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時珍首次提出五倍子是蟲所造

作者:青醫說

大自然造化萬物的鬼斧神工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我第一次見到鹽膚木上的五倍子感到很驚訝,認為五倍子是鹽膚木樹上結的“奇異果”。其實,這種看法在明代《本草綱目》以前是比較普遍的。

  五倍子,北宋《開寶本草》收入草部,《嘉祐本草》移入木部,都認定它是植物。《圖經本草》收五倍子入草部并記載五倍子:“生膚木葉上,七月結實,無花,其木青黃色,其實青,至熟而黃,大者如拳,内多蟲。九月釆子,曝幹。”雖然蘇頌提到了五倍子“内多蟲”的現象,但仍然沒有跳出五倍子是植物鹽膚木結的果的界定。直到1647年成書的《本草乘雅半偈》對于五倍子來源之認識,雖然提出“不屬果實”的概念,但還是陷入迷惑模糊之中。盧之頤認為五倍子“不屬蟲卵,不屬果實,此屬假木氣以賦形。”

  唯有明代李時珍,在蘇頌五倍子“内多蟲”的基礎上進一步觀察、考察:“此木生叢林處者,五六月有小蟲如蟻,食其汁,老則遺種,結小球于葉間,正如初起甚小,漸漸長堅,其大如拳。或如小菱,形狀圓長不等。初時青綠,久則細黃,綴于枝葉,宛若結成。”據此,李時珍第一次提出前人“雖知(五倍子)生于膚木之上,而不知其乃蟲所造。”颠覆了五倍子是植物果實的傳統認知,并将五倍子歸入《本草綱目》蟲部。

  五倍子長期以來一直野生野長,主要來源于野生倍林,這種習性與李時珍“此木生叢林處者……結小球于葉間”的描述一緻。開春鹽膚木樹發芽時,角倍蚜蟲或倍蛋蚜蟲(小蟲如蟻)便在芽上産生有性雄雌無翅蚜蟲,性交後生出無翅雌蟲,俗稱幹母,幹母(可能就是李時珍所稱之“老則遺種”)入侵芽内組織,刺激周圍葉細胞畸形增生發展,形成囊狀隆起物(結小球于葉間),并在其中繁殖。這種囊狀隆起物即為蟲瘿,或稱五倍子。這類雌蟲幹母在密封的囊狀突起物内,一面吸取嫩枝葉中的汁水養活自己,一面在裡面“生兒育女”。随着幼蟲從少到多,從幼蟲到成蟲,這個囊狀突起物不斷長大,待到幼蟲都長成有翅的成蟲以後,便能破囊而出,也就是時珍所說的“蟲必穿壞”。于是就有了五倍子的正确采收、加工方法:“山人霜降前釆取,蒸殺貨之。”

  李時珍的觀察與描述已經很接近現代五倍子生物學成因,這在400餘年前的當時,确實是對五倍子來源認知上的一次創舉。

本文來源:中國中醫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