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十大賢女(9)王元姬:司馬昭之妻,司馬炎之母,她的死造成華夏動蕩

作者:天外村藥房

中國曆史上,分裂與統一交替。漢朝是一個持久四百年的大一統時期,中間隻有王莽篡漢帶來的20年動亂。相反,從三國直到南北朝則是近四百年的長期分裂動亂,這中間隻有西晉曾短暫統一10多年。

結束三國的,是司馬昭、司馬炎父子。司馬昭滅蜀,司馬炎篡魏、滅吳,把三國煮得幹幹淨淨。而司馬炎的母親,司馬昭的妻子王元姬,在其中也發揮了很重要的價值。

三國十大賢女(9)王元姬:司馬昭之妻,司馬炎之母,她的死造成華夏動蕩

王元姬(217年—268年),東海郯縣(今山東郯城西北)人。她的祖父是著名的王朗。曆史上,王朗并未被諸葛亮罵死,但确實在曹魏篡漢的過程中幫了大忙,此後被任命為司徒。

王元姬的父親則是王朗之子王肅。王肅是司馬家族的心腹,在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的戰争過程中出謀劃策,立功不少,更擔任中領軍之職。

王元姬呢,出生在這樣的名門之家,自幼知書達理,非常懂事。據記載,她八歲時就能誦讀《詩經》、《論語》,而且過目不忘,表現出很高的才情。九歲時王元姬的母親生病,她不離左右地侍奉母親,很長時間衣不解帶。于是王肅夫妻開始讓才國小年齡的王元姬參與管理家事,而王元姬對這活兒也做的非常好。

這些表現讓司徒王朗很高興。王司徒道:“這個丫頭啊,一定能讓俺們老王家興盛起來。隻可惜她不是男的!”

當然,王司徒畢竟還是老封建,忘記了女孩子也可以光大門楣的——嫁人生孩子嘛。他更想不到,自個兒的孫女婿會埋葬自個效忠了半輩子的曹魏王朝。

228年,王朗去世(這一年正好諸葛亮北伐,是以三國演義編排了罵死王朗),王元姬痛哭爺爺,非常傷心。231年,虛歲15歲的王元姬嫁給了司馬懿的次子司馬昭。這一年,司馬懿首次帶兵對抗諸葛亮,被諸葛亮揍得不輕。

三國十大賢女(9)王元姬:司馬昭之妻,司馬炎之母,她的死造成華夏動蕩

不過,王元姬在她的戰場上,卻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戰績:她生下了好幾個兒子。

這裡面,司馬定國、司馬兆、司馬廣德等幾個兒子都不幸在幾歲就早夭了,但也有兩個兒子長大成人。他們就是司馬炎和司馬攸兄弟。司馬家族在司馬懿這一輩和司馬師、司馬昭這一輩都是人才輩出,但到再下一輩人才就不那麼多了。而司馬炎、司馬攸兄弟,在其中都是少有的人才。

相對而言,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先娶夏侯氏,隻生了五個女兒,後來再娶吳氏、羊氏,連一兒半女都沒生下。最後還得從司馬昭那裡把司馬攸過繼來當養子。于是,司馬昭這一系便得以占據西晉皇室的寶座。

三國十大賢女(9)王元姬:司馬昭之妻,司馬炎之母,她的死造成華夏動蕩

嫁給司馬昭後的30年裡,王元姬繼續她的賢德表現。她對公婆竭盡婦道,謙虛謹慎。這是廢話,誰敢在司馬懿和張春華面前耍彪悍啊。此外,她對其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也都符合禮儀,使得司馬家的後宮井井有條。256年,王元姬的父親王肅去世,王元姬再次縱情哀痛。按照中國古代的标準,這是很好的表現。

