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人口南遷曆史解讀: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靖康之變建炎南渡

一、曆史事件-二帝被俘受辱而死

西晉懷帝(洛陽)、愍帝(長安),北宋徽宗、欽宗。

西晉二帝(司馬炎子、孫)于311年、316年城破被俘至平陽兩年後313年、318年被殺; 北宋二帝被俘至五國城為奴。

興衰内因:皇室貴族争權奪利内耗-司馬氏“八王之亂”骨肉相殘(司馬炎太子愚昧賈後亂政、分封諸王),統治階層腐化社會風氣敗壞-好清談無才幹、不思治國理政專事家族富貴聚斂私财(曹魏以來中原長期和平發展物質豐富、玄學清談之風盛行); 宋徽宗治國無道任用奸佞朝政腐敗。

——名人言語:羊祜臨終前建議伐吳、統一後推行教化; 王導在總結貴族争權、官僚腐敗教訓後,勸司馬睿召集人才聯絡南方士族建立政權; 祖逖以晉亡因王族争權内讧非群眾反叛,建議北伐組織群眾收複故土。

兩次人口南遷曆史解讀: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靖康之變建炎南渡
兩次人口南遷曆史解讀: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靖康之變建炎南渡

二、重要人物志

(一)外族亂世枭雄

1.匈奴人劉淵父子:八王之亂期間趁亂起事,組織部衆稱帝建立“漢”政權。其子劉聰、養子劉曜率兵先後破洛陽、長安。

304年劉淵以抵禦北方王浚鮮卑部進攻為由,脫離司馬邺回鄉組織部衆,308年稱帝派兵攻晉,310年病死。劉聰子劉粲318年平陽城政變被外戚靳準殺,劉曜長安建“趙”。

2.羯族石勒:311年春石勒騎兵于甯平城包圍殲滅西晉最後的軍隊主力,推倒牆壁壓死被俘的西晉王公大臣。

東海王司馬越由洛陽南逃項城病死,太尉王衍派軍隊護送司馬越靈柩歸葬東海封國途中被石勒截殺。

(二)南宋戰和兩派

南宋官員主戰與求和兩派-理念、主要人物:堅持民族大義、組織群眾收服中原,成“驚弓之鳥”偏安江南劃界議和。主戰派李綱、宗澤,主和派汪伯彥、黃潛善、秦桧。

河北抗金義軍-武裝結寨:八字軍-面刺“赤心報國,誓殺金賊”、河東澤潞州紅巾軍-頭紮紅巾、梁山泊張榮水軍等。

兩次人口南遷曆史解讀:永嘉之亂衣冠南渡、靖康之變建炎南渡

1.宗澤:北宋地方官二十多年-四任縣令、兩任通判,基層政務才幹“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晚年金人南侵,被派到河北抗金前線-任磁州知州組織抵抗,趙建構大元帥府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1127年春金人北返、當年秋趙構南逃揚州,宗澤留守開封為“河北義軍”民心士氣凝聚力,1128年夏病死。多次上書趙構北返抗金無果,臨終前大呼“過河”。

2.汪伯彥、黃潛善:1129年初金人兵臨長江、康王“泥馬渡江”南逃臨安,二人遭彈劾被罷相外任地方。

3.嶽飛與秦桧簡評(生前命運與身後名聲):堅持民族大義被殺與為主謀和求取富貴,以“民族英雄”名垂千古與“奸相”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