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胡艳 记录地/陕西省蒲城县
一场疫情如一场海啸来袭,如一场飓风肆虐,如一场魔怪猖狂。而在这场无形的战争中,在时间的比拼中,在生命的争夺战中,无数人舍生忘我,用平凡的奉献、用小我的力量,用细微的情怀,谱写着感动无数人、温暖一国人的故事。每一天、每一个地方、每一颗跳动的心都是那么义无反顾,勇敢无所畏惧,无数赞美的词都抵不过从心泉流过眼眸的热泪,那是一种纵使直面危难,依然逆行而上精神的勇毅和带来的旋风中的安然恬静。
1月24日:向来对新闻资讯很钝木,晚9:30去火车东站,接上完2019年最后一个班回家的女儿,疫情在这个时候已开始像绝提的洪水,伺机寻找自己的领地,窥视着意识模糊、未来得及设防的人们。从车站出来的旅客多带着口罩,我的思想里还没有新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病毒概念,只想着人们无论从哪儿出发都是奔着团圆的方向。而我们家很难遵循传统期望值,总有人为了大团圆值守,早已习惯了,但饭菜上桌时,心里不免还是惦记着念叨几句。

1月25日:只一夜间,氛围完全变了,昨夜休息时,已有消息,除夕夜各地医务人员连夜驰援武汉,“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份份请战书坚决果敢。突如其来的疫情如洪水猛兽,陕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意味着,承担重大安保任务的机关部门全员上岗。安保从守好阵地开始,办公区全面消毒。
1月26日:“因春运和疫情的影响,500多万人离开武汉。”,百度迁徙大数据追踪,武汉封城前,病毒已随着返乡人员和流动人口向全国各地蔓延扩散,一场阻击战、防御战拉开了序幕。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疫情当前,警察不退”,担当和职业素质就是警察的“铠甲”,披上深蓝的战袍,好像百毒不侵。在人们纷纷退避三舍、居家隔离的日子,战友们迎“疫”而上,开始大海捞针的追踪、核查、隔离、防控。
1月27日:联防联控应急机制很快启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这样的时刻,口号不是空喊,每一句都是沉甸甸的诺言,从上至下,戮力同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各个交通关口(从高速入口到乡间小路),部门联动值守、检测火速到位,一道道阻击疫情蔓延的防护墙守护着健康和安宁。
1月28日:从春节起直至降低应急响应等级,我们没有了按部就班的警务,战友们夜以继日的奔忙着,但谁也没有怨言,因为我们的工作速度背后是疫情传播蔓延的速度。其实,我们一直都不是孤军作战,很多人用自己的方式和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各行各业鼎力助阵、支援抗疫一线,警营不时收到众多爱心人士的物资捐赠,有企业、商会、还有市民群众和学生。有一个小学生送来一小瓶酒精、消毒水和几个口罩,我想也许是妈妈给他的全部防护装备,他却悄悄的都给了我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我看见了春天。这些善举大爱,是信任、是爱、是温暖。
医院是病毒最易集中的部位,各个医院都采取了应对措施,就诊流程前移到门口,门诊楼前搭起了临时检测点,从入院检查的第一道环节就开过滤分检,筑牢阻隔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医务人员24小时不眠不休值守隔离区。
1月29日:女儿要去省城上班,心里不安,想劝说不去,但更加忐忑,我和老公因工作,每天要与各类人群接触,病毒是隐形的,无法知道谁是携带者,是不是有过密切接触完全不得知晓,反正都是没底,选择顺其自然了。一家人彼此都无法照顾,只能在家庭群里每天互相叮嘱鼓励。
这时,大部分高铁还通着,但检查更加细致严密,安检又多了一道程序:入站体温检测。旅客多是春节期间返乡探亲人员,疫情搅和得人心惶惶,也无心多呆些时日了。女儿走后,过了两天,高铁就停运了。自此很久一段时间,各自为阵,祈愿安好。
1月30日:和着晨曦的曙光走在上班的路上,早晨7:30分的马路为我一人宽敞着,城市像中了蛊惑,沉睡不醒,出奇安静,先前这个时候为了赶点到岗,车水马龙堵塞的让人心急,而现在倒希望一切回归到正常的轨道。每天,看到熟悉人、同事、朋友都平安的说笑,都觉得无比美好,所谓岁月静好,其实就是平常日子的现世安稳。有人描述疫情当前,“整个城市像被按下了暂停键,不吵,不堵车,人和人都离得很远……,等这个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的时候,估计很多人会改变自己的活法,去爱,去奋斗,去珍惜,去拥有”。
