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作者:指尖看日本

德川家康所在的德川家原本隻是三河國的一個豪族而已,在天下統一的過程中,德川家的領地不斷擴大,其家臣團也由最早的西三河衆開始多元化。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德川家康

德川家原本的苗字為松平氏,松平家原本隻是西三河豪族一揆中的一員,在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時代,松平家從一衆國衆之中脫穎而出,将一族與國人統合至自己麾下,開始由豪族轉向大名的程序。然而,天文四年(1535年)的守山崩中,松平清康遭到殺害,國人衆以及松平一族紛紛離反,松平氏一族總領從松平清康的安祥松平氏落入松平信定的櫻井松平氏手中。

在這之後,松平氏中反信定派擁立松平廣忠為總領,松平清康時代的松平氏領國開始分裂。禍不單行,衰弱的松平氏領地遭到了鄰國清州織田家的家老織田信秀的攻擊,岡崎城一度落入織田家手中,松平廣忠不得不交出嫡子竹千代作為人質,降服于織田信秀(舊說為被織田家劫走),方才複歸岡崎城。

在松平廣忠死後,竹千代被今川家用人質從織田家換回,而松平氏領國與岡崎城也直接受到了今川家的統治。在這樣的情況下,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合戰中擊殺今川義元,松平元康(竹千代、德川家康)以此契機傳回岡崎城,從今川家獨立。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今川義元

獨立後的松平元康先改名松平家康、後又冒充名門改為德川家康。脫離了今川家的德川家康,開始将三河國的國人領主、松平一族納入自己麾下,三河時代的德川家康家臣便是由德川家直臣、松平氏一族、三河國人組成。伴随着德川家領國由西三河向東三河、遠江國擴張,德川家的家臣團也開始吸納遠江國的豪族以及國人。

天正十年(1582年),甲斐武田家滅亡,德川家康受封武田家舊領駿河國。六月,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被明智光秀暗殺,德川家康在得到織田家許可後開始将織田家放棄的武田家舊領甲斐國、信濃國占領并轉化為德川家的領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德川家康開始吸納原本駿河今川家、甲斐武田家的家臣加入自己麾下,德川家康以寄親寄子制來統禦家臣,而成為寄親的,大多數都是德川家康的側近家臣,即井伊直政、榊原康政等等。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羽柴秀吉

而到了羽柴政權麾下以後,關東北條氏被羽柴秀吉消滅,德川家康從東海道、東山道五國被轉封至關東,其家臣團編成也開始變化,井伊直政、榊原康政、本多忠勝等人均成為石高超過十萬石的大名級别家臣,而原本的酒井為首的譜代家臣團的封地卻不如新晉的側近大名。與三河時代、五國時代不同,原松平氏的家臣團開始弱化,德川家康側近層出身的家臣地位開始超越原松平氏譜代家臣,這些人最終取代了譜代們,成為德川家權力構築的基盤。

在德川家康不斷擴大的家臣團中,有四位功勳卓越、深受德川家康信賴的家臣尤為顯眼,這四人便是被後世稱為“德川四天王”的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以及榊原康政。

<h1>酒井忠次</h1>

酒井氏與松平氏同出一源,酒井家的先祖是松平家之祖松平親氏的庶子松平廣親,後來成為松平氏的重臣,在德川家康時代被稱為德川四天王之一的酒井忠次便是出自此家。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酒井忠次

酒井忠次比德川家康大十六歲左右,在天文年間,一直作為松平家的奉行人活動,後來松平氏名存實亡,酒井忠次直到德川家康獨立後才又再度站到前台來,為松平氏出力。永祿七年(1564年),德川家康任命酒井忠次為東三河吉田城城主,讓其作為東三河家臣的筆頭,授予其對東三河的松平一族、國人的軍事指揮權。

在與武田家對抗的過程中,酒井忠次多次活躍,天正三年(1575年)的長筱合戰中,酒井忠次更是率領東三河衆奇襲武田勝賴後方的鸢巢山以及長筱城,為織田·德川聯軍的獲勝立下首功。

