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張愛玲曾經說過,出名要趁早,或許對于中國科技的創新者來說,也是這樣的。中科大少年班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在那裡聚集了很多開創性的科技人才,年齡也都很小,但是他們之後做出的成就卻遠高出常人。

或許現在科技領域出現的很多科研成就都是在老一輩科學家的奠基之上,但是我們都明白,一個國家想要長遠的發展,僅僅靠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想要保持長久的生命力必須需要新鮮血液,想要科技創新就必須有新奇的創造,這些都必須依靠一代又一代新力量的傳承。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自古以來,中國就人才濟濟,并不缺少基礎科學所需要的人才。近代以來,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科學家就數不勝數,例如錢三強、錢偉長、錢學森等許多為國家奮鬥終身的優秀科學家。

而如今,中國科研事業的交接棒來到了新一代工作者的手中,其中就有這樣一位年少成名的學者,名叫陳杲,是一位十分年輕的數學家,在國外留學後年僅26歲就回國擔任中科大教授,并且解開一道困擾世界多年的數學難題。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h1>

陳杲是一位九零後,出生在一九九四年的他從小就格外顯眼,在浙江瑞安當地,他還小有名氣,同齡的孩子都在滿大街捉迷藏的時候他已經自覺地拿起課本開始自己看書,而且這其中他最喜歡的就是與數學相關的書本。

最初國小入學後,陳杲就格外喜歡數學課,與其他小朋友不同的是,陳杲的接受能力很強,很快就能了解新的知識,也就是這樣,他逐漸顯露出了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早早地将國小六年的數學知識學習完畢,并在六年級時參與的全國數學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這樣一位冉冉升起的數學新星,當然躲不過當地國中挖掘人才的視線,瑞安中學看到他在數學上的天賦後,直接把他特招入學,可謂是一個特例。由于提前入學,陳杲比同年級的同學小了三歲左右,雖然個頭小,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在學業上的出色表現。

此時的陳杲在數學上早已遊刃有餘,能夠一通百通舉一反三學會更多的數學知識,早已達到了正常的成年人的數學水準,甚至更厲害,但是由于身高條件的特殊情況,學校對他有格外的照顧。除了正常的上課之外,更多的其他時間也是由他自己自由支配,陳杲也不辜負任何人的信任,自由支配時間也是在認真地學習。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h1>

陳杲天資聰穎,接受能力比正常同學都強,很早就開始學習更高年級的學習内容,是以許多上課的老師也會教他更高階層的知識,幫助他更好更快地成長。在這所學校中所接受到的鼓勵和幫助,以及碰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都讓陳杲日後十分感激。期間瑞安中學畢業的傑出校友也給了他很多幫助,給他開拓了更寬闊的視線。

能力過于優秀,使得陳杲不斷跳級,在高二的時候就通過考核進入了錄取率極低的中科大少年班,在這裡的同齡人與他類似,都是少年時能力就極強的中國科技未來的攻堅人士。毫無疑問,隻有這樣的環境裡才更能找到知己。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進入中科大時陳杲剛剛十四歲,從小就着迷于數學的陳杲毅然決然選擇了數學專業,在學校期間,陳杲沒有參加過什麼社團活動,而是參加知識點衆多的知識型競賽,首當其沖的就是數學競賽,也在多次在國際和國家的競賽中作為代表為國争光。

一路讀到中科大完碩士,陳杲決定出國看看,與全世界更多的人才進行切磋,這一次他前往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攻讀數學博士,不出意外在校期間成績依然十分優異,其導師也是學界赫赫有名的幾何專家—陳秀雄教授。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h1>

陳杲讀博期間沒有讓任何人失望,發表了三篇在學界引起重視的關于數學微積分的論文,在論文中他詳細闡釋了自己解決的霍金在一九七七年關于“引力瞬子”問題的過程、方法和結果。

這個問題不知道被多少數學家研究過,可惜一直沒有結果,而陳杲如此年輕卻解決了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當即就在學界引起重視。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一時之間,陳杲在美國聲名鵲起,有不少大學都邀請他前去執教,但是陳杲在紐約讀完博後依然決定回國,很多美國的前沿專家都在争取他加入團隊,都被陳杲拒絕了,他回國的心很是強烈。他覺得當今的中國在基礎研究方面會越來越好,回國不僅僅可以從事自己的研究還能帶動整體的科研發展來報效國家。最終他回到中科大也就是自己的母校任職。

由于陳杲不管是在學位還是在科研成果方面,均有出色表現,是以作為特殊人才一回來就擔任了幾何與實體研究中心的教授,陳杲虛心嚴謹,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兢兢業業,在他的影響下,整個實驗室的成果可謂是蒸蒸日上。

90後天才陳昊:14歲進中科大少年班,26歲擔任教授,攻破世界難題一、興趣使然走向未來二、自學成才進入少年班三、回國任教破解難題結語:

後來,這位年紀尚輕的陳杲教授完成了論文,并成功在頂級數學期刊《數學新進展》上發表。

這一論文詳細闡述了陳秀雄和唐納森獨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臨界厄米特-楊振甯-米爾斯方程的變形,可以說說是開天辟地式的創新。陳杲隻不過才二十六歲卻解決了一個影響世界未來發展程序的難題,不僅在國内也在國際數學界引起了轟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結語:</h1>

從陳杲成果卓越的人生來看,有天賦的人才會将自己的才華利用到極緻,并不斷突破自我,戒驕戒躁仍然開創新的紀元。他也從不自滿,始終謙遜低調,隻是實實在在做事。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也都不忘初心為自己喜愛的數學事業添磚加瓦。

陳杲如此優秀,完全可以選擇在國外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卻沒有任何留戀選擇回國做研究為自己的國家貢獻出肱骨之力。像這樣一位既富有才華又有着愛國情懷的科研工作者,正是當代青年人的榜樣,值得我們所有人欽佩。

參考文獻《行路難》《科大少年陳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