜上桌時,心裡不免還是惦記着念叨幾句。

1月25日:隻一夜間,氛圍完全變了,昨夜休息時,已有消息,除夕夜各地醫務人員連夜馳援武漢,“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一份份請戰書堅決果敢。突如其來的疫情如洪水猛獸,陝西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意味着,承擔重大安保任務的機關部門全員上崗。安保從守好陣地開始,辦公區全面消毒。
1月26日:“因春運和疫情的影響,500多萬人離開武漢。”,百度遷徙大資料追蹤,武漢封城前,病毒已随着返鄉人員和流動人口向全國各地蔓延擴散,一場阻擊戰、防禦戰拉開了序幕。確定社會大局穩定、保障人民群衆安居樂業是人民警察的職責和使命,“疫情目前,警察不退”,擔當和職業素質就是警察的“铠甲”,披上深藍的戰袍,好像百毒不侵。在人們紛紛退避三舍、居家隔離的日子,戰友們迎“疫”而上,開始大海撈針的追蹤、核查、隔離、防控。
1月27日:聯防聯控應急機制很快啟動,“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疫情牽動着每個人的心,這樣的時刻,口号不是空喊,每一句都是沉甸甸的諾言,從上至下,戮力同心衆志成城抗擊疫情。各個交通關口(從高速入口到鄉間小路),部門關聯值守、檢測火速到位,一道道阻擊疫情蔓延的防護牆守護着健康和安甯。
1月28日:從春節起直至降低應急響應等級,我們沒有了按部就班的警務,戰友們夜以繼日的奔忙着,但誰也沒有怨言,因為我們的工作速度背後是疫情傳播蔓延的速度。其實,我們一直都不是孤軍作戰,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和我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各行各業鼎力助陣、支援抗疫一線,警營不時收到衆多愛心人士的物資捐贈,有企業、商會、還有市民群衆和學生。有一個國小生送來一小瓶酒精、消毒水和幾個口罩,我想也許是媽媽給他的全部防護裝備,他卻悄悄的都給了我們,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我看見了春天。這些善舉大愛,是信任、是愛、是溫暖。
醫院是病毒最易集中的部位,各個醫院都采取了應對措施,就診流程前移到門口,門診樓前搭起了臨時檢測點,從入院檢查的第一道環節就開過濾分檢,築牢阻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醫務人員24小時不眠不休值守隔離區。
1月29日:女兒要去省城上班,心裡不安,想勸說不去,但更加忐忑,我和老公因工作,每天要與各類人群接觸,病毒是隐形的,無法知道誰是攜帶者,是不是有過密切接觸完全不得知曉,反正都是沒底,選擇順其自然了。一家人彼此都無法照顧,隻能在家庭群裡每天互相叮囑鼓勵。
這時,大部分高鐵還通着,但檢查更加細緻嚴密,安檢又多了一道程式:入站體溫檢測。旅客多是春節期間返鄉探親人員,疫情攪和得人心惶惶,也無心多呆些時日了。女兒走後,過了兩天,高鐵就停運了。自此很久一段時間,各自為陣,祈願安好。
1月30日:和着晨曦的曙光走在上班的路上,早晨7:30分的馬路為我一人寬敞着,城市像中了蠱惑,沉睡不醒,出奇安靜,先前這個時候為了趕點到崗,車水馬龍堵塞的讓人心急,而現在倒希望一切回歸到正常的軌道。每天,看到熟悉人、同僚、朋友都平安的說笑,都覺得無比美好,所謂歲月靜好,其實就是平常日子的現世安穩。有人描述疫情目前,“整個城市像被按下了暫停鍵,不吵,不堵車,人和人都離得很遠……,等這個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鍵的時候,估計很多人會改變自己的活法,去愛,去奮鬥,去珍惜,去擁有”。
1月31日:“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個警隊就是一道防線,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民警就是一個标兵”,有些激昂的語句屬于特殊時期,因為面對可能發生的生死抉擇,沒有人矯情。志願者、突擊隊義無反顧下沉到社群、村組,奔赴各個崗位,與幹部群衆一同奮力克疫緻勝,成為哨兵、領頭雁、排雷兵,而口罩,雨衣就是他們就好的安全防護。
