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明治維新後,日本雖然實作了涅槃,不僅擺脫了成為殖民地的命運還成為了列強,但之後這個民族的思想卻迅速極端化,意圖征服世界,結果呢?連虛弱至極的中國也吞不下去,最終又去招惹膀大腰圓的美國,最終被美國好好“開導”了一番,到現在都沒緩過氣來。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注:“八纮一宇”,日本軍國主義時期的國家格言,日本政府宣傳部門的解釋是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意思,但在當時的氛圍下,實質上是服務軍方的侵略擴張政策,從軍備、政治體制、外交關系、意識形态等方面進行動員。圖為宮崎縣宮崎市中心部的平和台公園内(二戰前被稱作“八纮台”)的八纮一宇塔。二戰後日本被接管,1946年(昭和21年),“八纮一宇”文字與荒禦魂像(武人象徴)一度被削去,塔名也改為“平和之塔”。随着盟軍占領的結束,在1962年(昭和37年)荒禦魂像又得到再建。到1965年(昭和40年),“八纮一宇”文字也重新修複。

但是,日本這種思路是怎麼來的呢?難道僅僅隻是一些财閥軍頭的窮兵黩武嗎?還真不少,日本這個思路其實是有傳承的,300多年前,另一個日本人也有這個想法,這就是豐臣秀吉。

16世紀後半期,豐臣秀吉名義統一日本之後,便有了野心,這個野心其實很早,之前打下九州島,日本還沒拿下的時候,他就有想法:先派兵占領北韓;自己渡海去明朝,居留甯波;随後占領天竺;再派豐臣秀次占領大明的首都北京,并奉正親町天皇遷都北京。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一代枭雄豐臣秀吉

而統一日本之後,他更是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竟然先後派遣使者前往北韓、琉球、呂宋(今菲律賓,時為西班牙殖民地)、高山國(台灣原住民集團)、暹羅、瀾滄王國(寮國)、大越、廣南、占城、莫卧兒帝國、葡屬印度(今印度果阿)及葡屬澳門等國家和地區,要求他們向日本稱臣并協助日本攻打大明!

當然沒有會配合他!其中統治暹羅的納黎萱大帝接到日本傲慢的國書之後更是氣得大怒,向明朝派遣使團,表示計劃派出大象軍團協助大明和北韓以抗擊日本(當然後因暹羅适逢鄰國緬甸東籲王朝入侵,加上兩廣總督蕭彥反對這個計劃,後來作罷,不過明軍中有象征性的泰國甚至爪哇軍隊),而琉球王尚甯派人向大明報告了此事,建議明朝提前防備(琉球這其實很不容易,日本要打琉球很簡單,是以琉球實際是冒了很大風險來盡自己的藩屬國義務)。

“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于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豐臣秀吉之後于1591年6月命對馬大名宗義智通告北韓國王宣祖李昖的國書。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16世紀末的明朝,北韓和日本三國

問題是這不是中二病,豐臣秀吉真這麼幹了!1592年,發兵14萬打北韓,北韓的确不堪一擊,但後來引發了明朝幹涉,日軍被明軍擊敗。這就是著名的“萬曆北韓戰争”。

大家是不是覺得看起來很可笑?一個小小的日本,那個時候竟然就想征服世界?自不量力!但是大家仔細想想,日本三百年後的征服路線,似乎也是這樣的。這不過,這次進展更順而已,而三百年前那次,北韓還沒有打下,就被明朝拍死了。

而清末日軍攻打北韓呢?清軍幹涉失敗了,日本成功控制了北韓。

為什麼日本這麼個小國會出現這麼怪異又偏執的執念呢?這其實可以從地緣上考慮,将體量最小的琉球派出,漢文化圈四個國家,中國、日本、北韓、越南。咱們來分析分析這四位。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萬曆北韓戰争

中國:東亞核心霸主,領土廣袤,幾乎到了能擴張到的邊界,是以是東亞文明的中心,自認為天地之中。

北韓:和中國地緣聯系緊密,深受中華文明影響,雖然保住了獨立,但“慕華”之心盛行,古代極為親華,以“事大主義”為國策。

越南:深受中華文化影響,與中國地緣聯系沒有北韓緊密(古代雲南廣西屬于相當邊緣的地帶),實作獨立的過程很艱難,是以雖然也接納漢文化,也對中國稱臣,但自我意識很重,在自己内部稱帝,并欺負周邊的弱小民族。

北韓和越南嘛,無論是謙卑還是狂妄,也沒到想征服世界的地步,就算越南,也隻是想當東南亞霸主,最多有些觊觎兩廣,可從沒敢打到北京。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東亞文化圈

日本是怎麼回事?其實日本的地緣更特殊。

日本與中國畢竟隔着海,屬于孤懸海外,是以日本與大陸不同的“自我意識”很重,尤其是唐朝末年之後,日本和中國的官方聯系其實基本斷絕,元代又出現大規模入侵日本的事情,是以日本對于中國,一直沒有那種完全的臣服心态。

日本很早就存在小中華思想,其将自己的島嶼看成整體。大和民族以東海中國自居,對日本群島上尚未統治地區族群稱為夷。奈良時代藤原廣嗣上表日本天皇稱:“北狄蝦夷,西戎隼(隼人)俗,狼性易亂,野心難馴。往古已來,中國有聖則後服,朝堂有變則先叛”。此類将日本自稱為中國、華夏,如“通中國于是始矣”、“華夏載伫”,“新羅不事中國”等等,不勝枚舉。日本在元日戰争後,鼓吹自己是神國,甚至不時批評中國不再是華夏。

1592年的日本就想征服世界?看看豐臣秀吉的驚人計劃

是以日本是很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其知道中國很厲害,是中心;但一方面自己又不想完全服從以中國為中心的體系,但在日本領土範圍内,日本也存在小範圍的華夷秩序:大和民族是中心,其它小民族(蝦夷、九州原住民)則是蠻夷。

也就是說,日本也認為自己是中心,但是呢?日本是知道自己這個中心的位置不穩定(有中國在),是以日本一旦稍稍有些強大, 就會變得異常極端,不像中國遠柔八方,而是四處征服,想把“假中心”變成“真中心”,當然,從來沒成功過,未來也不可能成功。

作者:雲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