1月31日:“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警队就是一道防线,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民警就是一个标兵”,有些激昂的语句属于特殊时期,因为面对可能发生的生死抉择,没有人矫情。志愿者、突击队义无反顾下沉到社区、村组,奔赴各个岗位,与干部群众一同奋力克疫致胜,成为哨兵、领头雁、排雷兵,而口罩,雨衣就是他们就好的安全防护。
2月1日:我和老公都是职业所使,义不容辞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平日都各自忙碌,一样的身份一样的环境,彼此心无芥蒂,不怕谁靠近谁,电梯里要告别时,想起合个影,算作别样的定格。这个时候,因为经常要外出抛头露面,心里作用,有意识自觉远离周围人们,偶尔有一天忘记戴口罩,便像犯了错误,远远的躲开人群。疫情中,有一种心甘情愿孤独是无言的守护,有一种清冷寂寞是无比深厚的爱,有一种不可触及的距离是心的靠近和守望。
小区防控实行三级联防(小区、社区、住建局),若有湖北返乡人员,小区物业会在大门进出口,张贴醒目的提示,警醒住户做好防护。
2月2日:没有承担新冠状疫情检测的医院,封闭了入院通道,病人需经严格的预检监测,确无疑虑,方可就诊。
2月3日:派出所户籍室疫情期间,服务不缺位,推出线上业务办理,微信引导,键对键、一对一隔屏答疑解惑,网上传输,急事急办解民忧帮民困。
2月4日:疫情期间,为了避免聚集、扎堆,派出所工作安排部署都在院内进行,民警隔开一定安全距离。
2月5日:随时随地下达的目标任务,连日夜以继日的工作,潜在的风险,对亲人的担忧,会使人焦虑、进而形成过度的紧张和心里压力,同事们的神经被拉紧再拉紧。上级开通专门的心里咨询热线,单位每日上班前会组织体操训练,一方面了解每个民警的身体状态,另一方面缓解疲惫、增强体质,确保不出现一个人掉队。
2月6日:防控过程中,在家呆烦了的人们,总想溜出去透透气散散心,不时和志愿者发生冲突,警察不得不在对大量涉“疫”人员核查时,还要抽身去处理矛盾纠纷。于是大家在微信朋友圈发出呼吁“请好好呆在家里,配合工作,不要让无数人的付出功亏一篑。你所谓无聊的“家”,正是我们想回去却回不去的地方”
2月7日:消防战士也做好了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准备,他们比往常的防护更多了困难和危险等级,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厚重的防火服+隔离服+笨重的装备,这让他们自身负重陡然增加,还要灵活敏捷,攀高岩低。看似简单的程序,战士们一遍又一遍反复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一旦有险情发生,他们将“疫”无反顾冲锋疫线、用速度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开展救援。
空空如也的广场,环卫工人依然坚持每天耐心细致清扫,一如既往维护着市容市貌的整洁,等待着城市的复苏和繁华热闹再度出现。无人的街道,紧闭的商铺,让环卫工人有些空落和寂寞,不知不觉依着树干睡着了。
夜深了,派出所的各个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每一个民辅警手里都是名单,在大数据的海洋里,梳理跟踪县域涉疫人员详细信息。每一个涉疫人员都是树状、血脉般的延伸,就是疫情期间的专家眼里的A、B、C数字概念。平日里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局意识,都是模糊的,此时却无比清晰真实的贴近思想实际,我们的要求是:数据不过夜,最大限度的截留阻止疫情传播蔓延的途径和速度。我们早一秒确定一个人信息轨迹,就早一秒预防切断疫情的传播链接。为了百分之百落地核查,单位公用电话有限,同事们毫无怨言的用自己的手机反复给涉及人员电话沟通甄别,期间遭遇语言暴力、冷言冷语和拒接及冷嘲热讽等不在少数,这一切同事都默默的忍了,耐心解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不得不向险而行,面对面核查。
2月8日:这天是元宵节,我却完全的忘记了。不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声,都忘了元宵佳节的到来。我给亲人留言:时间里的忙碌与紧张不刻意看日历,常常忽略今宵何月何日,只感知日复一日从早到晚,在数字里纠缠,无关的人好像都有了关联,咫尺天涯,天涯咫尺。与无情病魔的阻击战中、对抗中、比拼中,陌生的熟悉的,时时有感动泪目触动心弦,更加珍惜每一天阳光的笑脸,煦暖的问候,寻常平静的生活此时是那么美好。看着亲人、身边人、牵挂的人每天都好好的,就是最好的生活。元宵节快乐!