2月1日:我和老公都是職業所使,義不容辭加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平日都各自忙碌,一樣的身份一樣的環境,彼此心無芥蒂,不怕誰靠近誰,電梯裡要告别時,想起合個影,算作别樣的定格。這個時候,因為經常要外出抛頭露面,心裡作用,有意識自覺遠離周圍人們,偶爾有一天忘記戴口罩,便像犯了錯誤,遠遠的躲開人群。疫情中,有一種心甘情願孤獨是無言的守護,有一種清冷寂寞是無比深厚的愛,有一種不可觸及的距離是心的靠近和守望。
小區防控實行三級聯防(小區、社群、住建局),若有湖北返鄉人員,小區物業會在大門進出口,張貼醒目的提示,警醒住戶做好防護。
2月2日:沒有承擔新冠狀疫情檢測的醫院,封閉了入院通道,病人需經嚴格的預檢監測,确無疑慮,方可就診。
2月3日:派出所戶籍室疫情期間,服務不缺位,推出線上業務辦理,微信引導,鍵對鍵、一對一隔屏答疑解惑,網上傳輸,急事急辦解民憂幫民困。
2月4日:疫情期間,為了避免聚集、紮堆,派出所工作安排部署都在院内進行,民警隔開一定安全距離。
2月5日:随時随地下達的目标任務,連日夜以繼日的工作,潛在的風險,對親人的擔憂,會使人焦慮、進而形成過度的緊張和心裡壓力,同僚們的神經被拉緊再拉緊。上級開通專門的心裡咨詢熱線,機關每日上班前會組織體操訓練,一方面了解每個民警的身體狀态,另一方面緩解疲憊、增強體質,確定不出現一個人掉隊。
2月6日:防控過程中,在家呆煩了的人們,總想溜出去透透氣散散心,不時和志願者發生沖突,警察不得不在對大量涉“疫”人員核查時,還要抽身去處理沖突糾紛。于是大家在微信朋友圈發出呼籲“請好好呆在家裡,配合工作,不要讓無數人的付出功虧一篑。你所謂無聊的“家”,正是我們想回去卻回不去的地方”
2月7日:消防戰士也做好了疫情防控和應急救援準備,他們比往常的防護更多了困難和危險等級,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細之又細,嚴之又嚴。厚重的防火服+隔離服+笨重的裝備,這讓他們自身負重陡然增加,還要靈活靈活,攀高岩低。看似簡單的程式,戰士們一遍又一遍反複進行模拟實戰演練。一旦有險情發生,他們将“疫”無反顧沖鋒疫線、用速度與時間賽跑,争分奪秒開展救援。
空空如也的廣場,環衛勞工依然堅持每天耐心細緻清掃,一如既往維護着市容市貌的整潔,等待着城市的複蘇和繁華熱鬧再度出現。無人的街道,緊閉的商鋪,讓環衛勞工有些空落和寂寞,不知不覺依着樹幹睡着了。
夜深了,派出所的各個辦公室依然燈火通明,每一個民輔警手裡都是名單,在大資料的海洋裡,梳理跟蹤縣域涉疫人員詳細資訊。每一個涉疫人員都是樹狀、血脈般的延伸,就是疫情期間的專家眼裡的A、B、C數字概念。平日裡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都是模糊的,此時卻無比清晰真實的貼近思想實際,我們的要求是:資料不過夜,最大限度的截留阻止疫情傳播蔓延的途徑和速度。我們早一秒确定一個人資訊軌迹,就早一秒預防切斷疫情的傳播連結。為了百分之百落地核查,機關公用電話有限,同僚們毫無怨言的用自己的手機反複給涉及人員電話溝通甄别,期間遭遇語言暴力、冷言冷語和拒接及冷嘲熱諷等不在少數,這一切同僚都默默的忍了,耐心解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有時不得不向險而行,面對面核查。
2月8日:這天是元宵節,我卻完全的忘記了。不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聲,都忘了元宵佳節的到來。我給親人留言:時間裡的忙碌與緊張不刻意看月曆,常常忽略今宵何月何日,隻感覺日複一日從早到晚,在數字裡糾纏,無關的人好像都有了關聯,咫尺天涯,天涯咫尺。與無情病魔的阻擊戰中、對抗中、比拼中,陌生的熟悉的,時時有感動淚目觸動心弦,更加珍惜每一天陽光的笑臉,煦暖的問候,尋常平靜的生活此時是那麼美好。看着親人、身邊人、牽挂的人每天都好好的,就是最好的生活。元宵節快樂!
