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地處中國華中地區、湘江下遊、長浏盆地西緣、湖南東部偏北。長沙是文化昌盛之地,是楚漢名城,如今的長沙下轄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望城區、浏陽市、甯鄉市、長沙縣共計6區3縣(市),總面積11819平方公裡,人口1004萬。

長沙火車站
作為一座曆史文化名城,自從誕生之日起,長沙的區劃就在不斷調整與變更。秦漢時期,長沙的主體為長沙郡,此時的長沙郡範圍相當大,相當于大半個湖南省,包括如今的長沙、益陽、婁底、嶽陽、株洲和湘潭。
唐開元年間的潭州區域圖
隋唐時期的長沙的主體為潭州,潭州與長沙郡相比略有縮小,但是仍然包括了益陽、婁底、湘潭和株洲大部。明清時期長沙為長沙府,是當時的湖南7府之一,相對于隋唐時期的潭州,此時的長沙府範圍還有擴大,大緻相當于如今的長沙、益陽、婁底、湘潭和株洲全部。
明萬曆十年長沙府區域圖
長沙府的格局一直維持到清末,接着就是軍閥混戰,各地的區劃調整頻繁,很難有一個清晰的脈絡。時間進入到了新中國時期,湖南省各地都在快速發展,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發展,長沙的區劃經過了幾次重大的調整與變更。
熱鬧的長沙火宮殿小吃城
湖南省在建國初期成立了長沙專區,長沙專區轄嶽陽縣、長沙縣、湘陰縣、臨湘縣、浏陽縣、平江縣、湘潭縣、醴陵縣,治所湘潭縣,不久長沙專區改名為湘潭專區,轄區全調整為湘潭管轄,長沙轄區僅為今長沙市區範圍,沒有下轄其它的縣市,可以說這個時期的長沙是個光杆司令了。
長沙屬于湘潭專區時期
随着長沙市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長沙市區内有限的土地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長沙的發展,1962年,原來屬于長沙縣的高塘嶺等地區劃歸長沙,設定為長沙郊區。但是此時的長沙還是沒有下轄任何縣市,浏陽、甯鄉等如今屬于長沙的縣市當時分别屬于湘潭專區和益陽專區。
長沙擴區
随着湖南省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專區或者地區的管轄架構已經不能滿足地方發展,1983年湖南省取消了地區的建制,設立了管轄縣級行政機關的地級市,這次區劃的調整,給了長沙充實自己實力的機會,湘潭地區、益陽地區的相繼撤銷,甯鄉、浏陽回到長沙,加上之前回歸的長沙縣,長沙除了市區,還下轄了甯鄉縣、浏陽縣、長沙縣三個縣。
長沙人文地圖
此後長沙的轄區僅僅在内部做調整,再也沒有從市域外獲得額外的轄區。從長沙的曆史沿革和建國後的長沙區劃調整來看,從長沙府到長沙市,長沙的管轄範圍經曆了一個從大到小,再從小變大的過程,與明清時期的長沙府比較起來,如今的長沙丢掉了益陽、嶽陽等大量的轄區。
絢麗多彩的浏陽煙花
最令人可惜的是長沙丢掉了湘潭和株洲兩塊地方,假如湘潭與株洲如今還屬于長沙的話,就三者組合起來的實力來看,是完全不輸中部第一的武漢的,國家中心城市給長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對長沙的區劃調整有什麼看法嗎?歡迎留言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