路过县医院,看到县局刑侦大队民辅警“疫线”坚守,他们是我局第一时间成立的疫情防控突击队,公共安全应急响应启动当日,他们主动请战,勇敢逆行,值守在承担我县承担疫情检测任务的县医院,协助畅通生命救助通道,维护医疗秩序。他们的身后是市民群众的心里的依赖和健康安全的生命防护线。承担了这项任务就意味着有家不能回,他们将自己置于疫情前线,也将自己隔离在了这个危险地段。我们一个90后年轻民警这样写到:“勇敢,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腿在发抖,依然往前走”
2月9日:药店、门诊大多都关门了,个别营业的也都关了门,留一个小窗口,人员不得入内,卖一些除感冒、咳嗽、消炎药之外的其他药品。
2月10日:疫情防控工作也是一次人口普查,派出所、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常住、流动人口进行了一次不漏村、不漏户、不漏人的大起底彻查,一直以来,辖区流动人口数量得不到确切的底数,印象中也就5万左右,疫情期间,一切按下了暂停键,人口流动处于静止状态,排查才发现实际已几近10万人了。
2月11日:陕西省建立健康二维码,微信追踪疫情动态防控措施,对入境车辆和人员通过扫描健康二维码,获得健康识别,登记后可以通行。居民小区、商场等开放的公共场所也采取“一码通”即扫描健康二维码,获取个人电子识别码(绿色码代表健康),实名认证后可以持码通行。实行第一天,交警大队民警分头在每个高速出入口推广,要求过往车辆人员逐一扫描,个人电子识别码的申领,大大提高了卡点通行率,方便了辖区群众,疫情防控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2月12日:与单位同事去渭南市出差,高速路口,卡点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严谨认真的对每一辆来渭车辆进行消杀、人员一律检测、详细登记,确保安全方可通行。
2月13日:疫情中,群防群综合治理发挥了空前的联防联控作用,随之顺应形势很快产生了一支生力军——义警队伍,这个时候,“义”字包含了三个含义:正义、公益和义务,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很注重“义”字,从而赋予了义警于正能量。从2月8日局领导来所调研指导,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到2月13日,派出所和社区(村)携手,火速募招组建成立4支40人的义警力量,经岗前培训,很快走上工作岗位,防控维稳工作得到进一步下沉,也将警务工作推到了前沿末端。10天后,义警队伍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由最初的4支发展为17支151人义警队伍。为全县义警发展组建开好了头、迈开了步、打开了良好的开局。随之县域内就组建“蒲城义警”队伍208支,1500余人,成为警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助推疫情防控和安保维稳工作的。
2月14日:木器厂小区,由于历史原因,物业和业主不和,致使疫情防控工作出现肠梗阻,个别住户不配合防控志愿者工作,留下安全隐患。对此,派出所全天候进驻小区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张贴公告,走访问题住户,逐一解决。工作期间民辅警身不离岗,饿了吃点同事送来的包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天的工作,住户表示积极支持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遵守疫情期间各项规定,自觉配合小区相关管理要求。
晚经过县医院,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和值守民警如夜色中那一抹温暖的灯光,驱散了黑暗的魔咒,点亮了一盏盏心灯。
2月15日:义警一经组建成立,将群防群治力量延伸到城市和乡村的角角落落,与疫情期间村头大喇叭和移动小喇叭一起发声,为群众送来平安好声音,谱写了时代动听的旋律,把“温暖、服务、帮扶”送到群众身边。
2月16日:办公室的小姑娘困极了,爬在办公桌上小憩一刻,别看她年龄小,工作起来劲头可不小,连续20多天,她承担着上传下达,与疫情防控各部门对接,夜以继日收集信息录入提交,确保不漏查一人,以弱小的身体阻击疫情传播蔓延,发挥联防联控“她力量”。
2月17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在疫情防控任务最为艰巨、基层力量严重紧缺的关键时期,机关民警纷纷请战,深入“疫”参加防控,和派出所民警、社会各界、人民群众一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2月18日:为坚决把疫情扩散蔓延势头遏制住,民辅警攻坚克难,恪尽职守,不放过每一个疑虑,越是艰难越向前,用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屏障。
2月19日:因为各行各业的停产停工,单位办公室的打印机墨盒几乎都耗尽了,不得不向先前负责维修供应的耗材的经销人员袁汀联系救急。这个时候,生意退居第二位,在疫情人心惶恐的时候,人的内心都极其良善,听说我们未休假,一直工作在一线,袁汀二话没说,带上各种粉盒,武装好自己,用了整整一上午时间维修加粉,打印机又可以正常运转了。
2月20日:小区管控依旧严密,车辆不能随意进出车库,只好弃车,从小区大门出入。第一次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小区门口已被各种横幅、提示牌、通告遮挡的严严实实。不能进出的车辆就近停放在附近的马路上,马路失去了通行的功能,变成了停车场。
2月21日,未记录。
2月22日:这天天空格外的清透,有一种预感,疫情快要过去了,心情也随之晴朗起来。
2月23日:难得的开年以来第一次轮休,静坐窗前,看小区院子里人们以积极心态生活,几个妇女练习太极拳,,玉兰花含苞待放,春天正徐徐而来,触手可及。
这天后,我再没有用手机或相机记录那些点点滴滴的感动和温暖,一切都转向好的方向,曾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一天天下降归零,生命的指数在一天天上升,让人欣喜的热泪盈眶。疫情中留在心里的阴霾逐渐散去,很多的感动和故事神话般住进心田,在时光的枝头萌发出一串串新绿。这些天,一些诗词总在心头盘旋,让我始终相信且满怀信心和希望,有泰戈尔的“请不要忧伤,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有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有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好了一切就要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