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聲網Agora 王奇:海外泛娛樂整體趨勢向好看好“音樂+社交”提供音樂版權、IM套餐競争與合作并重

作者:志象網
專訪|聲網Agora 王奇:海外泛娛樂整體趨勢向好看好“音樂+社交”提供音樂版權、IM套餐競争與合作并重

後疫情時代,泛娛樂領域出海出現了哪些新變動?短視訊、語聊等相繼火熱,接下來的新玩法是什麼?實時互動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又會扮演什麼角色?

10月22日、23日,聲網Agora主辦的RTE2021 實時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舉行,在22日的ProductChannel論壇上,聲網釋出了“融合CDN直播”、聲網水晶球3.0與環信“全球消息雲”等一系列新品,進一步拓展了RTE産品邊界。

這些産品,都與泛娛樂産品息息相關,而在會後,聲網Agora 社交泛娛樂産品負責人王奇接受志象網的專訪。

王奇介紹,海外疫情還在持續,使用者不能出門的情況下,對于線上娛樂的需求肯定上漲。無論是玩語音,還是看直播,他們總是要消費的。是以出海企業需要思考的一點是:怎麼去迎合他們的需求,進而提高自身的價值。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看好“音樂+社交”</h1>

“社交泛娛樂類的APP不會特别明顯受到大的國際形勢的影響,除非做到像TikTok這種規模,可能會涉及到算法等問題。”王奇介紹,雖然印度封殺TikTok,但其實整體來說,全球環境還是開放的,整個趨勢是向好的,整體海外用量、規模其實都在持續增長,是以聲網也在海外持續加大投入,“我們内部甚至有專門的團隊來支撐中國企業出海”。

最近,王奇投入了很多時間研究K歌這種娛樂方式,9月,聲網釋出了線上K歌場景化解決方案,王奇指出,聲網未來計劃談成全球的音樂版權合作。“我們跟華納、索尼、環球、蘋果都在接觸,未來給我們的客戶在海外一些地區提供音樂版權内容。這樣我們社交的客戶要去用音樂内容的時候,門檻就會降低很多了。”

在王奇看來,未來線上化的“音樂+社交”,比如K歌跟社交的融合是很不錯的方向,除了音頻之外,聲網之後還會提供視訊、錄制回放、打分等等互動模式。

“未來我們也得去找海外的版權方,比如找阿拉伯語、印度語的本地歌手,K歌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因為還有電商、秀場直播的存在,未來我們也會考慮去找本地主播,相當于為客戶出海降低門檻。”王奇介紹。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提供音樂版權、IM套餐</h1>

“其實不是我們要切入到版權這個領域,這還是有差別的。可能外界看來,感覺聲網好像要去做一個版權的生意,其實不是這樣的。”王奇對志象網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聲網之是以開始接觸音樂版權,目的隻有一個,即豐富RTE生态。“就是我們要幫助客戶更容易地實作實時互動,怎麼樣能幫助客戶呢?我去把這些資源給客戶找好,甚至這中間我隻要能夠cover成本,不賺他錢都行,其實是為了讓客戶更好地把這個東西用起來。

王奇舉例,比如開一家餐館,以前不懂怎麼生産飲料,客戶吃飯會口渴,我把這個飲料順便給你帶過來。“是以,這個不是我們核心要賺錢的點,好比我是個飯館,不是要切入可樂市場,但是要給客戶提供可樂,為了讓客戶吃飯的時候更舒服,就是類似這樣的一個概念。”

據王奇介紹,目前國内某款相親App甚至已經在其平台上試驗K歌的玩法,聲網也在跟進相關的合作。

另外,今年初,聲網收購環信,并且在本次大會上推出IM産品“全球消息雲”,從宏觀來看,聲網在IM領域的布局有什麼新變動?

王奇在回應志象網研究員提問時表示,IM 可以了解成 RTE (RealTime Engagement)的一個基礎元件。聲網原本是做RTC(Real Time Communication)起家,就是音頻跟視訊的互動。但是不管玩語聊房,還是直播、視訊相親,都會涉及發文字消息的功能。

“聲網為什麼收購環信?還是剛才那個道理,就是我開的這個飯館,我有這個菜、有那個菜,大多數客戶這兩個菜都會需要,我們就把會做另外這個菜的廚師也招進來,這樣就非常友善地讓客戶在得到很好的體驗。”王奇指出,聲網提供一整套的能力,這樣客戶就不需要做兩遍注冊、認證和付款,再做兩遍不同接口的接入,大大降低門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3">競争與合作并重</h1>

既然聲網既提供技術,又引進版權合作,同時還幫助客戶對接一些主播資源、版權,萬事俱備的聲網,為什麼不做一款自己的App?王奇介紹,聲網最開始定位為ToB公司,或者ToD,To開發者,就是為開發者更好地服務。目前的業務主要還是聚焦于 ToB 領域。

“不過,在業内看來,網易、騰訊本身做C端産品起家,更擅長 IM 相關的技術,而聲網則以音視訊互動技術而見長,而雙方在業界也有非常多的合作。聲網如今布局 IM 領域,你怎麼看待你們之間的這種競争跟合作?”

在回應志象網的提問時,王奇指出,“這個問題剛好非常适合我。因為我以前就是(負責)騰訊音視訊業務。那麼怎麼看待這個競争與合作呢?騰訊有非常多的事業群,遊戲是在IEG,假設它有一塊遊戲很需要語音功能,而這可能是CSIG的雲服務提供,這兩個大部門的部門牆是挺高的。”

王奇進一步介紹,也就是說,他們員工互相之間不是那麼容易接觸,它是一個不止5萬人的公司。“你想想,在一個5萬人的公司裡面,誰能認識誰?是以,當我們去接觸它遊戲部門時,他們其實也會對比自己内部和聲網的服務,如果聲網服務好就用聲網,因為他們内部之間結算也不是白拿,也需要成本。”

是以,王奇進一步解釋,它其實相當于一個内部客戶跟外部客戶,相當于内部供應商和外部供應商的東西,而且騰訊、網易這種大公司一般會開明一點,他們采取的是“賽馬”文化,本身就是“賽馬”,何況内部産品要跟外部産品做競争,他不會指令隻能用自己的雲服務,隻能用自己的怎麼去進步呢?

“是以,競争跟合作是同時存在的,可以把它們當成大公司的内部創業,其實就是一個一個小公司。”王奇指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