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作者:真心說關鍵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李壽增,生于1902年,天津人,原名李德林。因為李壽增曾經做過火車司機,是以同行送給他一個外号叫“李大車”。這也說明了一點:李壽增是半路下海說相聲,由相聲票友轉正到專業相聲演員。半路改行說相聲的人不少,大多都是由變戲法、雜技、評書門改行說相聲,可是由一個火車司機改行說相聲,李壽增是獨一份。對了,還有一個人也是從事火車工作,不過不少火車司機,而是火車上燒鍋爐的,後來改行說相聲,這個人就是馮子玉。馮子玉和李壽增兩人還是在同一列火車工作。馮子玉拜在範瑞亭門下,和焦少海是師兄弟。這樣說來,馮子玉和李壽增也是師兄弟了。李壽增和張壽臣關系好,由此馮子玉和張壽臣也扯上了關系。後來,張壽臣還把馮子玉二兒子馮立樟收在門下。

1931年,由張壽臣通過代拉師弟方式,成為焦德海門下弟子。張壽臣向來眼高,竟然看上一個半路出道的火車司機,充分證明了李壽增的相聲天賦。張壽臣和李壽增兩人合說的《怯剃頭》是經典中的經典。

李壽增不再幹火車司機的活兒,開始下海說相聲。他專攻捧哏,一上來的搭檔就是有名的趙佩茹。正是和李壽增搭檔,趙佩茹逗哏水準一日日提升,捧哏水準一日日增長。趙佩茹和李壽增合說的《福壽全》《獻地圖》都成為相聲史上的經典作品。

趙佩茹1937年開始和常寶堃搭檔說相聲,直到常寶堃在北韓犧牲。在常寶堃犧牲後,1954年李壽增從濟南調到天津,再次和趙佩茹搭檔。在趙佩茹和常寶堃搭檔後,李壽增的搭檔也是一頂一的牛叉,他和郭榮起搭過,和徐德奎搭過。讓人佩服的是,不管給誰量活,李壽增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還能把逗哏演員的特色烘托出來。郭榮起火爆,李壽增就盡量溫和;趙佩茹口風老,包袱脆,李壽增就畫龍點睛言簡意赅。郭榮起和李壽增合說的《八大改行》可是一絕,也是大家公認的《八大改行》最好版本。

1943年9月1日,由李壽增牽頭,和徒弟孫少林一起在濟南開辦的晨光茶社開業。在濟南晨光茶社,是李壽增的高光時刻,創造了濟南相聲史上的高峰;京津兩地“壽、寶、文”三代相聲藝人大多都在此有過登台獻藝的經曆。開業後的第一段相聲,是5歲的李伯祥與其父親表演的傳統相聲《六口人》。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郭榮啟、李壽增合說相聲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孫少林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1962年起,李壽增給徐德奎量活。兩人留下的經典段子有《俏皮話》《警民一家》等。

1968年,李壽增病逝,享年66歲。

相聲考112:相聲世家“焦家門”之李壽增

第一排右二為李壽增

李壽增代表作品有《送妝》《吃元宵》《财迷回家》《白字會》《講四書》《獻地圖》《哭當票》《當行論》《批捉放》《賣挂票》《戲魔》《大保镖》《全德報》《相面》《打燈謎》《福壽全》《學四省》《不離婚》《夜行記》《百分迷》等。

李壽增的主要成就是在濟南開設晨光茶社,傳播相聲。晨光茶社是和北京啟明茶社、天津連興茶社齊名的相聲茶社,有南晨北啟之稱。

李壽增的捧哏以嚴實穩健著稱。

李壽增徒弟有孫少林、趙蘭亭、歐寶燦、王樹田、張振圻、湯一民、張佩如、曹寶春、夏萬福、馬金良、來少如、焦立海、丁守義、劉玉鳳。在這一衆徒弟中,孫少林和張振圻表現突出。來少如的妻子是于佑福,在天津有于老姑美譽;來少如姐姐來小如,可是和于佑福齊名的女相聲演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