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廢李嚴事件背後:馬忠的作用

作者:吟風社

李嚴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大臣,他文武雙全,參與制定《蜀科》,又多次平叛,受到劉備的重視,和諸葛亮一起成為托孤大臣。但他在和諸葛亮共事八年後,因運糧不力和謊報軍情的緣故,被廢為庶人。這件事的大體脈絡十厘清晰,但細節上有一些值得發掘之處,本文就來講述在這件事當中的一位關鍵人物。

諸葛亮廢李嚴事件背後:馬忠的作用

李嚴

在李嚴被廢之前,他的名聲就頗為糟糕,有“李鱗甲”之名,曾與多位同僚和部下發生沖突,包括輔匡、楊洪、王沖,連同鄉陳震也對諸葛亮說李嚴在鄉黨當中風評很差。在北伐開始後,諸葛亮多次希望李嚴到漢中幫助自己,李嚴不肯,同時修築大城,想要劃出五個郡來成立巴州,還希望學司馬懿等人開府。諸葛亮在李嚴的要挾下封其子李豐為江州都督,給李嚴加官為骠騎将軍,甚至在北伐期間給予李嚴管理丞相府的權力,李嚴這才同意來到漢中幫忙。

然而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因天降大雨,李嚴糧草督運不力。李嚴懼怕受責,便派參軍狐忠和督軍成藩去向諸葛亮傳喻旨,讓諸葛亮退兵。諸葛亮退兵的消息傳來時,他在傳令人前假裝不知情,稱糧草尚足,又在另一方面給劉禅上疏,說諸葛亮是假裝撤兵引誘敵人來攻。結果最後諸葛亮出示李嚴先後言行不一的文書,令李嚴啞口無言,隻好俯首認罪。

諸葛亮廢李嚴事件背後:馬忠的作用

諸葛亮

對于李嚴的先後表現,史學家田餘慶曾評價說過于乖謬,不符常情,根本不像是精明能幹的李嚴會做出的事。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史書裡記載諸葛亮獲得了李嚴前後的文書,導緻李嚴做的事看上去錯漏百出,但實際上李嚴的算盤可能是打得很精的,他原本沒有打算留下文書。

李嚴派人去給諸葛亮傳的退兵指令是喻旨,所謂喻旨,是口頭指令。李嚴傳的肯定不是自己的指令,他沒有讓諸葛亮退兵的權限,那肯定就是以劉禅名義釋出的指令。到時候如果諸葛亮退兵,并聲稱是劉禅的指令,劉禅會說自己根本沒下這樣的指令,但因為是口頭指令,諸葛亮拿不出相關文書,便無法自證。以諸葛亮的聰明,他自然能知道是李嚴從中作梗,但如果李嚴假裝糊塗,諸葛亮也拿他沒辦法。

這樣一來,李嚴可以洗脫自己運糧不力的罪名,諸葛亮因為無故退兵還甩鍋劉禅,威望也受到了打擊,同時諸葛亮和劉禅之間的君臣關系也會産生裂痕,對李嚴來說簡直是一箭三雕。諸葛亮事後曾評價李嚴說:吾以為鱗甲者但不當犯之耳,不圖複有蘇、張之事出於不意。意思是自己本來以為李嚴心術不正,那麼不去得罪他就是了,沒想到他居然幹出蘇秦、張儀這樣出人意料的事來。蘇秦、張儀是戰國時期縱橫家,諸葛亮所指的蘇、張之事應該是指李嚴兩面三刀,挑撥君臣關系。

既然李嚴并沒有打算留下證據,那諸葛亮又是如何獲得李嚴前後不一的文書呢?首先,諸葛亮所出示的文書肯定是真的,否則李嚴不可能啞口無言,其次在指認過程中諸葛亮很可能動用了人證,使得李嚴無可辯駁。李嚴寫給劉禅的上疏會交由尚書台以及劉禅身邊的侍中處理讨論,這些人都是諸葛亮舉薦給劉禅的,諸葛亮要掌握這些文書很容易,李嚴也肯定想得到,因而關鍵問題在于喻旨,關鍵人物就是李嚴派去去給諸葛亮傳令的狐忠和成藩。

正巧的是,諸葛亮在上疏廢李嚴時,正好寫了這麼一句:自度奸露,嫌心遂生,聞軍臨至,西鄉讬疾還沮、漳,軍臨至沮,複還江陽,平參軍狐忠勤谏乃止。他在批評李嚴的行為時又去誇獎了狐忠制止李嚴有功,因而狐忠肯定在廢李嚴這件事當中扮演關鍵角色幫了諸葛亮大忙。

狐忠的名字大家聽着很陌生,但他的另一個名字大家就很熟悉了——馬忠。三國時期有兩個馬忠,一個是潘璋的部下馬忠,這是個小人物,隻在抓捕關羽時被記載過一次,另一個是蜀國的馬忠,這人就厲害多了,是蜀國的重要人物。馬忠原名狐笃,因被母親家養育長大,便随母親姓狐,後改回父姓馬,改名為忠,便成了馬忠。

諸葛亮廢李嚴事件背後:馬忠的作用

馬忠

馬忠傳記載他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被任命為丞相參軍,協助蔣琬留守漢中,第四次北伐中又前往前線參與戰事,和李嚴傳裡狐忠的官職和事迹正好對應的上。而馬忠深受諸葛亮信任,陳壽評價他“擾而能毅”,擾有馴的意思,指馬忠十分聽話。那他聽誰的話呢?自然不可能是李嚴的。

是以,這件事的情況很可能是馬忠根據蛛絲馬迹發現李嚴的行為不對勁,然後提前用了一些方法偷偷收集或者迫使李嚴留下了相關文書,并在傳令時提前令諸葛亮掌握了李嚴的動向,最後親自擔任人證,讓李嚴在鐵證之下無話可說。

李嚴被廢後馬忠也得到了諸葛亮的重用。兩年後,南中的庲降都督張翼治下發生叛亂,張翼在快要平叛結束時,諸葛亮派馬忠接替張翼擔任庲降都督,并憑借張翼打下的基礎成功平定叛亂。戰後馬忠因功受封監軍奮威将軍,封博陽亭侯。這件事足以看出諸葛亮有意栽培馬忠。

諸葛亮死後,其繼任者蔣琬、費祎依然對馬忠十分重視,馬忠晚年官至鎮南大将軍,平尚書事。平尚書事即有權參與尚書台政務決策,是進入朝廷核心中樞的證明。蜀漢朝廷以其他官職參與尚書台決策的前後隻有七人,分别是諸葛亮、蔣琬、費祎、馬忠、姜維、諸葛瞻、董厥,馬忠是唯一一個獲得這種地位的益州本地人。

馬忠最後也沒有辜負諸葛亮的期望,為蜀漢立下汗馬功勞。

諸葛亮廢李嚴事件背後:馬忠的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