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前言

1991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份,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次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影響最為深遠的事件之一,從那以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就掌握了全球話語權。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蘇聯解體

自由主義浪潮席卷全球,衆多國家的人民把美國視為世界的燈塔,與美國價值觀格格不入的中國,成了國際上的異類。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會步蘇聯的後塵,唱衰之聲不絕于耳。

彼時的中國徘徊在命運的十字路口,經濟危機的餘波還未消散,對改革的批判甚嚣塵上。内外交困的中國,立于懸崖之上,一步踏錯,必将萬劫不複。值此危難之間, 一位老人力挽狂瀾,用他緩慢而堅定的雙手,拉開了新時代的帷幕。

東歐劇變

沒有人能預料到蘇聯的解體會如此突然和迅速,但國内國外接踵而至的壞消息,已足以引起警惕。1989年1月波蘭舉行圓桌會議拉開了東歐劇變的序幕,從匈牙利到羅馬利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南聯盟,社會主義國家相繼變色。

也是從這一年年底開始,鄧公在講話中,開始使用“不管東歐或蘇聯發生什麼”作為開頭語。無論外界如何唱衰中國,鄧公對渡過難關的信心從未有絲毫動搖。在與其他上司人的談話中,他強調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能讓中國頂住來自外部的壓力。世界的巨變是危機,也是機遇,隻要處理好危機,把握機遇就一定能讓中國的發展更進一步。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德國實作統一

鄧公努力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他堅信團結起來的中國是不可戰勝的。在與泰國首相差猜會面時,他這樣說道:“中國搞社會主義,是誰也動搖不了的。我們搞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面對世界的風雲變化,鄧公強調:“概括起來就是三句話,第一句話,冷靜觀察,第二句話,穩住陣腳;第三句話,沉着應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靜、冷靜、再冷靜,埋頭苦幹,做好一件事,我們自己的事。”

南方之行

1989年到1991年,國内的改革并不順利,尤其随着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改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謹慎的人,希望把國家控制在安全的軌道上,發對激烈的改革。但鄧公卻有着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隻有加快發展,擴大開放,提高人民群衆的生活水準,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國家才能得以長久延續下去。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鄧小平

在一片靜寂之中,上海《解放日報》連續發表了3篇署名為“黃埔平”的文章,文章中提出要堅持解放思想,敢冒風險,大膽改革,不要把精力花在姓“資”還是姓“社”的诘難中。這幾篇文章一經發表,就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來了大量圍攻和聲讨。

為了打破改革的僵局,鄧公決定采取切實的行動。1992年1月17日,他帶着家人以“度假”的名義,啟程南下。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黃埔平發表在《解放日報》上的文章

第一站,來到了武漢。他當着前來迎接的武漢省委書記和省長的面,用嚴厲的措辭批評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要求他們少說空話,多做事實,要勇于擔當,銳意改革。鄧小平沒有在武漢停留,當天下午到了長沙,先肯定了湖南的農業工作,接着對時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熊清泉同志說:“湖南搞改革開放的膽子要更大一些,要加快經濟發展。”

19日,鄧公來到廣東,對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深圳和珠海進行了為期11天的考察之旅。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鄧小平此次南下度假,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鄧小平在深圳

在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謝飛和當地上司的陪同下,鄧小平參觀了特區内的很多工廠和企業,他肯定了特區所取得的成就。當時很多人批評深圳的步子邁得太快,鄧小平同志在聽取深圳市市委書記李灏的報告時說道:“你們要搞快一點。”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鄧小平南下講話

保守的人擔心,資本的急速擴張,會帶來“和平演變”的隐患。1988年搶購風波引發的諸多事件和國外風起雲湧的變化,刺激着人們的神經,有這樣的擔憂也是正常的,這也是當時人們的主流态度。

鄧公自然清楚改革所面臨的風險和困難,但他同樣清楚如果不改革或者放慢改革的步伐,會導緻什麼樣的災難後果。在珠海參觀清代海關舊址時,他對身邊的珠海市市委書記梁廣大說道:“落後就要挨打啊,我們已經窮了上千年,不能再窮下去了。如果不重視科學技術和教育,還要挨打。”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鄧小平視察廣東珠江冰箱廠

在廣東視察期間,鄧公反複強調要放開膽子搞改革,要敢于試驗。在談到姓“資”還是姓“社”時,他說:“判斷标準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産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看着深圳在改革開放後的繁榮發展,鄧公非常高興,他肯定了深圳市的發展。鼓勵深圳的上司幹部,勇于試驗,不要怕犯錯。他希望深圳借鑒新加坡的治理經驗,力争在20年内趕上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地區。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1992年的深圳

1992年2月21日,鄧公結束了南方之行,傳回北京。他南行期間所說的話,被南方的各大報社整理出來。《深圳特區報》率先刊登了題為《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文章。文章系統的解答了姓“資”姓“社”的問題,闡明了中國接下來要走的道路,為改革開放掃清了理論上的障礙。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深圳特區報》上的文章“東方風來滿眼春”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鄧公的南下之行迎來了成果,擴大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了全國上下的共識。3月23日,楊白冰同志宣布軍隊要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5月底,中央宣布開放長江沿岸的5個内陸城市和9個邊境城市,以及所有省會城市一律享有和經濟特區同樣的特殊政策。

從1978年鄧公一手推動了中國的改革,到1992年為深入改革他啟程南下,終于掃清了籠罩在改革頭頂上的思想藩籬。

和平崛起

東歐劇變和蘇聯的解體,讓整個世界變得動蕩不安。面對複雜繁亂的外部環境,鄧小平同志提出了“韬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思想。不管外界怎麼風雲變化,我們的重心都要放在國内,一些搞改革,搞發展,搞建設。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要想發展經濟,就需要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獲得更多國家的支援。在對外關系的處理上,他充分吸取蘇聯的教訓,反對搞大國主義和霸權主義,堅持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以實作中國的和平崛起目标。

其實早在1974年4月9日,鄧公就率團代表中國出席了第六屆特别聯大會議,這是中國恢複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後第一次站在聯大的講台上,備受矚目。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1974年鄧小平在聯大上的發言

在這次講話中,鄧公說道:中國現在不是,将來也不做超級大國。如果中國有朝一日變了顔色,變成一個超級大國,也在世界上稱王稱霸,到處欺負人家,侵略人家,剝削人家。那麼,世界人民就應當給中國戴上一頂社會帝國主義的帽子,就應當揭露它,反對它,并且同中國人民一道,打倒它。

這段擲地有聲的話語,赢得了大會上各國代表經久不息的掌聲,幾十年來,中國在處理與他國的關系上,始終以平等的姿态進行交往。無論對方是享譽世界的大國,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國,我們的态度始終如一。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鄧小平在聯大上發言圖

中國的态度,赢得了其他國家的尊重。随着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上的人們相信中國可以走出曆史的怪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新老權力的交接。

美國前總統布什在參加一次電視節目時,被問到誰是他遇到過的最偉大上司人,他先是說沒有哪個人特别傑出,然後又補充道:鄧小平是個不同凡響的上司人。

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全世界都等着中國崩潰,鄧公如何力挽狂瀾

鄧公曾說他不希望人們對他的吹捧,希望以最真實的面貌現于人前,他以“中國人們的兒子”自居,踐行着“為人們服務”的誓言。經曆了三起三落,走過了人生百年,初心依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