天正十年(1582年),酒井忠次被任命為德川家在信濃國的代官,負責對信濃國的國人進行知行地的安堵以及支配,酒井忠次作為德川家的重臣,無論從政治地位上還是軍事地位上都非常之高。

值得一提的是,酒井忠次的家臣團大多數都是原本酒井家的譜代家臣以及擔任吉田城城主時代德川家康派出的騎寄,這一點與其他三位天王是完全不同的。

在羽柴政權下,天正十四年(1586年),通過秀吉的推薦,酒井忠次叙任從四位下左衛門督。天正十六年,酒井忠次緻仕,家督之位傳給了嫡子酒井家次,随後酒井忠次在京都的櫻井修築了住宅,并在此地隐居。秀吉特意下賜了近江國的一千石領地給酒井忠次作為其在京開銷。

天正十七年,酒井家次叙任從五位下宮内大輔,并在次年轉封關東時受封下總國臼井城三萬石的領地。酒井家的石高雖然比起其他三位要低上許多,但是在德川家中仍然是算封地較多的家臣了。在江戶時代,酒井家分别被轉封上野高崎、越後高田、信濃松代,酒井忠勝時期酒井家被轉風道了出羽國莊内,十四萬石領地直至幕末。

<h1>井伊直政</h1>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井伊直政

井伊直政出身的井伊家本是遠江國的國人,在平安時代末期開始井伊家就以遠江國的井伊谷作為自己的根據地。

在桶狹間合戰以後,井伊一族死傷慘重,井伊直政的父親井伊直親更是被今川氏真的家臣殺害,井伊家不得不交給了井伊直政的姑母井伊直虎統領。

天正三年(1575年),十五歲的井伊直政被德川家康召喚出仕,正式成為了井伊家的家督。年輕的井伊直政在出仕德川家康以後,非常活躍,天正十年發生的“天正壬午之亂”中,井伊直政一方面負責與後北條家的交涉役,一方面又出任武田家舊臣與德川家康聯系之間的取次。以此緣由,德川家康最後将武田家舊臣作為付家臣派入井伊直政麾下,以武田氏舊臣為中心組成了名為“赤備”的軍團。

天正十二年的小牧長久手合戰、天正十八年小田原征伐等等,井伊直政都從軍作戰,成為德川家康最信賴的家臣。德川家轉封關東以後,井伊直政受封上野國箕輪城以及十二萬石的領地,大名化後的井伊家便将德川家康指派的付家臣們轉變為了井伊家的家臣。

井伊直政在羽柴政權中也非常受到重視,在文祿四年(1595年)諸大名對羽柴秀吉遞交的誓詞中,以大名家臣(陪臣)的身份署名的唯有井伊直政一人。慶長五年(1600年),關原合戰發生,井伊直政率軍參加了本戰,但是卻在此戰中負傷,戰後井伊直政開始負責德川家與西軍大名交涉的任務,許多西軍大名在井伊直政的幫助下都得到赦免。關原合戰以後,井伊直政從上野高崎被轉封至了近江國佐和山十八萬石領地,然而,因為關原合戰中的戰傷,井伊直政很快就在慶長七年(1602年)去世。

井伊直政去世以後,井伊家的家督由其嫡子井伊直勝繼承,井伊家的彥根城正是在此期間修築而成。然而,病弱的井伊直勝不足以擔當家督之位,最後由德川家康介入,井伊家的家臣交由井伊直政的庶子井伊直孝指揮。在大坂之陣後井伊家由井伊直孝繼承,井伊直勝則被封至上野安中,領有三萬石的領地。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幕末大老井伊直弼

