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擇雜談由天擇創辦,歡迎關注。
1940年10月中旬,一場隆重的追悼會在江蘇省興化城舉行,興化是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的老巢,而此次韓德勤追悼的便是他手下的89軍軍長李守維。那麼李守維到底是什麼人?

影視劇中的國軍中将李守維
李守維于1901年出生于宿遷洋河新區倉集鎮李樓村的一個地主家庭,李守維有同胞兄弟五人,他是家中的長子。
李守維從小受過教育,洋河縣立第三高小畢業後,到南京工業專科學校藝徒班學工半年,後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并畢業。畢業後先在黃埔教導團當少尉排長,這個教導團是蔣介石起家的部隊,當時的團長是何應欽。
李守維在這裡遇到了他的江蘇老鄉冷欣,冷欣于1900年出生于江蘇省興化城大南門外南大街35号一個小商人家庭,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部隊裡面最講同學情、老鄉誼,李守維與冷欣既是老鄉,還是師兄弟,是以兩人關系走得很近,很快成為好友。
蔣介石有兩個重要的用人理念:江浙幫、黃埔軍校畢業,李守維和冷欣都在蔣介石的用人圈子裡,不過兩人的表現都不突出,屬于普普通通的那種,甚至屬于不受重用的那種,兩人同病相憐,很是談得來。
不過何應欽很喜歡冷欣,因為冷欣比較聽話,沒有多少花花腸子,何應欽感覺他老實可靠。在此期間,他們遇到了一個貴人顧祝同,顧祝同是江蘇省漣水縣人,三人是老鄉。
1931年,李守維升任陸軍52師補充團中校副團長,而52師的師長就是韓德勤,韓德勤這個人水準不高,但是卻身居要職,他總怕手下人能力過強來搶占自己的位置,是以有能力的人他一概不用,而對沒有什麼能力、隻會A錢腐敗的李守維卻非常喜歡,因為李守維能力不如自己,永遠不會搶自己的位置。
李守維于1938年冬任陸軍第89軍副軍長兼33師師長,89軍的軍長便是韓德勤,而韓德勤升任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後,李守維便升任了第89軍軍長,成為韓德頗為信任但是卻不甚得力的幹将。
1940年7月,陳毅、粟裕指揮新四軍東進,解放黃橋,組建新四軍蘇北指揮部,開辟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黃橋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韓德勤決定攻占黃橋。
韓德勤之是以敢進攻黃橋,其依仗的便是李守維的第89軍。
韓德勤認為黃橋的新四軍不過5000人,而他的89軍就有2萬餘人,還有其他部隊的配合,打敗新四軍不成問題,當韓德勤和李守維商議時,李守維也認為不成問題。
1940年9月下旬,韓德勤對新四軍發起圍攻,指令李守維率領第89軍擔任正面主攻。李守維是國軍中将,雖然軍銜不低,但是水準非常一般,他遇到戰神級别的粟裕,當然隻有死路一條了。
1940年10月5日夜,李守維被新四軍陳毅、粟裕部襲擊兵敗,率殘部逃跑,他在騎馬過黃橋北“八尺溝”時,有族中子弟拉住馬,要求帶他們一起逃走,馬驚力掙,李守維随馬落水溺死。
李守維死後,韓德勤在興化城為李守維舉行“追悼會”,中共興化城地下工委派人送了一副挽聯:
影視劇中的韓德勤
“摩擦分裂走向死路,團結抗日才有前途”,“上款為“李守維死了”,下款為“興化群眾公挽”。
