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平市宰李兵站轶事

作者:昆明資訊港

宰李國小位于高平市宰李村的大廟——玉皇廟内。廟門依舊,隻是在門的兩側多了兩塊牌子,牌子上有“八路軍兵站”等字樣。這使我猛然記起,小時候父輩們常常念叨的“兵站”“指揮部”等一些聽不完整也聽不太懂的話,是以也激起了我對此探究的沖動。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三大主力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937年11月11日,一二九師根據八路軍總部決定,開赴晉東南,建立新的根據地。為了及時地、經常地與黨中央保持聯系,八路軍總部轉移到武鄉後,逐漸建立了由武鄉經平順、陵川、陽城、垣曲、過黃河經西安到延安的交通線。1938年2月,高平建成第六分站,站址設在宰李村的大廟(玉皇廟)上。這個分站直屬八路軍前方總部後勤部的上司,共配備八路軍幹部20多名,戰士90多名(包括一個警衛排,一個運輸排,一個炊事班,一個醫療隊),黃曹龍任站長,董洪國任教導員。第六分站轄陵川禹居交通站和晉城東溝派出所。

  第六分站及其所屬機關以第十八集團軍兵站部的公開身份在高平、陵川、晉城一帶大力宣傳全面抗戰,發動群衆為抗日募捐,支援前線,動員青年參加抗日隊伍。兵站内設有規模較大、醫療技術較強的醫院,其主要任務是治療從前方轉送來的重要傷病員,并負責将一些傷勢過重的傷病員轉送到總部醫院。兵站的另一個主要任務是保護黨中央八路軍的過往人員,運輸部隊的武器彈藥及各種軍用物資,傳遞黨中央和八路軍的重要檔案及信件等。由于兵站所從事的工作是涉及到黨的重大活動及重要機密,是以站内一切人員要求嚴守紀律,保證工作上萬無一失。當時,黨中央和八路軍的許多重要上司人從這裡路過,站内人員從不随便打聽這些上司人的姓名及有關情況,隻是千方百計完成各自的任務。這裡的醫院接待了不少重要傷病員,黨中央和八路軍的一些重要上司人曾在該醫院做過短時期療養,但大家都嚴格遵守制度,傷病員按編号和化名使用,醫務人員盡職盡責,以出色完成任務為光榮。

  1939年12月,反共的“晉西事變”爆發。1940年2月,閻軍孫楚帶領一個團在一個夜晚突然襲擊了東溝派出所,所内幹部、戰士英勇反擊,奮力抵抗,最後幾乎全部殉難。在東溝派出所突遭襲擊的同時,國民黨的另一支武裝又偷襲了禹居交通站,站内全體人員被俘。敵人兩次偷襲得逞後,得意忘形,又向第六分站逼進。這時,站長黃曹龍奉命參加中央黨校學習,楊毓賢接任站長不久,當敵人距宰李村隻有四公裡時,楊毓賢指令全體幹部、戰士及一百多名傷病員進行突圍。突圍時,戰士們将一切重要的軍事檔案、物資及醫療器械随身攜帶,不能突圍的重傷病員及一些物資用品交給當地群衆保護。全體指戰員英勇善戰,避敵鋒芒,向南迂回,然後直奔平順。向宰李村進攻的閻錫山軍隊荷槍實彈開進村後,第六分站人員已安全轉移,留下的傷病員和軍用物資也被群衆保護起來,宰李村大廟空空蕩蕩,讓敵人撲了個空。後來,兵站人員輾轉至晉西北另一條秘密交通線繼續參加戰鬥。

  經走訪部分知情老人,兵站在宰李村期間,宰李村群衆曾協助兵站做了大量工作。宰李村一次為八路軍輸送兵員36人(據老支書孫滿玉口述);兵站駐村期間,曾有傷病員犧牲在我村,我村九組河南岸地,就埋有兩名烈士遺骨(據村民許黑侯口述);出民工運送物資,那更是常事。 村民孫富生口述,他的父親孫五兒去給八路軍送豬時因夜裡遭遇雨雪,凍壞腳趾。

  據可查的史料顯示,宰李村有19名革命烈士先後犧牲捐軀。

  宰李村八路軍兵站在抗戰期間,是抗戰洪流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為抗戰發揮出了重大的作用與貢獻。如今,八路軍宰李兵站紀念館已經落成,成為當地青少年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并被确定為“高平市河西鎮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晉城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告慰着前輩先烈,也讓我們這幾個從始至終參與籌建的老同志深感欣慰。

孫年發(高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