井伊家所在的彥根藩在江戶時代多次出任過江戶幕府的大老,井伊家也以三十五萬石的領地作為德川家的筆頭家臣活躍在幕府之中。

<h1>本多忠勝</h1>

本多忠勝出身的本多家從松平家二代當主松平泰親開始締結主從關系,本多忠勝的父祖都為松平家立下過戰功。在天文十四年的安祥城合戰中,本多忠勝的祖父本多忠豐戰死,而後天文十八年,本多忠勝的父親本多忠高也在進攻安祥城的合戰中戰死。因為父祖死得早,使得本多忠勝幼年時期的動向非常不明,有可能其對本多家的繼承權都受到了威脅。

本多忠勝在永祿三年時初陣,因為本多家的家臣很少,永祿九年時德川家康特意指派了五十名家臣作為騎寄接受本多忠勝指揮。元龜元年(1570年)的姊川合戰中,本多忠勝率隊參戰,立下戰功,五年後的長筱合戰時,本多忠勝又擊退了武田軍内藤昌秀部的進攻,非常活躍。雖然有逸話說武田軍重臣山縣昌景是在本多忠勝的指揮下被鐵炮隊擊斃的,但是實際上兩人的布陣位置并不在一個地方,與山縣昌景交戰的并非本多忠勝而是大久保兄弟,山縣昌景也不是在進攻時被鐵炮擊斃,而是撤退時遭到大久保兄弟的追殺被殺死。本多忠勝表示,雖然山縣昌景之死與自己無關,但是自己卻與山縣昌景神交已久,并且今年下半年中美合拍的西遊記即将開機……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本多忠勝

天正十二年,本多忠勝參加了小牧長久手合戰,在轉封關東以後,本多忠勝受封上總國大多喜城十萬石的領地,據說本多忠勝的領地與石高是豐臣秀吉特意訓示的。慶長五年,本多忠勝作為軍監參加了關原合戰,戰後本多忠勝被轉封至伊勢桑名十萬石,原大多喜城以及五萬石領地被封給了本多忠勝的次子本多忠朝。慶長十四年,本多忠勝隐居,次年逝世,伊勢桑名由本多忠勝的嫡子本多忠政繼承。

本多忠政在大坂之陣中率領伊勢國的中小大名出陣,後來被轉封至播磨姬路十五萬石,其子本多忠刻也迎娶了德川秀忠的長女、即曾嫁給豐臣秀賴的千姬。

在江戶時代,本多家的第七代當主本多忠孝十二歲病逝,本多家宗家斷絕,最終,江戶幕府指令本多忠朝一系的本多忠良作為養子入繼宗家,并最終被轉封至三河國岡崎城,減封至五萬石,直至幕末。

<h1>榊原康政</h1>

榊原家從榊原康政的祖父時代開始侍奉松平氏,永祿三年,德川家康從今川家獨立後,十三歲的榊原康政正式開始出仕德川家,德川家康将偏諱“康”字下賜給了他。

日本戰國時代德川家康麾下的“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本多忠勝榊原康政

榊原康政

出仕德川家時期,榊原康政大多數都是負責德川家康與真田氏、北條氏等家族以及國人的外交活動,榊原康政的家臣團也同本多忠勝、井伊直政一樣,大多是德川家康指派的付家臣組成。

榊原康政多次參加了德川家康的合戰,并立下戰功,在姊川合戰、小牧長久手合戰、小田原合戰都有其活躍的身影。德川家進入關東以後,榊原康政将德川家康指派的付家臣家臣化,并受封上野國館林城十萬石的領地。

慶長五年(1600年)的關原合戰時,榊原康政作為德川秀忠的附屬家臣參戰,同德川秀忠一同自東山道進軍。在江戶幕府開幕後的慶長十一年,榊原康政去世,由三子榊原康勝繼承家督。然而,在大坂之陣後,榊原康勝因病去世,榊原家家系斷絕,最終德川家康下令讓榊原康勝的哥哥大須賀忠政之子大須賀忠次繼承榊原家,讓大須賀家代替榊原家斷絕。

江戶時代榊原家分别被轉封至陸奧國白河城十四萬石、播磨國姬路城十五萬石,最後受封越後高田十五萬石,直至幕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