中共人員李健乘參與布置靈堂之機,将挽聯懸挂在靈堂上。緻使韓頑驚恐萬分,宣布全城戒嚴,搜捕共産黨,但是根本找不到任何人。
李守維死後,有人說李守維或許已經知道自己兇多吉少,因為他在上戰場前托付自己的好友冷欣來照顧自己的老婆馬邦貞。和其他國民黨軍事将領的夫人相比,馬邦貞可以說是鶴立雞群。
馬邦貞出身于蘇北一個非常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天生麗質,她在中學時就是學校的校花,中學畢業後考上了當時頗有盛名的金陵大學。
金陵大學,誕生于1888年的美國基督教會美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大學,同美國康奈爾大學為姊妹大學。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中國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大學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所學生院。
是以國民黨的很多高官子女都在金陵大學上學,裡面美女如雲,盡管如此,馬邦貞在金陵大學就讀的時候憑借着自己的美貌成了校花。
馬邦貞是金陵大學裡面交際花式的人物,追求的人很多,當時人們可能不知道金陵大學的才子是誰,但是金陵大學的校花是誰則是人盡皆知。在諸多的追究者中,一個國軍軍官引起了馬邦貞的關注,他便是李守維。
當時李守維是江蘇省保安第一團上校團長,省政府的保安處長是韓德勤,保安團的職責是維持地方治安,并配合正規軍執行剿匪等軍事任務。
李守維這個位置非常重要,當時南京的很多高校保衛工作都需要找李守維協調,需要經常請李守維吃飯、給好處。金陵大學有一次宴請李守維時讓校花馬邦貞作陪,馬邦貞就這樣認識了李守維。
馬邦貞不僅漂亮,而且能說會道,還溫柔似水,李守維一下子被他迷住了。李守維開始追求馬邦貞。
李守維長得肥頭大耳,紅光滿面,長相雖然談不上醜,但絕對算不上潇灑,而且說話粗聲粗氣,馬邦貞根本看不上他。
民國女大學生劇照
馬邦貞有一個表弟在南京下關區開了一個飯店,經常有地痞無賴前去尋釁滋事,還經常吃霸王餐,光吃飯不給錢,她的表弟隻好找人罩着,但是需要不菲的費用去打點,他的表弟基本賺不到什麼錢,也僅僅能維持生計而已。
馬邦貞表弟知道李守維在追求馬邦貞後,便讓馬邦貞跟李守維說說,讓他打發那幫地痞流氓,馬邦貞找李守維後立即擺平了此事,從此沒有人敢來騷擾,也不需要再交保護費了。
馬邦貞見這個上校團呼風喚雨、有權有勢,一下子就覺得那些奶油學生不夠看了,還是這個上校團長能夠保護自己,能夠提供足夠的花銷。而她的表弟也勸她說,李守維雖然不潇灑,但是有權有勢,女人圖什麼,還不是嫁一個有權有勢有錢的人。
漂亮的女人從來都是權勢和财富的俘虜,馬邦貞也不例外,在李守維的攻勢下,兩人戀愛并結婚,李守維在南京市郊買了一棟漂亮的别墅。
和其他官太太不同的是,馬邦貞喜歡随李守維參加各種社交活動,而漂亮的馬邦貞在交際的過程中很給李守維長面子,在很多場合,人們先注意到馬邦貞,後才注意到李守維。
馬邦貞很強的社交能力使李守維官運亨通起來,後來竟然當上了第89軍中将軍長,一時志得意滿,如果在和平時期,李守維肯定還會步步高升。
馬邦貞這個女人非常貪婪,是李守維A錢的好幫手,韓德勤私下對親信講:
李守維一心想把爪子伸到東台、興化、海安來。李守維那個年輕漂亮的老婆馬邦貞簡直是财迷心竅,無孔不入,手伸得很長。89軍能有多少人拉上火線呢?
