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說起秦國曆代君主的死法最特殊的可能就是秦武王了,說起秦武王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說起他是怎麼死的可能就有很多人記起了他。

秦武王是秦惠文王的嫡長子,在我們經常說的“奮六世之餘烈”中的秦國第三位君主,他與秦孝文王嬴柱和秦莊襄王嬴異人都是秦國的短命君主。

雖然秦武王的在位時間僅僅就三年的時間,但是秦武王對于秦國日後的統一大業的影響還是十分大的。

在任命甘茂為将,攻占南韓重鎮宜陽,為秦國打通了東出函谷的通道,同時還制定了“連越抗楚”的基本政策。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秦武王算是延續了秦惠文王嬴驷的基本戰略。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秦武王的這一招,直接為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軍攻占楚國郢都提供了最先的儲備工作。

在秦武王時期秦國的的國力在六國已經是很強的存在了,是以這才有秦武王嬴蕩率領強大的秦軍進入洛陽,然而就是在這次洛陽舉鼎,年僅二十三歲的的秦武王死于這場舉鼎中。

或許我們都比較好奇,其實筆者跟你們一樣 ,堂堂一國之君,秦武王嬴蕩為何親自跑到周王畿去舉鼎,如果非要舉鼎那麼就派出自己國家的大力士就可以了,他為什麼這樣做呢?

《史書》中是這樣記載的:

“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可見秦武王對于大力士是有獨特的愛好的,從另一面可以看出秦武王這個人非常的好武,好勇。

尚武,喜歡大力氣其實在現在看來或許沒有什麼,但是你要知道在古代戰場如果一個人打的力氣十分的大那麼在古戰場上的肉搏是十分占有優勢的。

或許你會說武俠小說裡的都是寫“四兩撥千斤”,大哥,認清現實。即便有這種巧合,發生的幾率大嗎?畢竟隻是武俠小說,小說,小說,虛構占多數,要麼怎麼吸引讀者們的興趣。

“鼎”在當時其實有另一層象征,就是周天子。在當時“九鼎”代表的就是周天的權威,就是周天子的身份的象征。

那麼秦武王舉鼎其實就是在向周天子挑釁,是在挑戰周天子的權威,意思就是我秦國現在很強大,你不行。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秦國也确實是強大,經過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再加上秦惠文王的勵精圖治,秦國來到秦武王的手中之後已經算是在中原各國裡是一流的存在了。

國力絲毫不落後于齊國、楚國這樣打的老派諸侯國。

在這些年裡,秦國對外作戰基本上都是勝利,很少會失敗。年輕氣盛的秦武王在剛剛即位秦王位的時候,難免要将自己與自己的父親,爺爺相比較一下。

是以秦武王發兵南韓宜陽就是在為自己建立功勳,在戰略意圖上為的就是打通東出的大路,為自己争霸中原提供最有利的先決條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向周王室宣誓自己的存在,大有問鼎中原,取而代之的意思。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再者一樣這個地方于當時而言,就是擋在秦國與中原。周王室之間的一顆釘得很緊的釘子,是以它必須被拔掉。

一樣被打下來之後,秦武王就帶着秦國大軍來到了洛陽,目的就是向周王室索要籌碼,原本或許秦武王是想着直接将周王室最後一點根基給斷了,但是再仔細一樣,這樣做是萬萬不可以的,這樣絕對會給齊國、楚國等多一些理由,弄不好秦國就會遭到山東諸國的群起而攻之。

但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堂堂一位秦國的王也不能打自己的臉。于是秦武王就來了一出舉鼎的把戲。

其主要目的就是我秦國随時都可以将你吞掉,你隻不過是我秦國嘴前的一口肉,想吃的時候你怎麼也跑不了。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秦武王是想将九鼎運回秦國,故意敲詐周王室。

然而他還是小瞧了這鼎的重量,這話都說出來了,也不好再吞回去,是以也隻有将戲演下去。

隻不過最終的結局卻還是十分的悲慘的,秦武王還算是自己食了自己種下的惡果,将自己搞出了一個内出血,自己在舉鼎的時候脫手又将自己給砸成了重傷。

秦武王在秦國曆代君主中是屬于進攻性的,如果他在多在位十幾年二十年的話,那麼秦國一統天下的大業将會提前不少年完成。

年僅23歲的秦武王嬴蕩為何要去舉鼎?又是如何被鼎砸死的?

然而曆史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充滿着戲劇性,這一秒你還想的好好的,可能下一秒就會出現别的變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