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每一次新技術的出現都在影響着我們對未來的想象,比如清末民初西方技術舶來之時,打破了傳統想象的壁障。”12月16日,有“鬼才”之稱的作家馬伯庸在成都的NEX非凡博物館,跟觀衆分享了《對未來的想象,從來不止一面》的演講, 他着重強調了想象力對人類的重大功用。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馬伯庸的作品以縱橫恣肆的想象力見長,演講現場他分享了他對想象力的了解。

想象力是人類智慧翺翔的翅膀,每個時代都會基于當時的智識水準對未來加以想象。馬伯庸買過一本名為《飛翔吧,大清帝國》的書,裡面記載了康有為、譚嗣同、梁啟超、蔡元培、魯迅等名人的狂想。比如:康有為設想過一個懸空的球型建築名曰地球萬音室,用來統一全人類的語言,兼做舊文字的博物館,他還構想未來人類固定的家将消失,地上移動的家叫“行室”,空中的家叫“飛室”,他要借此把對“大同世界”的愛,遍及火星、木星等全宇宙。

魯迅、康有為這樣的大師在人們的印象中,從來都是一副胸懷天下、不苟言笑的嚴肅形象,有時甚至近乎“迂闊”,沒想到他們的想象力如此狂放,展示了人們很少知道的有趣的一面。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不過反過來也可以說,正是我們對“有趣”這個詞的了解過于偏狹,才會對魯迅、康有為形成“過于嚴肅”的刻闆印象。圖為大笑的魯迅。

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那什麼是有趣?

從來都是衆說紛纭,可謂“無趣的人千篇一律,有趣的人各有各的不同”——談笑風生是有趣,“段”不絕口是有趣,愛好豐富是有趣,行遍天下是有趣、見識不凡也可能是有趣。

提起《洛麗塔》,即使沒讀過這部小說的人也有很多知道它的大名。納博科夫在小說創作被譽為語言大師,同時他也一生熱愛蝴蝶,收集了很多珍稀的蝴蝶标本。曾經有幾年他每天在顯微鏡下研究蝴蝶達14個小時。那幾年他在蝴蝶研究上獲得了許多成就: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利用生殖器解剖的方法為南美眼蝴蝶進行了系統分類、發現并命名了許多眼灰蝶,特别是提出一個大膽假設:南美洲的一些眼灰蝶是從亞洲穿過白令海峽過去的。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納博科夫的假說被同行說成是“業餘的推測”。但在他去世後,專家通過DNA研究,證明了他的假說。

作為“寫小說最好的博物學家”,納博科夫對蝴蝶的熱愛源于他對生活的熱情,即使在他流亡歐洲的艱難歲月裡,他依然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去觀察蝴蝶。他将精力從追逐身外名利中退出來,躲進一隅維護自己的興趣,并持之以恒地去追求。

對生活充滿熱情可能有趣,富有好奇心也可能是有趣之源。特别是科學家,基于他們認識世界的獨特角度,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都可能被他們賦予新鮮的趣味,不少科學家做到了不拘泥于單線程的人生,不受限于外界的期待。

在所有一流的科學家當中,理查德·費曼是最會玩的。他得過諾貝爾獎,是現代最偉大的理論實體學家之一。就像他天馬行空的科學思想,生活中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頑童。他是曆史上唯一被按摩院請去畫裸體畫的科學家;他在巴西桑巴樂團擔任鼓手;他還在賭城跟職業賭徒研究輸赢機率。因為聰明絕頂,他開鎖開出名氣,尤其喜歡運用數學原理猜保險櫃密碼,他打開過很多保險箱,其中就包括放着原子彈絕密檔案的那個。他之是以熱衷于惡作劇,往往隻為點出世間許多荒謬之處。大概是玩瘋了連自己都怕,後來的自傳他索性取名為《别鬧了,費曼先生》。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費曼夫婦在一起,費曼喜歡變着法地“出人意料”。

通過他們的故事就可發現:有趣不僅是一種他人的評價,更是一種對自我的定義和超越,對自我和世界的透視。

有趣,從來不止一面

未來,從來不止一面

人們喜歡看名人故事,正是向往他們多樣、精彩、不循正常的人生,希望把自己一成不變的日子活成精彩的小說。但并不是所有人敢于去突破和實踐,社會觀念、傳統舊俗的力量都在一遍遍告訴你“不務正業”必然付出的代價。

