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濤:人民币匯率難現單邊走勢 雙向波動仍将是常态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證網訊(記者 趙白執南)中國證券報記者10月27日就近期人民币匯率走勢采訪了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管濤表示,美元回調等因素是人民币匯率短期升值的主要原因。下一步,人民币匯率走勢将繼續取決于市場供求、國内經濟基本面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等因素,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匯率測不準是必然的,有升有貶、雙向波動仍将是常态。

管濤認為,10月以來,人民币匯率有所升值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元指數出現高位回調。此前,美聯儲貨币政策收緊預期推高了美元匯率,美元指數中樞一度升至94以上。随着貨币政策調整預期逐漸消化,近期美元指數上漲乏力,有所調整。通過人民币匯率的定價機制,美元匯率對人民币匯率有反向引導作用,即美元指數走低,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人民币對美元匯率走高。二是第三季度中國經濟資料出現一些調整,資料釋出後市場短期利空出盡。實際上,三季度中國經濟回調不是個别現象,全球經濟都出現了回調。北上資金在10月19日後就調整了交易政策,恢複了淨流入。三是我國出口持續表現良好,順差保持在較高水準,市場供求也驅動了人民币匯率升值,這也反映了國内經濟較好的基本面。

“總體上看,人民币匯率一直保持正常的雙向波動。”管濤稱,今年以來,人民币匯率有漲有跌,總體上保持了基本穩定。在主要貨币中,人民币匯率穩定性也相對較強。

從較中長期來看,管濤認為,人民币匯率受到國内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國内經濟基本面、市場供求和情緒等。國際金融市場方面,随着美聯儲開啟縮減購債過程,市場對美聯儲明年加息的預期也在不斷升溫,可能會引發資金回流美國,重新推高美元匯率,這對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興市場貨币可能會造成一定壓力。供求關系方面,全球供應鍊緊張逐漸緩和,我國訂單可能會重新被分流;國際經濟艱難複蘇,海外需求也可能會減弱,我國出口高增長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對供求關系會有一定影響。

“人民币匯率雙向波動仍将是今後一個時期的常态。”管濤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