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2021年我們行業發展應該記住的十件大事

作者: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

風雨兼程的2021年雖然已經過去,但搶抓機遇、奮力拼搏的艱辛曆程,卻在我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面對2021年的經營業績,全行業都應該記住刻骨銘心的十件大事。

一、編制并釋出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十四五”發展指南》。

為編制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南,我們集全石化聯合會之力,會上司分頭帶隊深入企業、研究院所和化工園區進行實地調研,曆時8個月時間,經過多次反複修改,在2021年元月正式釋出。同行業發展指南同時釋出的還有科技、園區、綠色等專項發展規劃,為全行業“十四五”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方向、重點和目标,在全行業産生了重大影響。

二、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為保證原油、天然氣能源安全保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21年中國原油産量1.99億噸,天然氣産量2060億方,連續5年增産超過百億方,油氣産量當量預計達2.13億噸(其中長慶油田油氣當量達6200萬噸,居全國各大油田之首,渤海油田年産原油超3000萬噸,成為大陸第一大原油基地)。全年新增原油輸出能力1000萬噸,天然氣管線日輸能力4000萬噸,為保證宏觀經濟和民生需求的能源安全供給作出了突出貢獻。

三、為大陸農業豐收,保證化肥、農藥供應,特别是在穩價保供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

2021年大陸糧食總産量68285萬噸(13657億噸),比2020年增長2%,再創年度糧食産量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農業的豐收和我們行業化肥、農藥的供給直接相關。2021年大陸尿素産量在原料供應緊張、原料價格飛漲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5500萬噸(實物量)的水準,而且在平抑尿素價格方面,氮肥、磷肥協會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中化收購了瑞士先正達公司和以色列安道麥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農藥生産公司。目前種子工程的開發和生物農藥的開發正在醞釀重大突破。大陸化肥、農藥産業将會持續為大陸農業豐收作出更大的貢獻。

四、我們行業科技創新能力正在大幅提升,又湧現出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重大成果。

2021年石化聯合會科技獎評審出年度科技獎241項,其中技術發明獎30項,科技進步獎211項。獲獎項目代表了目前行業最新科技水準,特别是獲得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的項目均已跻身世界同類技術先進行列,部分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準。如“南海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建成了大陸首個海上高溫高壓氣田東方13-1和東方13-2。特别是深海1号井的建成,标志着大陸超深海的原油天然氣勘探技術跨上了世界領先水準。在“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與重大發現”技術指導下,大陸渤海灣成功發現了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在“大面積、高豐度頁岩氣富集理論”指導下,在四川南部已形成萬億方大氣田。過去5年,大陸共建成600多座頁岩氣井,2020年頁岩氣産量達200.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0%。美國能源局預測,到2040年中國頁岩氣産量将達到中國天然氣産量的40%,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頁岩氣生産國。在化工新材料研發領域,己二腈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打破了美國、法國和日本全球壟斷的局面。MDI、聚酰亞胺、尼龍10T、聚苯硫醚(PPS)等技術又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在現代煤化工領域,年産400萬噸煤制油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新型瓦斯化技術、第三代MTO技術和合成氣一步法制烯烴、芳烴短流程技術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精細化工領域、銀光染料技術和電子級濕化學品技術也在浙江巨化和湖北興發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雙碳”目标的基礎工作,我們行業正在率先紮實推進。

“雙碳”目标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全新工作,我們行業始終把基礎工作放在首位紮實推進。年初組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萬華化學、上海化工園區共同釋出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碳達峰碳中和宣言》;在發改委等五部委指導下,參與起草了《石化化工重點行業嚴格能效限制推動節能降碳行動方案(2021-2025)》;受國家統計局委托,開展了石油化工行業碳排放因子等名額計算方法研究;牽頭機械、紡織聯合會共同申請,人社部正式準許設立了“碳排放管理者”新職業;成立了“雙碳”标準化工作組,提出了“雙碳”标準體系架構和“雙碳”目标路線圖。我們行業“雙碳”的基礎工作,正在從政策、統計、标準、教育訓練和整個設計上率先紮實推進。

六、全行業群衆性品質管理小組活動迎來40周年的檢閱。

2021年8月31日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品質管理小組活動4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四十次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品質管理小組代表大會線上上舉行。會議評選出全國品質小組活動優秀企業、40周年QC标杆小組和全國品質管理小組活動組織先進者稱号。40年來,全行業累計表彰優秀QC小組11823個,品質信得過班組1168個,先進個人1018名,充分顯示了這一活動的強大生命力和影響力。

七、認真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化工企業率先行動交出了生态優先的綠色答卷。

為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訓示要求,化工企業以“綠色發展、保衛母親河”的全局觀念,率先完成了8000家化工企業關搬轉的整治任務,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關停取締,一大批重大項目搬遷入園,列入國家整治名單的2441個違法違規項目已整治完成了2417個,長江水體污染狀況得到有效治理,長江兩岸綠色生态走廊正在形成。

八、中國工業史《石油工業卷》、《化學工業卷》及《中國化工百年發展史》,曆經五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編纂并正式出版。

這一規模浩大的行業發展史同全黨的百年黨史教育活動緊密配合,為全行業深入開展傳統教育提供了一本生動的曆史教材。

九、在極其複雜艱難的宏觀環境下,2021年全行業實作利潤突破一萬億元大關,實作利潤總額創行業曆史最高水準,銷售收入利潤率創近十年新高。展現了全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本質性變化。

十、在民政部2021年9月份啟動的第四次“全國先進社會組織”評選表彰活動中,經推薦稽核、意見征求、社會公示等程式,民政部決定授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