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打敗了西軍,取得了曆史性的勝利,坐上了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寶座。西軍的主要将領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則在戰後被德川家康斬首。

不過有人感到奇怪的是,關原之戰的西軍号稱幾十萬大軍,實際參戰兵力也有十萬左右,參加西軍的實力大名恐怕得有幾十人。那麼德川家康戰後為什麼隻殺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呢?
德川家康雖然取得了關原之戰的勝利,但沒有厲害到能殺死西軍所有的實力大名。就算是江戶幕府的鼎盛時期,德川家都做不到消滅所有外樣大名,更不要說當時頭上還有兩個名義主君的德川家康。
正因如此,關原之戰後的德川家康隻能殺幾個必須殺或者足以發揮警告作用的大名。大部分西軍大名在戰後受到的處罰都是削減或沒收領地,但真正被殺的不多,有些西軍在大阪之陣時又冒了出來。
石田三成是西軍實際上的總指揮,同時也是西軍最招仇恨的大名,特别是組成東軍主力的豐臣家武斷派對其恨之入骨,不少就是為了殺石田三成才加入東軍的。石田三成算是德川家康必須殺的大名。
小西行長與石田三成同為豐臣家文治派的代表,武斷派對其的仇恨僅次于石田三成。再加上小西行長的領地位于德川家康控制力較弱的九州地區,需要通過殺死小西行長來拉攏九州地區的東軍大名。
雖然西軍的實際統帥是石田三成,但名義的總大将是毛利輝元。沒有毛利家的支援,石田三成根本拉不起十萬左右的西軍主力。但由于毛利家的實力和“三神”的特殊貢獻,德川家康不能殺毛利輝元。
于是代表毛利輝元與石田三成聯絡的毛利家臣安國寺惠瓊就成了毛利家的替罪羊,被說成了關原之戰的西軍主謀。可以說德川家康殺安國寺惠瓊就是警告毛利輝元,後世不少人都覺得安國寺惠瓊冤枉。