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錢中的珍品

靖康之變後,作為宋室趙姓的傳人,康王趙構立年号“建炎”作為南宋的第一個年号,所謂“建”:建立,所謂“炎”:權威。自是這位曾被任命為“兵馬大元帥”的新皇高宗心之所想、志之所向,在滿目瘡痍、山河破碎的國土上建立起他的權威,似乎滿含複興的雄心。隻是建炎年間,趙構高宗一直是疲于奔命、忙于逃亡,還不斷罷黜主戰派大臣,一味地策劃向金國求和,并未建立起統帥全民全軍抵抗外族入侵的權威,隻留下了“泥馬渡康王”的滑稽戲。

建炎錢中的珍品

泥馬渡康王

建炎錢始鑄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宋高宗趙構在位36年,先後使用“建炎”年号4年、“紹興”年号32年,并分别鑄有建炎和紹興兩種年号錢。建炎作為南宋的第一個年号,建炎年間除鑄建炎通寶外,還鑄建炎通重和建炎元寶,建炎重寶為篆書折三型,存世少見,近來價格有所上漲;而建炎元寶尤為稀見,為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建炎錢中的珍品

通過靖康元寶小平和建炎元寶小平的對比,其形制和錢文書寫如出一轍,現多數認為建炎元寶為建炎元年的試鑄樣錢。

建炎元寶珍錢曆來發現很少,如清代著名古泉學家劉燕庭在《嘉蔭籍泉錄》中甚至斷言:“建炎無元寶”。直到清末民初,建炎元寶始浮出水面,當時所見建炎元寶分為隸書和篆書兩種字型,民國時期藏家陳海曙、張叔馴、方若、羅伯昭、沈子槎都曾獲藏建炎元寶。

現在來看,建炎元寶有小平和折二兩種,繼承了北宋的鑄錢之習,實行隸篆成對的對錢制度。目前建炎元寶小平已發現多枚,隸書要多于篆書,折二僅發現隸書一種,甚為珍稀。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元寶篆書小平 羅伯昭舊藏,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元寶隸書小平 上海博物館藏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元寶隸書小平 直徑23.7毫米 2006年古泉園地87150元成交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元寶隸書小平 直徑23.8毫米 2017年華夏古泉183600元成交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元寶篆書小平 直徑23.6毫米 2017年華夏古泉261360元成交

建炎錢中的珍品

建炎元寶隸書折二 直徑29毫米 圖檔來自古泉園地

雖然南宋錢和北宋錢的差別較大,但建炎元寶的鑄造發行卻可以說是宋高宗趙構繼承先祖的一大物證,更給後來的錢币愛好者收集和研究留下了美妙的聯想。

——天譽堂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