路過縣醫院,看到縣局刑偵大隊民輔警“疫線”堅守,他們是我局第一時間成立的疫情防控突擊隊,公共安全應急響應啟動當日,他們主動請戰,勇敢逆行,值守在承擔我縣承擔疫情檢測任務的縣醫院,協助暢通生命救助通道,維護醫療秩序。他們的身後是市民群衆的心裡的依賴和健康安全的生命防護線。承擔了這項任務就意味着有家不能回,他們将自己置于疫情前線,也将自己隔離在了這個危險地段。我們一個90後年輕民警這樣寫到:“勇敢,不是什麼都不怕,而是腿在發抖,依然往前走”
2月9日:藥店、門診大多都關門了,個别營業的也都關了門,留一個小視窗,人員不得入内,賣一些除感冒、咳嗽、消炎藥之外的其他藥品。
2月10日:疫情防控工作也是一次人口普查,派出所、社群從業人員對轄區常住、流動人口進行了一次不漏村、不漏戶、不漏人的大起底徹查,一直以來,轄區流動人口數量得不到确切的底數,印象中也就5萬左右,疫情期間,一切按下了暫停鍵,人口流動處于靜止狀态,排查才發現實際已幾近10萬人了。
2月11日:陝西省建立健康二維碼,微信追蹤疫情動态防控措施,對入境車輛和人員通過掃描健康二維碼,獲得健康識别,登記後可以通行。居民小區、商場等開放的公共場所也采取“一碼通”即掃描健康二維碼,擷取個人電子識别碼(綠色碼代表健康),實名認證後可以持碼通行。實行第一天,交警大隊民警分頭在每個高速出入口推廣,要求過往車輛人員逐一掃描,個人電子識别碼的申領,大大提高了卡點通行率,友善了轄區群衆,疫情防控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2月12日:與機關同僚去渭南市出差,高速路口,卡點疫情防控從業人員嚴謹認真的對每一輛來渭車輛進行消殺、人員一律檢測、詳細登記,確定安全方可通行。
2月13日:疫情中,群防群綜合治理發揮了空前的聯防聯控作用,随之順應形勢很快産生了一支生力軍——義警隊伍,這個時候,“義”字包含了三個含義:正義、公益和義務,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很注重“義”字,進而賦予了義警于正能量。從2月8日局上司來所調研指導,借鑒新時代“楓橋經驗”,到2月13日,派出所和社群(村)攜手,火速募招組建成立4支40人的義警力量,經崗前教育訓練,很快走上工作崗位,防控維穩工作得到進一步下沉,也将警務工作推到了前沿末端。10天後,義警隊伍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勢,進一步發展壯大,由最初的4支發展為17支151人義警隊伍。為全縣義警發展組建開好了頭、邁開了步、打開了良好的開局。随之縣域内就組建“蒲城義警”隊伍208支,1500餘人,成為警力不足的有效補充,助推疫情防控和安保維穩工作的。
2月14日:木器廠小區,由于曆史原因,物業和業主不和,緻使疫情防控工作出現腸梗阻,個别住戶不配合防控志願者工作,留下安全隐患。對此,派出所全天候進駐小區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張貼公告,走通路題住戶,逐一解決。工作期間民輔警身不離崗,餓了吃點同僚送來的包子。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天的工作,住戶表示積極支援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遵守疫情期間各項規定,自覺配合小區相關管理要求。
晚經過縣醫院,發熱門診醫護人員和值守民警如夜色中那一抹溫暖的燈光,驅散了黑暗的魔咒,點亮了一盞盞心燈。
2月15日:義警一經組建成立,将群防群治力量延伸到城市和鄉村的角角落落,與疫情期間村頭大喇叭和移動小喇叭一起發聲,為群衆送來平安好聲音,譜寫了時代動聽的旋律,把“溫暖、服務、幫扶”送到群衆身邊。
2月16日:辦公室的小姑娘困極了,爬在辦公桌上小憩一刻,别看她年齡小,工作起來勁頭可不小,連續20多天,她承擔着上傳下達,與疫情防控各部門對接,夜以繼日收集資訊錄入送出,確定不漏查一人,以弱小的身體阻擊疫情傳播蔓延,發揮聯防聯控“她力量”。
2月17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階段,在疫情防控任務最為艱巨、基層力量嚴重緊缺的關鍵時期,機關民警紛紛請戰,深入“疫”參加防控,和派出所民警、社會各界、人民群衆一道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2月18日:為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民輔警攻堅克難,恪盡職守,不放過每一個疑慮,越是艱難越向前,用行動築牢疫情防控的嚴密屏障。
2月19日:因為各行各業的停産停工,機關辦公室的列印機墨盒幾乎都耗盡了,不得不向先前負責維修供應的耗材的經銷人員袁汀聯系救急。這個時候,生意退居第二位,在疫情人心惶恐的時候,人的内心都極其良善,聽說我們未休假,一直工作在一線,袁汀二話沒說,帶上各種粉盒,武裝好自己,用了整整一上午時間維修加粉,列印機又可以正常運轉了。
2月20日:小區管控依舊嚴密,車輛不能随意進出車庫,隻好棄車,從小區大門出入。第一次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小區門口已被各種橫幅、提示牌、通告遮擋的嚴嚴實實。不能進出的車輛就近停放在附近的馬路上,馬路失去了通行的功能,變成了停車場。
2月21日,未記錄。
2月22日:這天天空格外的清透,有一種預感,疫情快要過去了,心情也随之晴朗起來。
2月23日:難得的開年以來第一次輪休,靜坐窗前,看小區院子裡人們以積極心态生活,幾個婦女練習太極拳,,玉蘭花含苞待放,春天正徐徐而來,觸手可及。
這天後,我再沒有用手機或相機記錄那些點點滴滴的感動和溫暖,一切都轉向好的方向,曾觸目驚心的數字在一天天下降歸零,生命的指數在一天天上升,讓人欣喜的熱淚盈眶。疫情中留在心裡的陰霾逐漸散去,很多的感動和故事神話般住進心田,在時光的枝頭萌發出一串串新綠。這些天,一些詩詞總在心頭盤旋,讓我始終相信且滿懷信心和希望,有泰戈爾的“請不要憂傷,憂郁的日子總會過去”;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等,好了一切就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