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後,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創始者

秦國後宮分八級:王後、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八子隻是一個地位比較靠下的宮妃名号,可見這位“羋八子”在丈夫秦惠文王在世的時候地位并不高,也談不上多麼得寵,不過她倒是為惠文王生了三個兒子,這也說明她還是比較得丈夫喜歡的。後宮争鬥永遠都圍繞着誰更受丈夫寵愛,是以羋八子的得寵就招得王後(惠文後)醋勁大發,想盡辦法要收拾她。惠文王死後,王後的兒子即位為王,即秦武王。羋八子失去了惠文王的護佑,不得不由着王後欺淩,把心肝寶貝兒子赢稷送到燕國去當了人質。

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後,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創始者

如果曆史就這樣平淡地發展下去,那就沒有後來的宣太後。眼看羋八子的人生将要黯淡收場,事情卻來了個大轉彎。即位的秦武王性子莽撞,不但自己不具備為王的素質,母親也不善于調教他。秦人尚武,這一點被秦武王很好地繼承了,但他的“武”并不是像漢武帝、唐太宗等用在了開疆拓土、文治武功上,而是崇尚蠻力,喜歡炫耀自己的武力。

有一年八月,秦武王可能多喝了兩杯米酒,飯後在孟說的慫恿下,決定比賽扛鼎。可惜的是秦武王并沒有西楚霸王“拔山扛鼎”的氣勢,沉重的青銅大鼎直直地壓了下來,武王當時就胫骨砸斷(絕膑),幾天之後一命歸西。慫恿武王扛鼎的孟說,被盛怒的秦惠文後滅了全族,但秦武王畢竟是不能生還了。秦武王在位僅僅四年,娶的是魏國的女子,并沒有留下兒子繼承王位。不得已,秦國就把在魏國為人質的公子稷請回秦國。

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後,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創始者

秦武王身死,王後肯定不願把王位給其弟弟,惠文後和羋八子又算是仇深似海,更不願讓公子稷回來接王位,他們更中意比較好控制的公子壯,于是權力鬥争由此開始。羋八子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時期就已經在秦國任職,這時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在背後撐腰的燕趙兩國一起,擁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為王。經過長達三年的“季君之亂”,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後勝出,成為秦昭襄王。倒黴的公子壯、惠文後以及其他惠文王的王子們,都被魏冉殺得幹幹淨淨,武王後也被趕回了娘家魏國。羋八子在王位争奪中,明智地創立了将軍一職并由弟弟魏冉擔任,她對親黨的利用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她終于翻了身,成了堂堂的秦國宣太後。

人對權力的欲望是永遠沒有盡頭的,不論男女。羋八子當上了宣太後之後,百尺竿頭,總要更進一步。這個30歲上下的成熟美婦人,由此一躍成為封建社會裡後妃掌政的鼻祖。

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後,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創始者

為了鞏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聯姻——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迎娶楚王國的公主為王後,同時也将秦女嫁與楚國。

與此同時,執掌了大權的宣太後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打理扶植外戚勢力。在楚懷王的推薦下,宣太後讓自己母親的族人向壽擔任秦國的宰相;同時為相并控制兵權的,還有力保外甥為王、居功至偉的魏冉,被封為穰侯,封地穰(今河南省鄧縣),後來又加上陶邑(今山東省定陶)。還有一位宣太後的同父弟弟羋戎,被封華陽君,封地先是陝西高陵,又改封新城君,封地也變成了河南密縣。宣太後的另外兩個兒子是昭襄王的弟弟公子芾和公子悝。公子芾封為泾陽君,封地在今陝西泾陽,後來又換了一塊封地是宛(今河南省南陽);公于悝封為高陵君,封地在陝西高陵,後來又換封地為鄧(今河南省郾城)。

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後,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創始者

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公子芾和公子悝合稱秦國“四貴”,顯赫一時。不過從這“四貴”的封地也可以看出,宣太後垂簾聽政專權時期,武治做得很不錯,為秦國擴張了不少地盤。穰、宛、鄧三地,是前301年和前291年分别從南韓攻占得來的,而新城則是公元前300年從楚國掠來的。山東定陶更不用說,本來是齊國的。這些擴張對秦國後來的發展以及秦始皇最終的統一都有很大貢獻。

她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太後,也是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創始者

權力一旦入手就很難罷手,宣太後的執政雖然對秦國有利,但對于秦國的正牌國君昭襄王來說,卻是件很郁悶的事情。雖然母親和舅舅對自己的即位有很大幫助,但做一個傀儡帝王也不是他所希望的,于是範雎從魏國來到了秦國,進入了昭襄王的視線。在範雎的幫助下,昭襄王終于收拾了專權跋扈的穰侯魏冉等,并以年老孝養為由,讓母親宣太後歸居宮中,不再過問政事。宣太後的執政生涯到此宣告結束。但不可否認的是宣太後為大秦的強盛和秦始皇的最終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