然而時代在變,物質的豐裕和單調的精神生活之間的落差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反思,年輕人在不斷發問:“如果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就将自己的生活定義為安穩,那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總會有人說不,總會有人逆風出列,大聲喊出:生活中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除了死亡無法可選之外,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可能,每個人都可以突破自我。如馬伯庸說的,“人類的突破從不按既定的路徑,永遠充滿着驚喜和颠覆。”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在成都的“NEX非凡博物館”,所有的展品也是回答着這個問題:未來,從來不止一面。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藝術家吳鼎作品,名為《對于非邏輯時間的另一種解釋》。

步入NEX非凡博物館,你會當即被展廳中的未來感、神秘感所震懾。無論是在來自藝術家吳鼎、宛如外星飛船的“時間機器”,還是互為鏡像、上下兩層城市的雙屏幻境,抑或是放在顯眼位置的NEX雙屏版手機,都給人炫酷的高科技感。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NEX非凡博物館的活動連續舉辦了兩屆,已經成為一個長期穩定且閱聽人精準的營銷IP,最終成為NEX最具科技感與藝術感的名片。這一次,NEX非凡博物館更想與你讨論的是人與人、人與知識、人與世界的關系,讓你抛開紛繁的表象,回歸本我,去發現你不曾意識到的另一面,去擁抱更廣闊的世界;去突破自我,擁有更加多樣的人生。就像回應知乎話題“有趣的人是否不止一面”的時候,周轶君說的那樣:“每一個人都注定更換多個面目。每一次換面,都不是抹去前面,而隻是擴充了自我的定義,一個更豐富的自我。”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本我展區的“雙面鏡”,在這裡你可以探索自我中不同的面向。

NEX非凡博物館是如何引領人們探索自我的呢?在“本我”展區,展區的内部有兩個立體的雙面屏柱,在四周鏡面的反射下,與雙面屏柱相輝相映,呈現雙屏幻境的效果。鏡中是你的外在,亦是你的内心旁白。這有些像經典科幻片《盜夢空間》裡的“鏡子時刻”——兩面平行的鏡子面對面創造出一個無限鏡像的陣列,而按弗洛伊德的理論,夢境從根本上來說反映着人的精神和心理,其由表及裡,相應地由本我、自我進入超我。在非凡博物館的不同展區,獨具匠心的展品都可以啟發你發現自己全新的一面。

藝術和科技的精心結合,是為了鼓勵消費者去發現生活中的“不止一面”,去探尋“你的不止一面”。事物都是由多面構成的,科技應擴充而不是限制使用者的體驗。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理念,才會有“NEX雙屏版”的誕生,你可以在NEX非凡博物館中體驗和感受它。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鏡像中的鏡像,手機中的手機,仿佛在無限循環。螢幕從一變為二,增加了多重可能性。

沒有劉海屏、沒有前置攝像頭,正面是零界全面屏,背面是星環溢彩屏。從前後兩個攝像頭,直接更新成後置三攝鏡頭,達到更高清的自拍效果。可以通過正反兩個螢幕,讓别人幫你拍照,而你可以通過螢幕進行指揮;你也可以用雙屏進行多任務處理,馬伯庸煩惱很久的“如何在兒子面前玩手機而不遭到他譴責”的問題,頓時迎刃而解,兒子再也不和爸爸搶手機了。

還有“雙屏多任務”功能,前後屏有不同功能分區,一屏打遊戲、一屏回資訊;一屏閱讀、一屏工作……掌握這樣一款 “黑科技”,一定會激發你在生活中打破正常、勇于換面的樂趣。馬伯庸也是以被激起靈感,決定寫一篇雙屏手機如何影響未來的科幻小說。無人預言的産品卻被科技創造了出來,引發了多少對未來的遐想!這正是此次 NEX雙屏版手機帶給我們的啟示。

科技的進步,擴充了想象的邊界,進而揭示了偏離于我們預想中的未來的另一面。未來不止一面,隻有不受羁絆的思維,才能打破慣性的認知,帶來多重感覺的體驗。

點選“閱讀原文”,回看馬伯庸NEX非凡博物館成都站演講。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圖檔來自vivo,部分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策劃:三聯.CREATIVE

作者:楚浮

微信編輯/設計排版:方禾

當世界變得更複雜時,它也就變得更有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