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力力
“挑戰者号爆炸後,機組人員乘坐的太空艙并沒有爆炸。太空艙被彈出來,這些宇航員當時還活着……”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号航天飛機發射升空,升空第73秒時外挂燃料箱爆炸,飛機變成火球迅速下墜。為了避免飛機落入人口稠密的地區,地面一名空軍官員迅速按下了自毀按鈕,挑戰者号徹底爆炸。
這是美國太空史上的最黑暗一幕,美國作者凱文·庫克在他的新書裡給這個黑暗一幕又添一筆:挑戰者号爆炸後,太空艙被彈出,機上7名宇航員當時都還活着。

七名宇航員,圖檔來源:福克斯新聞網
“至少他們一開始是有意識的,并且完全意識到出了什麼問題。”《燃燒的藍色:克裡斯塔·麥考利夫和NASA挑戰者的不為人知的故事》中寫道。
福克斯新聞網轉述了這本書的叙述,助推器爆炸後,宇航員乘坐的太空艙在爆炸中被彈射出來,并且完好無損。因為太空艙有耐熱矽磚保護,沒有被燒毀。
後來的調查認為,太空艙是可以生存的,受傷的可能性很低。而且宇航員都配備了緊急氧氣裝備,位于座位後面,必須由坐在他們身後的人打開。
後來對飛機殘骸的檢查也證明了這一點,有3名宇航員的氧氣供應裝置已經打開,這說明,在自毀程式爆炸前,他們還活着。
而且,他們還打算控制這艘太空艙。
前NASA科學家克裡喬爾斯在書中設想:“他們會怎麼做?當然是飛回家!”
他們還發現,宇航員邁克爾·史密斯顯然試圖恢複飛機的電源,撥動控制台上的開關。
然而,原因是無望的。
太空艙繼續上升了 20 秒,然後減速,最終再次下降到大西洋上空約12英裡處。在墜入大海之前,太空艙達到了每小時200多英裡的極限速度,最後的下降隻用了兩分多鐘。
此前,關于這次災難已經有了各種版本的傳聞。有人認為,宇航員們本來有機會可以活下來,但NASA沒有采取任何預防措施,沒有阻止太空艙墜落的裝置,也沒有讓宇航員逃離飛船的裝置,甚至沒有緊急定位發射機……宇航員們隻能和它一起下墜。
挑戰者号升空後不久後爆炸圖檔來源:美聯社
然而,NASA采取了堅定的立場,在官方報告中宣布稱“挑戰者号宇航員的死亡原因無法确定。”
凱文·庫克的新書,再次證明了各種猜測:飛機在最後墜落過程中,宇航員甚至動用了他們的備用氧氣袋,試圖生存下來。他們都經過了嚴格的生存訓練,如果裝備得當,很有可能幸存下來……
1986年6月,總統委員會對這場災難的調查結束後,挑戰者号的碎片被埋在卡納維拉爾角的一個未使用的飛彈發射井中。
肯尼迪航天中心主任鮑勃·卡巴納說:“就像他們在說‘我們想忘記這件事。 ”
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邁克爾·史密斯、迪克·斯科比、羅納德·麥克奈爾、埃裡森·鬼冢、朱迪思·雷斯尼克、格雷戈裡·賈維斯和克裡斯塔·麥考利夫。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