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萬古流芳莽撞人" 出自中國傳統相聲作品《八扇屏》

作者:深白茶館兒

"萬古流芳莽撞人" 出自中國傳統相聲作品《八扇屏》。

原文是:“當陽橋前救趙雲,吓退曹操老奸臣,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留芳莽撞人。”講述了三國時期張飛在長坂坡救趙雲,三聲大吼吓退了曹操百萬軍隊的事迹。

八扇屏,傳統相聲經典作品。運用“貫口”的手法,由甲簡明扼要地介紹畫屏上某些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後,揶揄乙無法與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八扇屏”,是八扇屏風的簡稱。屏風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廳裡擋風或是作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兒絹裱的芯兒,一共八扇兒,每一扇兒都畫有曆史人物故事,或寫着詩詞歌賦。這部作品,即是以得名。

八扇屏中不止八個人物,據統計共有22個人物,而如今八扇屏在表演時大多隻說其中的幾個人物,很少有全本的八扇屏出現,因為“八扇屏”中的“八”代表數目多,進而隻是說其中幾個人物的也叫八扇屏。

"萬古流芳莽撞人" 出自中國傳統相聲作品《八扇屏》

《八扇屏》中主要人物

稱楚霸王項羽,是有勇無謀的“渾人”。

稱後漢三國時的張飛是“莽撞人”。

稱三國時的東吳大夫魯肅是“忠厚人”。

稱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的軍師苗廣義是“江湖人”。

稱三國時年少有為的周瑜、孔融和宋代的司馬光、文彥博是“好小孩子”。

稱唐代的開國大将尉遲恭是“粗魯人”。

稱輔佐周朝的姜子牙是“漁人”。

稱宋代嶽飛的幕僚王佐是“苦人兒”。

這些人物都來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說,也是評書藝人津津樂道的形象。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來,相聲演員表演《八扇屏》時,由于時間限制,一般隻能從“渾人”、“莽撞人”、“苦人兒”、“小孩子”、“江湖人”、“粗魯人”這六種故事中,選擇三種來演。

下面是《八扇屏》當中的莽撞人部分,給想要練習這段的朋友們參考。

"萬古流芳莽撞人" 出自中國傳統相聲作品《八扇屏》

--莽撞人--

後漢三國,有一位莽撞人。自從桃園三結義以來,大爺姓劉名備字玄德,家住大樹樓桑。二弟姓關名羽字雲長,家住山西蒲州解梁縣。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家住涿州範陽郡。後續四弟,姓趙名雲字子龍,家住真定府常山縣,百戰百勝,後稱為常勝将軍。隻皆因長坂坡前,一場鏖戰。那趙雲,單槍匹馬,闖入曹營。砍倒大蠹兩杆,奪槊三條。馬落陷坑,堪堪廢命。曹孟德,在山頭之上,見一穿白小将,白盔白甲白旗靠,坐騎白龍馬,手使亮銀槍,實乃一員勇将。心想,我若收服此将,何愁大事不成,心中就有愛将之意。暗中有徐庶保護趙雲,徐庶進得曹營,一語未發。今日一見趙将軍馬落陷坑,堪堪廢命,口尊丞相,莫非有愛将之意?曹操言道,正是。徐庶言道,何不收留此将。曹操急忙傳令,令出山搖動,三軍聽分明,我要活趙雲,不要死子龍。倘有一兵一将傷損趙将軍之性命,八十三萬人馬,五十一員戰将,與他一人抵命。衆将聞聽,不敢前進,隻有後退。趙雲一仗懷揣幼主。二仗常勝将軍之特勇。殺了個七進七出,這才闖出重圍。曹操一見,這樣勇将,焉能放走。在後面緊緊追趕。追至到當陽橋前,張飛趕到,高叫四弟不必驚慌,某家在此,料也無妨!讓過趙雲的人馬,曹操趕到,不見趙雲,見一黑臉大漢,立于橋上。曹操忙問夏侯憞,這黑臉大漢,他是何人?夏侯憞言道,此乃是張飛,一莽撞人。曹操聞聽,大吃一驚。想當初關公在白馬坡斬顔良之時曾對某家言道,他有一結拜三弟,姓張名飛字翼德,在百萬軍中,能取上将之首級如探囊取物,反掌觀紋一般。今日一見,果然英勇,撤去某家青羅傘蓋,觀一觀莽撞人的武藝如何?青羅傘蓋撤下,隻見張飛豹頭環眼,面如潤鐵,黑中透亮,亮中透黑。颏下紮裡紮沙一部黑鋼髯,猶如鋼針,恰似鐵線。頭戴镔鐵盔,二龍鬥寶,朱纓飄灑,上嵌八寶雲羅傘蓋,花冠雲長。身披鎖子大葉連環甲,内襯皂羅袍。足蹬虎頭戰靴,跨下馬,萬裡煙雲獸,手使丈八蛇矛。站在橋頭之上,咬牙切齒,捶胸憤恨。大罵,曹操聽真,呔!今有你家張三爺在此,爾或攻,或戰或進或退或争或鬥。

不攻不戰不進不退不争不鬥,爾乃匹夫之輩。大喊一聲,曹兵吓退。大喊二聲,順水橫流。大喊三聲,把當陽橋吓斷。後人有詩贊之曰,長坂橋前救趙雲,吓退曹操百萬軍,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留芳莽撞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