此外,王元姬還能識人。當時司馬昭手下有一位很厲害的謀士,就是鐘會。王元姬經常對司馬昭吹枕頭風說,鐘會這家夥才能雖然大,但野心更大,做事沒有原則,您千萬要小心,可用,但不可信用。果然,到公元264年,鐘會借着滅蜀的機會發動叛亂,卻因司馬昭早有準備,而被迅速平息。這事兒出來後,大家紛紛贊美王元姬的眼光。

鐘會之死,蜀漢滅亡,标志着三國時代開始收尾。265年,司馬昭去世,王元姬做了寡婦。王元姬的兒子司馬炎繼承司馬昭晉王之位後,王元姬成為晉王太妃。這年年底(公曆為266年初),司馬炎篡位當了皇帝,建立西晉,王元姬也就成為皇太後。

三國十大賢女(9)王元姬:司馬昭之妻,司馬炎之母,她的死造成華夏動蕩

司馬炎在西晉初期,還是很振作的一位皇帝。他一面勵精圖治,準備滅吳統一天下,一面安撫群眾,發展生産,節約費用。而司馬炎的老媽王元姬,作為母儀天下的至尊,也帶頭做出表率。她親自在宮中紡紗織布,房間中都是簡單的家具用品,穿的衣服樸實無華,吃飯也都是家常小菜。在她的管理下,後宮和皇室成員都能和睦共處。這些,為西晉初年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268年,虛歲52歲的王元姬得病将死。古人壽命普遍不長,這個年齡倒也不算短壽。但王元姬心中卻一直放不下一件事,那就是她兩個兒子的關系。

前面說過,王元姬生的五個兒子隻活下來兩個,就是司馬炎和司馬攸。其中司馬攸被過繼給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當養子。司馬昭在确定繼承人的時候,曾一度考慮要不要把司馬攸定位繼承人,以此表達對哥哥司馬師的尊崇。後來,雖然還是立了年長的司馬炎,但這件事已經在兄弟倆心中播下了不和的種子。

對王元姬來說,司馬炎和司馬攸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她很怕兩個兒子重演曹氏家族兄弟相殘的惡果。是以她拼出最後的力氣,流着淚對司馬炎說:“你的兄弟性子急,你這當哥哥的又不夠仁慈。我很怕死後你會容不下他。看在我的面上,請你對他寬容些啊。”司馬炎當然滿口答應。随後,王元姬去世了。司馬炎将其與司馬昭合葬。

司馬炎對母親之死非常哀痛,不顧群臣的勸阻,戴白冠,吃素食,堅持了三年,為母親守喪,還把王元姬的一些親屬都封了官爵。

然而,王元姬最擔心的事情中終究還是發生了。因為司馬攸本人才華出衆,名聲遠播,受到了群臣的一緻推戴。偏偏司馬炎的兒子司馬衷又是個白癡(就是後來著名的何不食肉糜的主角晉惠帝)。于是,有的大臣就想勸司馬炎改立弟弟為繼承人。這可觸動了司馬炎的底線。雙方一來二去糾纏了一陣,司馬炎的猜忌之心全都集中到了弟弟司馬攸身上。283年,生病的司馬攸被皇帝哥哥逼着離開京城回封地。他又氣憤又失望,半途就病死了。這時候,距離西晉統一不過三年,距離王元姬去世,也僅僅隻有15年而已。

三國十大賢女(9)王元姬:司馬昭之妻,司馬炎之母,她的死造成華夏動蕩

(司馬攸)

司馬攸之死,使得司馬炎失去了一個有能力的兄弟,也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在自己身後輔佐朝政。又過了7年,司馬炎在290年去世之後,傻兒子司馬衷即位,西晉皇朝頓時陷入外戚和皇室王爺們的大混戰中。這就是著名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導緻了西晉王朝國力嚴重削弱,五個少數民族趁機入侵,史稱五胡亂華。

這些,卻又是王元姬想不到的了。

三國十大賢女(8)維護大漢朝的最後一個勇敢女人

三國十大賢女(7)徐庶老母:自己笨死的就不要怪程昱了

雞年說雞:中國曆史十大名雞(10)老王的雞,毀滅了大明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