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次人口南迁历史解读: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靖康之变建炎南渡

作者:小翼司会

一、历史事件-二帝被俘受辱而死

西晋怀帝(洛阳)、愍帝(长安),北宋徽宗、钦宗。

西晋二帝(司马炎子、孙)于311年、316年城破被俘至平阳两年后313年、318年被杀; 北宋二帝被俘至五国城为奴。

兴衰内因:皇室贵族争权夺利内耗-司马氏“八王之乱”骨肉相残(司马炎太子愚昧贾后乱政、分封诸王),统治阶层腐化社会风气败坏-好清谈无才干、不思治国理政专事家族富贵聚敛私财(曹魏以来中原长期和平发展物质丰富、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宋徽宗治国无道任用奸佞朝政腐败。

——名人言语:羊祜临终前建议伐吴、统一后推行教化; 王导在总结贵族争权、官僚腐败教训后,劝司马睿召集人才联络南方士族建立政权; 祖逖以晋亡因王族争权内讧非民众反叛,建议北伐组织民众收复故土。

两次人口南迁历史解读: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靖康之变建炎南渡
两次人口南迁历史解读: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靖康之变建炎南渡

二、重要人物志

(一)外族乱世枭雄

1.匈奴人刘渊父子:八王之乱期间趁乱起事,组织部众称帝建立“汉”政权。其子刘聪、养子刘曜率兵先后破洛阳、长安。

304年刘渊以抵御北方王浚鲜卑部进攻为由,脱离司马邺回乡组织部众,308年称帝派兵攻晋,310年病死。刘聪子刘粲318年平阳城政变被外戚靳准杀,刘曜长安建“赵”。

2.羯族石勒:311年春石勒骑兵于宁平城包围歼灭西晋最后的军队主力,推倒墙壁压死被俘的西晋王公大臣。

东海王司马越由洛阳南逃项城病死,太尉王衍派军队护送司马越灵柩归葬东海封国途中被石勒截杀。

(二)南宋战和两派

南宋官员主战与求和两派-理念、主要人物:坚持民族大义、组织民众收服中原,成“惊弓之鸟”偏安江南划界议和。主战派李纲、宗泽,主和派汪伯彦、黄潜善、秦桧。

河北抗金义军-武装结寨:八字军-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河东泽潞州红巾军-头扎红巾、梁山泊张荣水军等。

两次人口南迁历史解读: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靖康之变建炎南渡

1.宗泽:北宋地方官二十多年-四任县令、两任通判,基层政务才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晚年金人南侵,被派到河北抗金前线-任磁州知州组织抵抗,赵构建大元帅府以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1127年春金人北返、当年秋赵构南逃扬州,宗泽留守开封为“河北义军”民心士气凝聚力,1128年夏病死。多次上书赵构北返抗金无果,临终前大呼“过河”。

2.汪伯彦、黄潜善:1129年初金人兵临长江、康王“泥马渡江”南逃临安,二人遭弹劾被罢相外任地方。

3.岳飞与秦桧简评(生前命运与身后名声):坚持民族大义被杀与为主谋和求取富贵,以“民族英雄”名垂千古与“奸相”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