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剛刷了《波斯語課》,豆瓣評分8.5,看完就一個感想,這個男人實在太機(狡)智(猾)了!

電影講述了二戰期間,一個普普通通的猶太人,利用一本換來的波斯語書,把自己僞裝成波斯人,然後對着一個德國軍官騙吃騙喝又騙心的故事。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你能想到這是依靠真實事件改編的嗎?

分析了下這個男人,最起碼有四個原因讓這個男人活到最後。

1

優秀的編劇,善于利用道具起承轉合。這部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一個決定男主命運的道具。

故事發生在一輛押送猶太人前往集中營的車上,一個饑餓的陌生人哀求男主,希望他願意用手中的三明治換自己珍愛的一本波斯語書。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即使知道書本對他沒用,男主最後還是沒忍心拒絕。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翻開書本,上面用一行波斯語寫着BawBaw(爸爸)贈Reza(雷紮)。這也是男主從這個陌生人嘴裡,學會的兩個波斯語單詞。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随後車停下來,黨衛軍讓這些猶太人排成一排,并用機槍掃射,男主雖然假裝倒地,但還是被識破。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在被黨衛軍踢了起來時,他高呼自己是波斯人雷紮,而不是猶太人,并用這本書來證明,真是個心機boy了。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正好一個德國軍官需要一名波斯語老師,于是他幸存了下來。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如果男主路上沒有動恻隐之心,沒有用食物換這本書,故事應該就到此結束了。

但一個小人物,一次不足道的恻隐之心,給自己換來了一絲生機。

2

軍官要的是波斯語老師,開頭說這個男人狡猾機敏,就是因為在對波斯語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就能自己根據勞工名冊的詞根編造出一門語言出來,并且從頭到尾都理直氣壯地用假波斯語忽悠這個軍官,可見這是個大忽悠。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但一個謊言說出口,就要用無數個謊言來掩飾。如果不想謊言被拆穿,他隻能先騙過自己,連自己都相信自己會波斯語,自己說的每一個單詞都是真實的,謊言才能不假思索地說出來。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當德國軍官看着遠方搖曳身姿的大樹,随口問雷紮,大樹用波斯語怎麼說,正在切面包的雷紮随口答道“拉支”。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随即軍官暴怒,因為他認為雷紮騙了他,在之前的學習中,他學了“面包”的波斯語是“拉支”。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雷紮因為這次的一時疏忽,被軍官罰去做最苦最累的活,還讓人折磨他。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晚上,身心俱疲的雷紮睡夢中不停地用假波斯語說胡話,趕來的軍官,看着睡着都在用波斯語喊媽媽的雷紮,終于相信雷紮是真正的波斯人,從此不僅原諒了他,還對他信任有加。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雷紮繼續當他的波斯語老師,和在廚房做輕松的活。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最高明的騙術,是把欺騙當成事實,要有明明是鬼話,也一定說成人話的本事。

3

但一個人,面對周圍疑心重重的納粹黨,也總有疏忽的時候。

比如,集中營抓住了一個真波斯人。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而自以為波斯語學得很好的軍官,正想和别的波斯人聊聊天,談談理想談談生活什麼的。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但當晚上士兵正打算帶這個波斯人去見軍官的時候,發現這個波斯人已經死透了。原來是雷紮的意大利人朋友幫雷紮殺了這個真波斯人。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住在雷紮對面的意大利人有一個啞巴弟弟,體弱多病,雷紮經常偷偷給他帶回軍官獎勵的食物吃,啞巴弟弟才得以活下來。為了報答雷紮,哥哥殺了真波斯人,雷紮又渡過了一劫。

看,欠了你的總會還!平常多做好事,也許你就能多一個願意為你兩肋插刀的朋友呢。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4

一開始軍官對雷紮很不信任,然而到最後就把雷紮當成知心朋友了,給雷紮提供各種幫助,期間雷紮做了什麼?

雷紮調動了軍官的恻隐之心。

當一個人表現出弱的一面時,強者就容易對弱者産生同情、憐憫和關懷。是以軍官給了雷紮工作、食物、衣服、庇護所,他的恻隐之心得到了滿足,同時還展現了自己的自豪感和優越感。

劇中雷紮總是适時地表現出我很弱、我很弱,我沒有威脅,我快活不下去了……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再強勢的人都有恻隐之心,見弱者給予援助,發自本心,也是自我滿足的心理表現。可見辦事的時候,如果能夠調動對方的恻隐之心,很多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整部電影沒有過多強調二戰大屠殺的殘酷大場面,但從主人公雷紮的視角揭露出的幾個場景已讓人不寒而栗。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一輛馬車,載着一車沒穿衣服的屍體,緩慢的行進。昏暗的色調下,車子緩緩前行,沉重的讓人喘不上氣來。

在此背景下,雷紮這類小人物順從人性生存,小心謹慎地釋放着善,給人留下的溫暖也更加持久。

波斯語課:看完這個狡猾的猶太男人,終于明白他為啥招人恨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