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零零計劃#
那個關于美男子嵇康的看得見的謠言
憶江南
曾經欣賞過不少以“竹林七賢”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幾乎都是呈現這樣的場景:竹林環抱之中,七個老者臨風而憩,怡然自得,或撫琴,或弄阮,或品酒,或清談,淡泊甯靜中各得其樂。撫琴者當為嵇康,但将他畫成一位中年乃至老年男子,實乃大謬矣!因為他被司馬昭殺害時隻有三十八歲,而且他還是一個帥哥。
嵇康不僅是美男子,更是一位奇男子。
一奇當然在于他的外形之美。
嵇康有多麼帥氣呢?按《晉書》記載,他“身長七尺八寸(至少相當于現在的1.8米),美詞氣,有風儀,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 《世說新語·容止》贊美他“ 風姿特秀,如蕭蕭肅肅,爽朗清舉。”他的朋友山濤則說:嵇康站時就如孤松獨立;醉時恰似玉山将崩。實際上,嵇康之美已經到了出神入化,超凡入聖的程度,據說一次他去森林裡采藥,正流連山色時,一老樵夫望見他的神采,驚呼:“此仙人也!”

二奇在于他的愛好
嵇康不僅風儀俊雅,更為難得的是,在幾乎所有的文人才子都弱不禁風,急需補鈣時,嵇帥哥卻有着連我們當代人都極為羨慕的健美挺拔之身材,古銅色之肌膚。因為他有一個特别的愛好,那就是鍛鐵(用俗話說,就是“打鐵”)。
每年夏天,嵇康都會在自家院内的柳樹下鍛鐵,在酣暢淋漓的流汗中盡情享受生活的快樂。四百年後的大詩人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贊美冶鐵匠人的《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聲動寒川。詩中的赧郎不恰好是高大帥氣,善撫琴,能高歌的嵇康之絕妙寫照嗎?
鍛鐵造就了一個更與衆不同的嵇康,也為他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三奇在于它的性格
才子往往驕傲,而嵇康尤其突出。
一日,嵇康正袒露着一身古銅色的肌膚熱火朝天地鍛鐵,他的朋友向秀則在一旁為他拉風箱。這時,政壇上炙手可熱,風頭正盛的一個人物——鐘會慕名前來拜訪。品行高潔的嵇康非常蔑視這個出身曹魏重臣家庭卻甘心為企圖篡魏自立的司馬氏牽馬墜蹬的小人,于是自顧自地鍛鐵不辍,不予理會。鐘會拂袖即将離去時,一段著名的對話在曆史的空間響起——
嵇康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鐘會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嵇康的正直剛烈也是世所罕見的。
好友山濤在升任新職後,意欲推薦嵇康擔任他以前的職位,不願和司馬氏合作的嵇康憤怒地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表明自己不願為官,崇尚老莊,蔑視封建禮教之心迹,并嘲笑諷刺了司馬氏統治集團。
不久,嵇康好友呂安以“不孝”之罪被誣入獄,義薄雲天的嵇康努力營救。不幸的是,他在為朋友出庭作證時,卻恰遇曾受其羞辱的鐘會,鐘會公報私仇,竟以“亂群惑衆”的罪名将嵇康打入大牢。嵇康被捕後,三千太學生随之入獄,願以之為師,并向朝廷請願。嵇康如此強大的影響力令司馬昭既驚又怕,再加上鐘會在旁屢進讒言,嵇康的悲劇命運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了。
四奇在于他的才華。
嵇康不僅是位文學家,而且還是哲學家,音樂家。
在哲學上,嵇康崇尚老莊之學,講究養生服食之道;在藝術上,他善鼓琴,工書畫,能自度曲,天下第一奇曲《廣陵散》就是他自己譜寫的作品。在文學上,他博學多才,詩文俱佳,是“正始文學”的代表作家。其文風犀利,潑辣灑脫,頗有氣勢,最突出的特點則是“心寫心聲不失真”,有一顆赤子之心。《聲無哀樂論》、《與山巨源絕交書》千百年來一直是為人傳誦的佳作。嵇康的詩歌主要表現其“輕世肆志”的人生态度,形式上多受《詩經》影響,以四言為主,代表作《幽憤詩》風格峻切 ,詩如其人 。
五奇在于他的潇灑赴死。
嵇康臨刑之前,顧視日影,索琴而彈,從容不迫地演奏了他最喜歡的曲子《廣陵散》,一曲終了,嵇康長歎一聲:“《廣陵散》于今絕矣!”而後慷慨赴死。海内聞之,莫不痛惜。
公元二百六十二年的那一天,《廣陵散》絕矣!奇男子嵇康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