但是韓德勤非常反動,蔣介石又逼得急,他隻能依靠89軍。
當時李守維和冷欣來往一直比較密切,當李守維帶兵到蘇北時,他知道兇多吉少,于是便把老婆馬邦貞托付給冷欣照顧,冷欣也欣然同意。
當時冷欣是國民黨第三戰區第2遊擊區副總指揮,總指揮由第三戰區司令顧祝同兼任,第2遊擊區的實際指揮人就是冷欣。
令國民黨軍沒有想到的是,韓德勤派幾倍兵力攻打黃橋,結果卻大敗而回,李守維淹死了,馬邦貞一下子成了寡婦。
但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李守維一戰死沒多久,甚至可以說是屍骨未寒,馬邦貞便嫁給了丈夫的好友冷欣。
此時的冷欣早已成家,其原配夫人的名字叫王澄如,長得也非常漂亮,但是仍然被冷欣休掉。冷欣知道娶馬邦貞将會給自己的名譽帶來損害,也将給自己的仕途帶來不好的影響,然而在“選江山還是選美人”這個問題上,冷欣不顧親信的勸告選擇了美人。
上海畫報中間照片為冷欣原配夫人王澄如
冷欣的行為引起了很多黃埔同學的不滿,認為冷欣是乘人之危,他們紛紛以各種形式向蔣介石告狀,蔣介石見冷欣犯了衆怒,更為重要的是冷欣戰績一般,于是蔣介石批了六個字:
“無恥!永不錄用。”
1943年1月,冷欣被免去江蘇省政府委員和江南行署主任的職位。
這一處分既令冷欣始料未及,心情變得非常糟糕,這時馬邦貞對冷欣說,他是黃埔學生,又是江蘇人,蔣介石這麼批示也隻是做做樣子,并不見得是把他一棍子打死,他可以找自己的老上司疏通疏通看看。
冷欣一想有理,他直奔後方找到何應欽,何應欽一直對冷欣不錯,在何應欽與顧祝同的周旋下,1944年夏天,冷欣出任中國陸軍總部軍務處處長,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崗位。
這一下令黃埔同學沒有想到,僅僅1年後冷欣卻被重用了。這也看出蔣介石用人沒有什麼原則性,很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都可以通融。
當年冬天,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在昆明成立,何應欽任總司令,冷欣因為是何最親信的黃埔學生之一,資曆也很老,是以調來任中将副參謀長。
同時,中國戰場美軍司令部也在昆明成立,中美雙方聯合辦公,因為冷欣不懂英文,不被美方喜歡,是以不能參加每天上午的例行彙報會,後來美方要求升第三處處長蔡文治為中将副參謀長。
冷欣雖然不懂英文,但是馬邦貞英文不錯,後來在一些場合和美國人交流時,都由馬邦貞給冷欣當翻譯,而美麗動人、英文又好的馬邦貞頗得美國人的喜歡。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8月21日,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甯次大将派遣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少将一行飛到芷江,和國民政府要員舉行無條件投降之前的受降會談。這就是永載史冊的“芷江受降”。
下午三時二十分,日軍代表進入會場。會場正中桌旁就座的是中國陸軍總部參謀長蕭毅肅中将,右方為副總參謀長冷欣中将,左方為中國戰區美軍參謀長巴特勒準将和翻譯官王武上校,中國各戰區長官及中外記者數十人環坐左右。
“芷江受降”确定了國民政府接受南京的相關事宜,之後冷欣組建了前進指揮所,并帶領指揮所人員乘飛機到達南京開始接收。
到南京後,在日軍的保護下,冷欣去中山陵拜谒了先總理的陵園。當時南京的大部分物品市價比内地低15~20倍,前進指揮所的人員都随身攜帶大量關金券,不攜帶任何行李,到南京解決。
芷江受降油畫
他們提取封存的大量僞币,先購買黃金,汽車,到後來竟發展到搶購照相器材囤積居奇。搶占豪華宅邸更是一人多套,結果他們都大發橫财。
而冷欣更是帶着馬邦貞在接收南京的過程中大發橫财,他們占了多套别墅,還有大量的黃金、古玩、字畫等。
衆人見冷欣官位不算太高,但是發的财可不少,就有人向蔣介石報告說他接收時中飽私囊,也有人指責他代表蔣介石和日軍密談的事情做的不周,在社會上有風言風語,蔣很不滿意,對他加以申斥。
冷欣雖然沒有被免職,但基本上已沒有什麼實權,1948年冬,他就任京滬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湯恩伯)副總司令,1949年5月,他帶着馬邦貞和子女前往台灣。
1959年9月,冷欣以陸軍中将銜退役。退役後的冷欣活躍在曆史研究領域。1964年,他應聘任中央警官學校,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講授近代史,一生雖為軍人,但喜與文人交往。
台灣當代史學名家,多與他有深厚友誼。他研究近代史,因為很多史實,都有親身經曆,頗多第一手史料與創見,極具權威性。
冷欣與馬邦貞生有一子一女,兒子叫春陵,生活在美國,有兩個孫子,一個孫女。女兒叫春芷。
1987年2月6日,也就是農曆正月初一,冷欣因心肌梗塞肺衰力竭于下午3時45分病逝于台北,遺體葬于台北縣汐止五指山示範公墓,享年87歲。
國軍中将冷欣
冷欣死後,馬邦貞到美國和兒女一起生活,直到病逝。
天擇是作者的筆名,對曆史和哲學頗有研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